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我不是藥神》!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是我最最喜歡的開頭,因為真實,

感慨《我不是藥神》!

往往比虛構更復雜而豐富。雖然寫的是影評,但是我卻不知道怎麼評論好,因為評價總是太廉價。

本來就該這樣:大家就事論事,尊重事實和情緒,而不是給造謠者刻意煽動情緒、導致事實扭曲。根正源清,才有此氣度。首先必須為中華今日,先輩們的努力致敬。說回影片本身,劇本、選角、鋪排、剪輯甚至配樂都是很考究—

感慨《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去影院看的時候坐無虛席,影片後面折射的社會意義及感動多點。只能說我淚點太低哭了三次,我感覺全場那一會都在那個氛圍裡。貓眼評分9.7,豆瓣9.0分,之所以那麼高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以印度片的旋律和即視感開場,同樣的超長2小時,同樣的笑中有淚,現場不時泣幽咽,很欣慰國產裡也有這樣的良心大作,拍出了電影人應有的社會責任感、發揮了媒體的感召力,再也不用羨慕別人家的電影了!不過在細節處理、演繹手法和效果上我覺得還可以更好。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我不是藥神》電影中,借一個無賴騙子的嘴,說出了這麼一句扎心的真話。

感慨《我不是藥神》!

命就是錢。這是程勇在買藥時說的話。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明白。尤其是那瑞士的格列寧公司,既然你要命,那就拿錢來。聯想到古時的那些山大王攔路搶劫時所說的:“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固然,醫藥公司在開發藥品時,投入了許多科研經費,如同政府在修路時,花了不少錢一樣,不成為收取永久養路費的理由,也不成為格列寧賺取幾百倍利潤的理由。在格列寧公司心目中,第一位的是利潤,拯救人的生命只是他們賺錢的藉口罷了。一旦人的生命價值要用金錢來贖買的話,這個世界已經墮落了。

最後可以看出中國的影視發展還是很有潛力的, 這方面韓國電影一直比我們做得好,像他們的《熔爐》《辯護人》都是反映社會問題的佳作。這次《藥神》出來之後,感覺也算是扳回了一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