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进补更健康?

近段时间北京的连续降温,大家已经深有感触,在户外的时间也令人煎熬不已。在这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期盼着春天赶紧到来,寒冷快点消散。但四季都有存在的意义,冬天亦然。

众所周知,冬季可以说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机, 营养物质的吸收不仅迅速, 且不会散失太快。元代《饮膳正要》云:“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中国古人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就把节气变化与饮食养生结合了起来。冬季养生中,正确的饮食对人体大有裨益。那冬季应如何进补呢?

冬天如何进补更健康?

1.养肾脏,补热量

冬季滋补以养肾为先,饮食上应注意肾脏的调养、热量的补充,包括瘦肉、鸡蛋、谷类、牛奶等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另外还要注意补维生素和无机盐。有研究表明,人体怕冷和饮食中无机盐的缺少有一定联系,所以冬季应多摄取含有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莲藕、大白菜等。

冬天如何进补更健康?

很多人认为冬天进补就是多吃,其实不然。冬季阴气上升,阳气不足会导致胃气不充盈,大量饮食会增加肠胃负担,所以我们在饮食上,要吃高热量、高营养食物,而非更多食物。

2.进食“黑色食品”

根据“五行学说”,冬季最能发挥保健功效的莫过于“黑色食品”。中医认为,肾与冬相应,而黑色入肾。这样的食品包括黑米、黑豆、乌骨鸡、海带、紫菜、黑木耳等等。现代研究表明,食品的颜色与营养关系密切,随着食品本身的天然色素加深,其营养含量愈为丰富。食用黑色食品,可以益肾强肾,增强免疫功能,对于肾气渐衰、体质虚弱的老人尤其适宜。大家不妨在这个冬天尝试一些黑色食品,会对身体大有益处。

冬天如何进补更健康?

3.增苦少咸

《四时调摄笺》中讲:“冬之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故宜养心”。冬天的肾功能偏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如果多吃咸味食品会让肾气更旺,从而伤害心脏。相反地,要适当多食用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如《黄帝内经 素问》中说:“……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麦、羊肉、杏、薤皆苦”,这样的食物包括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等。

4.小酌一杯

《千金方》曾载:“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 立春则止。终身长乐, 百病不生”。酒性温, 味辛而苦甘, 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中祛寒、振奋阳气之效, 冬令适当少量饮用龟蛇酒、三蛇酒等一类药酒确有裨益, 饮酒后快速的血液流动还能有效冲刷血管壁, 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胆固醇, 达到保护心脏的作用。但是饮酒过多会伤身,千万不可贪杯哦。

冬天如何进补更健康?

5.饮食禁忌

冬季正确饮食会对人体有益,但饮食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于身体本身有疾患的人们来说, 进补要谨慎, 需遵守医嘱择取食物, 如糖尿患者可以生晒参、人参等作为补品,而避免甘草等含糖较高的药食;有血脂过高、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 就应避免如甲鱼、阿胶、牛鞭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分的药食, 食之可能会加重病情。

冬天如何进补更健康?

另外,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性,冬季吃此类食物易损伤脾胃,易影响到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冬季虽宜进补,但一味地依赖食物御寒,过多食用高热量食物、过度饮酒等,对人体是不利的。虽说冬季是“长膘”的季节,我们还是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打太极拳等,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真正的养生。

撰稿:王心意 徐浩

美编:赖润民


本头条号已开通私信输入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欢迎在私信对话框中输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颤”、“心梗”、“心动过缓”、“心肌炎”、“神经官能症”、“颈动脉斑块”、“动脉硬化“、“眩晕”、“心悸”、“亚健康”、“穴位”、“检查”、“用药”、“中药”、“预防”、“饮食”、“养生”、“运动”、“住院”、“就诊”、“挂号”等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相关提示信息。

注意:咨询具体病情的问题,因涉及病史、症状、检查、用药、诊疗经过等详细资料,故不能在此处回复,请在徐浩大夫网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传相关病历资料后咨询,谢谢您的理解!

关注“徐浩大夫”今日头条,了解更多健康科普!

专 家 简 介

徐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联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等职务。入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获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早搏、心动过缓、阵发房颤、心肌炎后遗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斑块、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失眠、头痛、眩晕、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盗汗等内科杂病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调理。

  •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注:特需门诊可通过好大夫在线网站-徐浩大夫申请预约加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