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點套路和運營,多一點實幹和工匠精神

這一段寫東西很少,近乎處於零創作狀態,原因是希望自己能沉靜下來,放棄一些華麗和虛榮,能夠專心地做些小事情。

有時甚至覺得時間是一個巨大的陰謀,用來綁架全人類的事件。我們被一代代告知,自己是在一個不斷運動的時間軸上,會受到一種叫做時鐘的東西的節制,自己的節奏變得毫無意義,並且沒有價值。

也許這樣說並不客觀,準確的說,我們的時間和我們自己的節奏仍然是有價值,但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抵禦外來時間對於我們內在節奏的破壞和干擾。在這個時代裡,擁有自己時間和節奏的人絕對是新的貴族,是掌握資源的人,是被人仰望的人,而絕大多數人則在鐘錶的滴答之聲中,安靜而絕望的走向生命的終點。

少一點套路和運營,多一點實幹和工匠精神

時間讓我們恐懼,殺死我們的創造性,讓我們感覺到缺乏尊嚴和成就感,時間的壓力讓我們難以客觀的審視我們在一天當中做了什麼,沒做什麼,得到什麼而又失去什麼。為了對抗這種恐懼,我們發明了一系列幾乎與,宗教般狂熱的,活動,比如夜跑,比如冥想,這些都會讓我們抓住一根稻草,不會被時間的洪流沖走。

工作,項目,考核,KPI, ISO 900X,這一系列似乎都是很有效的,謀殺創造力的工具,讓我們變得謹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讓我們,在生活當中生產出,一系列整齊劃一毫無個性的內容,成功學,大IP,製造話題,吸引眼球,粉絲經濟,買水軍,上市套現,在這一系列過程當中,產品被架空,內容變得無足輕重,數量超過質量,可操作性重於切實的體驗度,及時性遠勝持久性,時間變成衡量一切,經濟文化行為的唯一標準。這種體驗同時也塑造了精緻而刻薄的用戶,效率,短期的滿足性,構成了他們對於,一切人類行為的最直接評價,對於那些,擁有較高文化品位的,用戶來說,他們的時間更多的消耗在選擇日趨同質性商品所帶來的由於失望和焦慮之中。

少一點套路和運營,多一點實幹和工匠精神

2018年已過大半,我所看到的所有電影當中,無論暌違已久的大師之作,還是初出茅廬的雛燕新啼,都無一例外的充斥著這種對於市場浮躁的無條件應合。而我讀過的所有新晉的文學作品,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都充斥著一種,“來看我,我要紅”的兜售味道。即使那些早已,成名已久的,老將的新作,也無一倖免地帶有這種撒嬌感覺。也許我們陷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跳出的怪圈當中,那些推崇內心節奏的藝術家們,幾乎註定要被淹沒在大量市場資金注入的廣告和運營當中,永無出頭之日。這種態度甚至是一種樂觀的估計,就彷彿置身於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內,卻被要求相信,這個房間存在著聖女繆斯一般。

有時,這種樂觀來自於一種將心比心的笛卡爾式詢問,或者黑格爾式的一切都會變好的,正反命題之說,不管怎樣,認真完成自己手頭的工作,不受到他人的影響,不受到來自時間的催促,也許就是對於這個浮躁的時代最大的貢獻吧。

少一點套路和運營,多一點實幹和工匠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