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大家好人,我从事风水命理几十余年了,人类这个物种最稳定的因素,莫过于他世代相传的思维结构。

人与人的差距有多大呢?

从基因来说,

人和香蕉:人类和香蕉的基因相似度竟高达60%


人类和猫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0%。


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6%。


人和人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9%。其余基因决定了你的肤色、发色、是否容易患特定疾病……


基因上人与人的差距非常小,这是在身体物理性状上的表现。

但当你在思考一件复杂的问题,尤其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与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都大。


人与人真正的不同在哪呢?

是人的思维和想法。

思维不是智商,智商很大程度由基因决定,给你也用不了。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思维和想法都和人的经历有关,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学到的、体验过的事,逐渐形成了你现在的思维模式。

有些人兢兢业业仍然一贫如洗,有些人看似什么都没做却能呼风唤雨,有人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有人数年后仍然保持现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思维模式是长期一种思考方式形成的定势。

那什么是思考呢?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一种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思维活动,用来找出问题的答案的过程。

长期一种方式的思考方法固定下来,就成了思维模式。

看一个数学例子:

三个人去住店,每人交了10块,一共30块钱。店员想给3个人一起优惠5块,但是因为3个人没法分,所以她给3个人每人退了1块钱,剩下的2块店员自己贪污了。后来店员想,这样的话等于每人9块一共27,再加上自己那2块,一共才29,应该是30块钱啊,那一块钱去哪了?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顺着题目的思维,你永远也找不到这一块钱在哪?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用守恒的思维,就能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

开始的30元,最后分别到了谁的手中?

老板25元,店员2元,客人每人一元共3元,一起刚好30元。没有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呢?

偷换了概念,每人付了9元的房费,3×9=27元,店员私藏的两元是在包含在27元里的。

三人付出的9元/人×3人=27元是包含了给老板的25元以及店员私藏的2元,加上3人每人拿回的1元,刚好30元。

再看一个例子。

1元=10分×10分=0.1元×0.1元=0.01元=1分

一元钱就这样变成了一分钱。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这个例子中,人们只注意到数学算法逻辑上的符合,却忽略了单位,1元=10分×10=0.1元×10=1元。

这就是思维定式。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不跳出来,就很难找到其中问题所在。

人类这个物种最稳定的因素,莫过于他世代相传的思维结构。

想跳出来接纳新的思维模式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新的思维模式会互相抵触,这正是我们听了那么多思维模式,却依旧无法应用的原因。

想要不断的把新的思维模式纳入原因思维体系,必须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从最开始的点演化出来,把思维模式回到最开始的点,就能保持无限演化的可能性。

思维上最接近神的人是谁呢?

老子。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老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道,是一个整体,二是阴阳,三是阴阳相交,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是创生万物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模式创生的过程。

道和阴阳的概念最早出自河图和洛书,河图也就是后来的八卦,源自伏羲。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先出自《易经》,大致在商周时期,春秋时期老子继承道和阴阳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

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就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十个字之中。

太极生两仪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两仪生四象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四象表明了阴阳的四种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阴阳互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是部分思维。

阴阳化育:阴阳相互可以转化,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变化思维。

阴阳对立:对立在于事物的正反两面,起点和终点,是为极,这就是极限思维。

阴阳同根:阴和阳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全局思维。

全局、部分、极限、变化这四种思维就是“三生万物”中的三,后续所有的思维都是从这四个思维中演化而来。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时,用这四种根本模式把它拆分,就可以把新的思维模式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不断进化。

比如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全局思维和极限思维的结合。

司马光砸缸就是很好的逆向思维例子:


人掉进水里会淹死,在于人和水混在一起,只要人和水分开,就不会淹死。

正向思维,人在水中,人脱离水,离开水面可以得救。

逆向思维:水脱离人,人也可以得救。

在接纳新思维的时候,你可以用这四种“基点思维”拆分,再将其进化成自己的思维结构,同样,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用这四种思维把现实问题拆分,来帮助自己解决。

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根蜡烛,一盒火柴,一个图钉,一面墙,如何可以让蜡烛固定在墙上燃尽,并且蜡烛油不滴到地上?


《易经》中4种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让你离“神”更进一步


知道答案的人会觉得很简单,如果不知道该怎么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思考过程:

1、题目的要求有哪些?(极限思维,要求就是结果,结果就是最终达到的目标,也就是极限)

要求:蜡烛固定在墙上;蜡烛油不低落在地上

2、蜡烛能否固定在墙上?(部分思维,问题拆分,一步一步解决)

图钉穿不透蜡烛,无法固定墙上。

3、如果把蜡烛固定,一定需要借助道具(全局思维)

道具:图钉、图钉盒、火柴。

4、蜡烛油不低落地上。

蜡烛油一定会向下滴落,如果不滴落地上,一定滴落在某一个东西上。(逆向思维、变化思维)

什么能装蜡烛油呢?

所有的道具中只有图钉盒可以。

到这里答案就很简单了。


再看一个问题:


如何4条直线将9个点串起来,直线要一笔画出?


思维过程:直线有哪些?

横线、竖线、斜线。

4条直线一笔画出



总会有一个点连不上是不是?

如果你把这9个点和白纸看做一个整体,9个点只是一个部分,问题就容易的多。


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定式,如果只在9个点中跳不出来,永远没有答案。

让思维回归原始,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思维体系越完善,人生的方向就越容易调整。

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时,就会进入一种清晰状态,获得对事物发展的感知和掌控。

全局、部分、极限、变化。这就是能够无限进化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没有对错,只分适不适用当时的场合。

《易经》不仅是一本占卜书,它从头到尾都在讲解做人的道理和不同的思维模式,强调的是个人自身的修为,顺乎天道、反省自身,提高自己的德和行,才能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易经》六十四卦中所蕴藏的道理和思维模式,目前已经在做准备,后续会以独立的话题主要去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