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山東是地道的北方省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山東人的日常主食就是饅頭、麵條、煎餅及水餃包子等麵食為主!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濟南是省府城市,“吃”文化更是不能落於人後,說起老濟南人最喜愛,最引以為豪的傳統名吃,草包包子當之無愧!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草包包子是十足的百年品牌,可謂見證了濟南城的榮辱沉浮,最能體現老濟南韻味的老字號!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為躲避戰亂,草包包子創始人張文漢帶著全家從濼口遷入了濟南城內。起初他想開家包子鋪來養活一家老小,但是當時的家裡已經窮的叮噹響,並且剛遷入城內又人生地不熟的。一時間張文漢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實人終歸有好人相助,當時城內有一個有名的中醫叫張書齋,他資助了張文漢五袋麵粉。並且發動當時的鄉親及友人幫助張文漢。幾天後,張文漢在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了兩間門面房準備開設包子鋪,開業之前,“草包”請張書齋先生給起個響亮字號,張先生說:“要什麼響亮字號,‘草包’就很響亮,於是“草包”二字便成都為包子鋪字號。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草包包子是灌湯包的一種,新出籠的包子,白白的薄皮透出粉粉的肉餡,不變形,不塌架,口感鬆軟,香而不膩。可以堂吃也可以外賣,外賣的包子都用鮮綠荷葉包裹,使熱包子別有一種清香,這也是濟南草包包子獨特的地方之一。濟南被稱之為泉城,荷花荷葉自然也是特產之一,二者結合流露出許多老濟南人濃濃的鄉情。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草包包子用刀切肉餡,配以筍丁、蛋糕丁,並以老漬醬油、小磨香油,精心調製,是謂三鮮餡。以新鮮豬肉為原料,配以特製佐料精製成餡,是謂豬肉灌湯餡。再以新“麵肥”發二等粉,擀成皮,捏十八褶成菊花頂狀。上籠蒸約十幾分鍾,出籠時凡包子“脫底”、“冒油”者剔出,不上盤。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配上一碗老濟南的甜沫,那更是一絕!這麼說把,絕對不亞於老北京的焦圈和豆汁兒!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但是,如同很多人開始吐槽來自北京的老字號“全聚德”一樣,草包包子為未能免俗!多翻閱一些網頁基本可以總結出來兩條反應比較強烈的意見。

1.口味下降。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天天“過年”,已經很難找到小時候的味道了!罵春晚也是這樣的道理!

號稱濟南“狗不理”的草包包子,現在怎麼樣了?

2.服務態度差!這個問題應該是有,在封建社會做買賣基本被認定為下等人混口飯吃,比“要飯吃”的江湖雜耍好不哪去,所以態度肯定差不了,就像電視劇裡跑堂的小二見了誰先叫聲“爺”。現在呢?先不說人人平等,做買賣的還屬於“有錢人”,話說“財大氣粗”,確實很難回到過去!您呢,得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