學會了這些辯論方法,生活一定能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有些人夾槍帶棒,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在挖苦自己。有時為了達到說服別人或反敗為勝的目的,也常常會用到“詭辯”的技巧。一旦有人用到了這樣的“詭辯”,你能接得住嗎?學會了這些辯論方法,生活一定能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學會了這些辯論方法,生活一定能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連類比物,現身說法

馮夢龍的《古今譚慨》記載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翟永令的娘信佛,每天沒事就在佛像面前燒香唸經。這一天他娘照例在佛堂唸經,翟永令故意喊道:娘、娘、娘。他娘正念經著,不希望被叨擾,就沒有回應翟永令。翟永令不但沒停,還一直叫了下去。後來他娘實在不堪忍受,很生氣地說道:有什麼重要的事嗎?一直喊個不停,讓人心煩,沒看到我在禮佛嗎?翟永令不慌不忙地說道:娘,我才叫了您幾聲?您就這樣厭煩了?那您從早到晚一直阿彌陀佛唸經不停,佛祖他會不會覺得煩?

這則故事中翟永令想讓娘知道唸經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但是如果直接對娘說:別唸經了,唸了也沒有用。勢必說服效果不佳,反倒讓母子間產生了隔閡。所以翟永令在這裡巧妙地運用了一個類比法,來勸說娘,達到目的。

學會了這些辯論方法,生活一定能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反以觀往,覆以驗來

這個最典型的當屬狐假虎威的故事。一隻狐狸不幸落入了虎口,狐狸對老虎說:我是百獸之王,你不能吃我。老虎當然不信。狐狸又說道:你如果不相信,咱們做個試驗。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百獸見了我,會不會掉頭就跑?老虎於是和狐狸一起向密林深處走去。果然,他們走到哪裡,哪裡的百獸就趕緊地跑開了。老虎總算相信了狐狸的話。

這則故事用到了反以觀往,覆以驗來的方法。意思就是拿某個規律性的現象或過往的經驗事實,來驗證或指導眼前出現的難題。故事中狐狸就是借用了老虎的威名,解決了被老虎捕殺這個難題。

學會了這些辯論方法,生活一定能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移花接木,避實就虛

一個女影星來到上海出席一個活動,有人就問道:您年紀不小了,準備什麼時候結婚啊?這名女影星笑了笑回答道:如果我結婚,一定來上海度蜜月。這位女影星巧妙地用了一招“移花接木”,有效地避開了不想回答的問題。這畢竟是個人私事,所以提問人也不好繼續追問下去了。

《世說新語》記載:楊府有個9歲的小孩,這天孔府人到他家做客,他端上了一盤楊梅招待客人。這位孔府人指著楊梅逗他:這是你家的水果。不曾想這小孩馬上答道:也沒有聽說孔雀是你家的家禽。在場的大人先是一愣,接著都鬨堂大笑,紛紛讚揚小孩機敏。在這裡主客都用到了對方的姓,展開了辯駁。

學會了這些辯論方法,生活一定能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生活中像這樣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一語雙關,單刀直入,裝傻充愣等等。最後再舉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故事。梁曉聲有次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對方拋給了他一個尖銳的問題:沒有文革,可能不會產生你們這一代作家,那麼在你看來文革究竟是好還是壞?梁曉聲卻反問道:沒有二戰,就沒有以反映二戰而著名的作家,那麼您認為二戰是好還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