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報告:A股新股發行顯著放緩 2019年有望回暖

安永报告:A股新股发行显著放缓 2019年有望回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穎馨 12月27日,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在京發佈《改革與創新——IPO市場的新動能》報告,總結2018年全球及大中華區IPO活動,並對2019年市場情況進行分析。

根據報告,今年全球IPO預計將達1365宗,同比下降20%,但集資額穩步上揚,升幅預計為7%,達2051億美元。集資額上升主要與越來越多獨角獸公司上市和市場出現大型IPO項目有關。第四季度數據顯示,由於市場波動及地緣政治因素持續,預計集資額及宗數同比分別下降10%和34%,按季度計算的降幅更為明顯。與此同時,大型IPO項目增加推動香港全年集資額超越紐約證券交易所,重奪冠軍寶座。香港在IPO宗數方面也領跑全球,成為“雙料冠軍”。

A股新股發行顯著放緩 平均籌資額增長

報告指出,受全球貿易摩擦及IPO審核進一步嚴格等因素影響,2018年A股預計有105家企業上市,集資1387億元人民幣,兩者同比分別下降76%和40%。新股發行從嚴審核已成常態化,與2017年相比,2018年新股否決率維持高位,上升至30%,IPO終止審查數量升高36%。

但2018年新股平均籌資額創2011年以來峰值。從籌資額規模來看,1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佔比29%,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而相較於2017年沒有籌資額達50億元以上的IPO,2018年該規模IPO數量佔總數的4%,籌資額佔比32%;前十大IPO共籌資6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32%,前十大IPO佔全年總籌資額的49%,而2017年則為13%。

從行業來看,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列全年籌資額行業第一;獨角獸企業上市節奏加快。從地區來看,江蘇和廣東分列IPO宗數和籌資額第一。按宗數計,江蘇、廣東、浙江、上海及北京分列前五,佔IPO總宗數的69%;按籌資額計,廣東、江蘇、北京、四川和上海分列前五,佔總籌資額的70%。

A股排隊上市企業方面,證監會排隊企業數量由2013年的近900家,大幅下降至今年12月的278家。安永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事業部主管合夥人楊淑娟認為:“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資本市場走勢疲軟。在此大環境下,A股IPO審核的步伐放緩趨穩。2018年新股發行從嚴審核已成常態化,上市申請否決率進一步升高。嚴格的審核制度倒逼企業進行自我審查,當中為數不少企業主動撤回申請,客觀上幫助減輕‘堰塞湖’現象,緩解新股發行速度的壓力。此舉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擬上市企業的素質。”

安永報告亦指出,最快於2019年上半年推出的科創板和試行註冊制,以及國家支持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政策不變,使得2019年A股活動有望回暖。“科創板的建立和探索增加了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渠道,幫助優質企業發展壯大;比較現有上市條件,科創板對於科技型企業的包容性也會吸引一些原本無法在A股上市,但成長性高的新經濟公司上市,從而吸引資金留在A股,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在未來,科創板上市公司將涵蓋智能製造、行業龍頭、擁有自主專利、獨角獸、高科技和新材料等類型的企業。”楊淑娟說。

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熱潮持續 香港重奪雙料冠軍

在美股市場,報告預計2018年市場共有39家中國公司首發上市,籌資95.39億美元,IPO宗數和籌資額同比分別增加63%和140%。安永中國區科技媒體行業審計服務合夥人李康表示:“近兩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迎來另一個高潮,在數量和籌資額上與往年相比有大幅增長。隨著國內經濟和行業發展的不斷變化,行業發展的週期性也體現在赴美上市的企業當中,2018年在線娛樂和在線消費行業IPO列籌資額排名前兩位,佔全年中企赴美IPO籌資額的65%。籌資額排名首位的愛奇藝是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第二大IPO,僅次於2014年上市的阿里巴巴。”

2018年受國際貿易摩擦影響,中港兩地股市主要指數走勢疲軟,但香港新股市場逆風領先全球。安永預計2018年共有205家企業在港上市,宗數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比上升28%;集資額預計上升超過123%,達2865億港元。

按集資額計算,今年前三大上市項目均來自科技、媒體及通訊行業。聯交所針對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的改革促進了健康業企業赴港上市,共有三家健康業企業進入前十大,籌資額超過金融業IPO。

上市熱潮在2019年將會持續下去。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何兆烽指出:“香港聯交所今年多次更新上市規則,除了落實同股不同權、允許未錄得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外,年內H股全流通試點也取得成功,推行‘新三板+H股’措施,讓新三板企業無須退市即可在港上市等,眾多利好政策將繼續促進香港IPO市場繁榮。安永預計2019年籌資額約為2000億港元,但我們同時也對市場保持審慎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