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消费者:告知后能否承保?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我看过很多的小儿医疗险,只要是两年内有检查异常的都不能买,不符合健康告知啊?比如半年前我儿子腹泻查了大便,白细胞+,查了血,红细胞略低!就给开了一包电解质,一盒铁剂,完全没给治疗的药啊!那还能购买么?是我理解有误么?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我们为什么要说健康告知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健康告知书通常是很多消费者在投保环节遇到的第一个不太理解的内容。

尤其是代理人销售的保单,密密麻麻的问题,有的看起来很严重,有的看起来很轻微,消费者应该告知哪些?又不用告知哪些?告知了会不会无法承保?不告知会不会无法理赔?

我们对有关健康告知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希望给予消费者一些提示。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01

健康告知的意义

为什么投保需要健康告知?

很多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要求消费者健康告知是在免除自身的责任,告知了有病保险公司就会拒保。

这其实是对保险的误读,因为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维护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一个工具。

如果每个消费者都在感觉自己身体不好之后才投保,那保险公司就一定会赔钱么?

当然不会,只要保险费涨到能承受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风险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是不能保的。

但是身体不好再投保的消费者并不多,如果保险公司依靠涨保费来增加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那就变成了对健康消费者的伤害。

所以通过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筛选,是对健康消费者的保护,让健康的消费者享受最低廉的保险费率。

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而且是社会整体性的风险,保险公司筛选风险的过程,实际也是降低群体风险的过程,避免健康消费者为高风险消费者买单的过程。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02

不同渠道的健康告知书

传统代理人销售渠道健康告知书:

代理人销售渠道的保险险种最为丰富,且保险责任组合灵活,健康告知内容也比较详细,问卷一般包括20个左右的问题。

银行保险渠道健康告知书:

银行渠道销售的保险多以投资、年金类产品为主,健康告知书设计相对简单,银保渠道销售的重疾险产品一般会设计单独的健康问卷,内容与代理人渠道类似。

电话销售渠道健康告知书:

电话销售问卷问题相对简单,但覆盖健康信息并不比代理人销售渠道更少,且一旦告知异常,容易影响承保。

网络销售渠道健康告知书:

网络销售保单健康告知书可能更为简单,且不同险种间问卷问题可能不同。与电话销售健康告知类似的问题是,可能一旦告知异常,直接导致无法承保。

健康告知在各个渠道表现的形式不同,但总体解决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筛选风险。不能说健康告知内容多就不好,健康告知内容少就是好。

告知多的传统渠道,即使有了告知内容,也可能正常承保,后续理赔纠纷更少。告知少的电销网销渠道,消费者如想顺利承保可能需要隐瞒一部分需要告知的内容,可能会在后期理赔时遇到麻烦。

特别提示:由于保险条款并不统一,有可能出现消费者看来同样险种在互联网投保需告知内容就是比传统渠道少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进行调整,来控制自身的风险,减少告知的同时也减少了保障。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03

如实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

1.生存调查

生存调查是指保险公司派遣专门的调查员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面访的情况,通过生存调查可以有效规避消费者逆选择的风险。实现健康管理的目的。

2.免费体检

在消费者告知身体异常,且保险公司无法断定客户是否为正常风险状态时,可能会邀请客户参与指定内容的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体检结果如无异常则可正常承保。

3.标准体承保

消费者告知的身体异常不足以对身体造成巨大影响时,保险公司会正常承保。

4.加费承保

消费者告知的身体异常可能造成保险风险一定水平的增大时,保险公司会要求消费者增加保费后承保。

5.免除部分责任承保

消费者告知的身体异常可能直接引发部分保险风险,但对其余保险责任无影响时,保险公司会选择除外掉风险明显增高的保险责任。

6.延期

消费者告知的身体异常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承保时,保险公司会下发延期,要求消费者在一定时间明确身体状况后再来投保。

7.拒保

消费者告知的身体异常存在巨大风险隐患或已经即将演化成巨大风险,保险公司会选择拒保。

在保险公司操作的实务中,通常会尽量寻找为消费者承保的理由,且做出改变原有保险合同的决定(包含加费、免责)时,会下发相应告知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保证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

实务中不同保险公司可能下发的承保结论不同,消费者如在一家公司投保时保险公司下发不利的结论,可尝试投保另一家保险公司产品。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04

一般情况下的典型拒保疾病

1. 癫痫、智能障碍、脑外伤后遗症;

2. 精神类疾病;

3. 慢性酒精中毒;

4. 严重肝病(肝硬化等)

5. 严重高血压(血压超过180/110mmHg等)

6.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如糖尿病同时有蛋白尿等)

7. 脑血管病

8. 影响肾功能的疾病(几乎除肾盂肾炎外所有肾病)

9. 严重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10. 中度或重度心脏病

11. 已接受器官移植者

12. 性病者

13. 癌症史患者(含原位癌)

上述13类情况,通常保险公司选择拒保,其余情况大多都有承保可能,包括良性肿瘤,肝功能轻微异常都有可能标准体承保。

传统渠道健康告知中的问题并不是拒保的标准,而是风险的筛选,互联网、电话渠道中的健康告知则可能改变为拒保的标准,需要消费者区别对待。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05

不实告知的风险

1. 2年内保险公司调查到后,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费。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在2年内发现消费者有故意不如实告知,且足以影响承保结论的情况下,有权利直接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

2. 出险后,保险公司拒绝承担保险责任。

通常保险公司会在保险合同中明确保险只承保初次罹患的疾病,投保前的疾病不实告知也无法获得理赔。

3. 不实告知消费者被保险行业列入黑名单

保险公司间对反保险欺诈工作有较为广泛的行业合作,一旦在一家保险公司不实告知投保,可能会列入全保险行业的黑名单。再也无法获得承保机会。

不实告知对消费者来说弊大于利,虽然我国法律并未将不实告知列为保险诈骗,但在法律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不实告知被法院判定保险公司无须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保险公司找理由不保?如实告知是为了……

互动点评

综上所述,健康告知是保险消费者自我保护的一部分,也是保险公司保护消费者的一项工作。

消费者在选择保险的时候不用过分担心保险公司拒保,更不用为了减少告知选择告知内容少的产品投保,因为保险公司都是在经营风险,都希望获取更多的客户和保费,告知少的公司不一定风险规避的就少,即使在健康告知部分承担了更多风险,也可能在保险责任里规避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