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苟仲文:老師沒必要那麼累,讀懂學生就能事半功倍

百家苟仲文:老师没必要那么累,读懂学生就能事半功倍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都說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那麼老師不重要了嗎?

學生喜歡看手機,網上查到的東西比老師講得還豐富,老師要怎麼辦?

如果左右不了家長,老師怎麼辦?這個時代裡,老師最應該最的是什麼?

近日召開的首屆全球未來學校大會暨世界基礎教育高峰論壇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苟仲文講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學生應該成課堂的主人……我個人認為老師也沒有那麼累,你不要批那麼多的作業了,不要做那麼多的PPT,不要去替學生家長做學生家長該做的事情,你就想怎麼構建好這個生態課堂,尊重學生,我覺得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學生為主體,不是教師不重要,而是教師要隨著社會變、學生變

看了清華附小百年史劇《丁香花開》的劇目,我有幾個體會,最主要的體會就是在把學生推到最重要的位置,這個是以學生為本,不是教師不重要,是教師要隨著社會變,隨著學生變。北京的教改,我覺得我們的核心也就是把學生放到正中間。教育各界應該認真對待這樣一件事:讀懂學生。

作為老師,要首先考慮學生的天性、樂趣、獨立性、人格

今天我們要認識兒童是社會中的一個人,自誕生起,就是一個社會人,他的人格是有獨立性的。我不時接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老師怎麼對待他的孩子了,他覺得非常不高興。而老師也不高興,老師說我是為孩子好,對他要求多了一點,或者說我拍了拍他腦子和屁股。實際上現在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這種平等我們忽視了,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但是我們無視了。

另外還有我認為兒童有一個童年的價值,他有他童年自己的一種所求、所想、所要。我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就比現在的孩子要自由,要歡樂,每天上了課以後,會玩到八九點鐘。現在的孩子,老師盯著做作業,還沒有回家就已經通過微信,告訴讓家長幫著做什麼內容。孩子還沒有進門,家長已經知道要壓著孩子做什麼了。家長再給孩子給予很多更高的期望,這個孩子的天性、樂趣、個人獨立的空間就沒有了。我認為,我們管不了家長,但是我們作為老師,應該首先考慮學生的這種獨立性和人格的尊重。

不能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把小學六年級的事情都幹了

我們現在存在的問題就是把所有的學生都當同樣,一個模子。另外現在存在的問題,忽視學生的階段性,社會上有一種觀念每一個家長們都比較遵從的,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不管自己的孩子什麼樣的,都希望他們在小學一年級能夠把小學六年級的事情都幹了,然後就是學校入學測驗家長不停地帶孩子向各種補習班。中間最大的問題忽視了每一個學生是不一樣的,而且他們的身心發展是不一樣的,也就是階段性。

其次要面向不同的學生進行施教,現在的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哪個孩子聰明哪個孩子不聰明,哪個孩子學得多、哪個孩子學得少,我覺得不能用這樣的觀點、尺度去表達。一張卷子有的學生答得好,那只是在這一張卷子上答得好,並不是說他就比別的學生,特別是兒童優秀。

總說我們為什麼出不了諾貝爾獎,總說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學得很好,到了美國也學得很好,但是好像創造力很差。因素很多,但有一點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保護了他們這種創造的天性?

老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做。但我們教給孩子的,主要就是別人已經會的東西,這個世界是存在的東西了,答案也是固定的東西了。我們能不能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把孩子的答案當做正確答案來對待呢?即便他答得錯了,但是隻要是他腦子裡面答出來的,我認為就是正確的。

要引導學生在手機上查你講得對不對

我們以前都是老師不教的,學生不會,現在是老師不教的,學生可能也會了,老師沒教的,可能學生也懂了,甚至學生懂的比老師還要寬一些。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怎麼去理解他?媒介變化是最主要的,以後還會變化更多,我們怎麼適應媒體變化以後的學生?這就是新世紀。

我們老師在課堂上上課,底下學生在看手機。其實這個現象得看你怎麼引導,有的學校就是不怕學生看手機。看沒有問題,但是要加以引導。引導學生在手機上查你講得對不對,查到的東西是不是比你講的更豐富呢?主動搜索無處不在,不要光認為學生在看手機是在打遊戲,打遊戲的我們是不支持的,但是一個學生用兩個腦子對付你的教學,這是現在非常現實的。

希望教師要有幾個變化

第一個要放下身段,平視學生,不再俯視,心理上平等。你可能要引導他怎麼把這個碎片的知識連貫起來,而不是用權威施加。

第二個教育者要掌握學生的感同身受,要跟他一塊認識認知這個問題,特別是我贊成讓他教他怎麼想,怎麼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怎麼去看這個問題。

第三我覺得這是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學生和老師要互動,當然這個互動不是老師做表演,而是要跟學生一塊研究,特別是要激發學生去參與,學生提問題,學習答問題,老師去引導。

不要替家長做他們該做的事,就想好怎麼構建生態課堂

“學生應該成課堂的主人,課堂應以人文為本,再一個鼓勵學生自學,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是專家提出來的,我非常贊成。

一個課堂,應該是快樂、平等、尊重、寬容、批判的,這是一個非常理性又適合現代發展的課堂。

另外如果構建這樣的課堂,我個人認為老師也沒有那麼累,你不要批那麼多的作業了,不要做那麼多的PPT,不要去替學生家長做學生家長該做的事情,你就想怎麼構建好這個生態課堂,尊重學生,我覺得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構建生態課堂,我覺得改變教學就是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學習童年。現在問了一些已經成了華爾街的理財大師了,問他們上完清華、北大,到美國讀了哈佛以後,今天對自己的童年喜歡嗎?不喜歡,記不起來,不是說自己的童年悲慘,但是實際自己的童年不快樂。所以我想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是要還兒童一個愉快的童年呢?

本文節選自苟仲文在“首屆全球未來學校大會暨世界基礎教育高峰論壇”上的發言,內容有刪減,未經本人審核。

百家苟仲文:老師沒必要那麼累,讀懂學生就能事半功倍

百家苟仲文:老師沒必要那麼累,讀懂學生就能事半功倍

點擊下方您感興趣的文章標題,閱讀我們為您精選的《中國教育報》的文章。

每日讀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