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用3招讓寶寶“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從字面的意思簡單瞭解,是指在冬天的發作疾病,可以在夏天治癒。中醫的說法,是指按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陽氣旺盛,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令藥物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從而達到最佳治癒效果的方法。

三伏天,用3招讓寶寶“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而近幾年,“冬病夏治"早已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對兒童也同樣適用。

時值伏天,兒童冬病夏治正當時。

1

哪些寶寶需要冬病夏治?

三伏天,用3招讓寶寶“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1)呼吸道感染反覆發作的寶寶:寶寶自身體質比較差,且常在夜間發作,表現為身體發燙,三天兩頭要去醫院吃藥、掛鹽水。

2)寶寶已有哮喘,且反覆發作。

3) 寶寶有鼻炎,表現為不斷打噴嚏,鼻流清涕的症狀。

4)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寶寶,這類寶寶表現為臉色偏白或偏黃,厭食,偏食,瘦弱,經常拉肚子、出汗等等。

2

穴位外敷常用的藥物有:白芥子、延胡、甘遂、細辛、肉桂等中藥材。

寶寶“冬病夏治”時間,是在夏季的“三伏天”。即2018年的“冬病夏治”時間為: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從初伏開始敷貼,一般7至10天貼一次,每次2-4個小時,寶寶根據貼藥後的感覺,隨機調整貼藥時間,有些寶寶敷後局部有蟻走感,出現皮膚髮紅、灼熱、疼痛,可以提前取下,貼後皮膚只是微癢可延長貼藥時間。有時為加強療效,末伏後還可再增加一次。所以,一年貼4到5次。需要連續貼3-5年。

3

三伏天,用3招讓寶寶“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兒童冬病夏治要如何做?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種類繁多,如內服湯藥、藥茶、食療,敷貼、藥浴,燻蒸;推擦,艾灸,刮痧等等,其中主要以敷貼、中藥內服、食療最為常用。針對每一種冬病,都有相應的療法。常用於兒童“冬病夏治”有以下幾種:

1. 敷貼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因藥物貼於皮膚,不傷臟腑,腸胃無負擔,副作用相對小,十分適合兒童。時間在夏令時節的三伏天,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各貼一次,每一次需要間隔10天,3年為一療程。

給寶寶敷貼,家長應注意的事項:

1)寶寶敷貼期間,不可玩得過於疲勞,不可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不可對著風扇直接吹。

2)由於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敷貼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小時左右為佳,以免傷到寶寶肌膚。取下肓藥後,溫水沖洗淨,當天不要冷水淋浴。若出現米粒樣的水泡,無需處理,可自行恢復,但如果水泡過大,需要請當地醫生及時處理。

3)配合飲食,效果更好。一是敷貼期間注意保持飲食清淡,禁生冷、油膩、辛辣、海鮮等食物。二是平時炒菜多放生薑,熬山藥粥。

5)1歲內的寶寶禁止敷貼。1歲以上的寶寶,在敷貼時,若寶寶局部灼熱癢痛難忍,出現皮膚過敏,停止敷貼;若寶寶出現某些不適症狀,經醫生診斷寶寶不能敷貼,停止敷貼。

三伏天,用3招讓寶寶“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2.中藥內服

所謂中藥內服,即中藥說的“三伏補”,“三伏補”可是傳統的熬湯,也可以是藥粉直接沖服。這個具體選擇需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需要當地醫生開出相應的中藥,也可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一般情況,有如下幾種:

1)寶寶冬季出現過咳喘、氣急等現象,可用選茯苓、桂枝、白朮、甘草、黨參等中藥材,效用是幫寶寶健脾化痰。

2)寶寶有冷噴嚏、反覆感冒等現象,可選用黃芪、黨參、白朮、防風等中藥材,效用是幫寶寶補肺益氣。

3)寶寶出現腹痛、便稀、厭食等現象,可用山藥、扁豆、白芍、焦山楂等中藥材,用來幫寶寶健脾和胃。

4)寶寶出現四肢冰冷、生長髮育落後等現象,可用補骨脂、菟絲子等藥材。

用“三伏補”給寶寶冬病夏治,家長應注意的事項:

1)注意藥物劑量和間隔時間,請按寶寶年齡,謹遵醫生定的劑量、次數及間隔時間。

2)湯藥容易嗆入寶寶氣管,請家長們喂藥時要有耐心,可先喂小口,再用溫水沖淡苦味,多分幾次喂服。哭鬧時停下,等情緒穩定後,可固定寶寶頭部,再將藥送到舌根或者舌頭的兩側,讓寶寶自然吞下。

3)給寶寶服藥時,不要用茶水或可樂送服,寶寶們正大腦發育尚未完善,這些飲料會導致寶寶興奮,造成入睡困難,對寶寶康復不利。

三伏天,用3招讓寶寶“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3.食療

在夏季,採取食療給寶寶“冬病夏治”,也是最安全、和平,以及副作用最小的。

1)人參核桃仁粥:用白參30 克,核桃仁250 克,綿白糖50 克。白參研成細末,核桃仁研成粗末,兩末混合均勻,加白糖,拌勻,放入容器以備用,方法簡單,用開水調成粥即可給寶寶食用。適用於寶寶的支氣管哮喘。每天可食用次,用量有分別——3歲以內寶寶每次5克;3歲以上的寶寶,每次10克。

2)黃芪燉乳鴿湯:用炙黃芪30 克和乳鴿1只。乳鴿去毛,去內臟,與黃芪一起煮。加精鹽、蔥姜、料酒等佐料,隔水燉90分鐘,給寶寶喝湯。適用於支氣管哮喘,以及反覆呼吸道感染。適用於1歲以上寶寶,每週服用2次,1月1療程。

3)冬蟲夏草燉老鴨:冬蟲夏草10 克加老鴨1只。老鴨洗淨,將冬蟲夏草也洗淨,包入鴨腹中,加料酒、蔥姜、精鹽、味精等佐料,入鍋煮,老鴨肉爛熟為止。適用於寶寶支氣管哮喘,以及反覆呼吸道感染,運動後氣短、反覆感冒,生長髮育落後等現象。

4)百蓮化溼湯:百合加蓮子心,以及香薷、佩蘭各10克,淮山藥15克,甘草5克,用水煎服。對寶寶有祛暑潤燥的作用。

5)銀香羹:銀耳10克,幹香菇6克。用幹香菇煎汁後,去渣,留下來的汁文火熬,熬至黏成羹狀,加冰糖少許給寶寶服用。適用於反覆呼吸道感染,以及久咳9個月以上的寶寶。這個量,寶寶可一天就吃完,而且可以常做來給寶寶吃。

注意事項:

1)保持飲食清淡。忌生冷、油膩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1歲以下寶寶不適用。

3)可配合“三伏貼”治療,效果更佳。

三伏天兒童“冬病夏治”的三種方法,可配合使用,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寶寶抵抗力,增強免疫功能的目的。

最後,祝所有有“冬病”寶寶們能減輕、改善病症,並早日康復,健康茁壯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