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進博會企業紅娘:中行跨境撮合服務助力經濟全球化

首屆進博會企業紅娘:中行跨境撮合服務助力經濟全球化

11月5日-10日,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展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全國40個交易團前來尋找恰談對象。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重大開放盛世中,橫亙在海外企業與中國交易團之間的難題,是兩者在企業信息不對稱,包括語言不通、政策不明、法律不清、溝通不暢等障礙,如何快速精準對接需求,成為難題。

針對海內外中小企業的痛點,中國銀行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跨境撮合系統,通過先進的科技和貼心的服務,從而保障對接會高效地進行以及簽約成功率的提高。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金融機構,早在2014年中國銀行就開始利用海外業務優勢,化身"紅娘",牽線搭橋,對接海外資源,幫助國內中小企業實現技術、業務上的突破,實現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格局風雲變化、全球化遭遇波折,習近平主席從博鰲亞洲論壇再到首屆進博會上多次表態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顯示了大國的胸懷和擔當。隨著國內對外開放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海外中小企業想走進中國市場,分享大國市場的蛋糕。中國企業想走出去,海外企業想進來,中國銀行自主研發的跨境撮合服務系統也越來越有用武之地。

首屆進博會上的"紅娘"如何牽線

進口博覽會展商客商供需對接會是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的重點配套活動。中國銀行作為承辦方,早在四個月前就開始凝聚全力來準備,對跨境撮合服務加強改造,專門定製了中英文版本供需對接會APP和WEB客戶端,得到了參展的眾多海外企業的認同和讚揚。

我們注意到,伴隨金融科技的發展,積極擁抱科技的中國銀行也引入"互聯網+",加強線上對接,豐富撮合的方法。此次進博會,中國銀行特地推出了供需對接會APP,參會企業通過APP隨時瞭解會議議程,選擇洽談企業。為了充分宣傳參展企業,中國銀行在現場電子屏幕上滾動了眾多企業的二維碼,客戶只要通過APP掃碼就能查看企業信息,以及使用意向企業一鍵預約等功能。

一手抓技術創新,另一手要抓人性化服務。為此,中國銀行選拔了300多名既精通各種語言,又懂業務的員工,為大會提供人性化的翻譯加助理的服務,贏得了眾多的讚揚。

首屆進博會企業紅娘:中行跨境撮合服務助力經濟全球化

這些創新和貼心的撮合手段,目的很明確:讓對接更加精準,有效提升對接成功率。

除了對接需求,中行的跨境撮合服務還可以為優質的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涵蓋信貸支持、投資入股、國外先進技術和國內外基金引進的全方位的金融產品服務,破解傳統金融壁壘,讓中小企業也能擁有"大舞臺"。

通過"跨境撮合",中行得以為存量客戶強筋壯骨,成為優質創新型企業;同時,在品牌效應和綜合金融服務的吸引下,中行有望獲取更多增量優質客戶。這是中行得以雙贏的機遇和挑戰。

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中小企業全球化發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中國銀行的跨境撮合服務初始目的的是為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慢的現狀,給中小企業提供除了貸款外更多的支持。

這些國內的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而中國銀行始終都在貫徹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尤其是在擔當跨境貿易的主渠道銀行,首創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投資撮合服務方面。近年來中行的跨境撮合服務已經為海內外企業交流合作搭建了高效、務實、創新的平臺,依託國際化、專業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加深了海內外企業在產品、技術、市場信息、商業模式等各領域的交流,深受各國政府、協會商會和中小企業客戶的廣泛好評和歡迎。

通過跨境撮合服務,有境外中小企業陸續到中國"安家落戶",眾多境內中小企業也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合作伙伴。由中國銀行首創的 "中銀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儼然成為了中國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品牌。

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加之"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湧動,經貿摩擦不斷加劇。作為世界經濟的主要"火車頭"之一,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中國降低關稅,舉辦進口博覽會等一系列舉措的逐步落地,讓世界更多分享中國的大市場紅利,將有力提升全球貿易自由化水平,為世界經濟增長創造新需求、注入新動力。

截至目前,中國銀行已經在全球舉辦50場跨境撮合對接會,吸引來自五大洲87個國家和近3萬家的中外企業參加,行業涉及高端製造、環保、信息科技、教育、醫療、現代農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旅遊服務、幫助企業成功實現貿易、投資、技術引進等一系列商務合作。

時勢造英雄,在國家加大對世界市場開放力度的背景下,一直致力於國際化業務的中國銀行有望獲得歷史發展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