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曾在香山留下4首詩,您最喜歡哪一首?

“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生平

湯顯祖(1550—1616年),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曾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

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曾在香山留下4首詩,您最喜歡哪一首?

湯顯祖畫像(圖源網絡)

在戲曲史上,湯顯祖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戲曲史上,他與莎士比亞猶如兩顆巨星交相輝映,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100名國際文化名人之一。

明神宗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他因彈劾大學士申時行並抨擊朝政,觸怒了神宗皇帝而被貶到徐聞做典史。湯顯祖對此並不意外,甚至,他認為這能“得假一時”,去看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赴任路上,他先到廣州,迂道遊覽了羅浮山,並在1591年底來到香山澳(今澳門,澳門古稱濠鏡,明時屬香山縣管轄,故又稱香山澳)。

1557年,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後又通過繳納地租方式,取得了中國官方允許他們在澳門居住的權利。漸漸地,他們在澳門搭建住房、營造村落,建教堂。34年過去,此時的澳門已成為溝通東西方經濟的重要商埠,晚明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

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曾在香山留下4首詩,您最喜歡哪一首?

香山縣誌·康熙十二年·卷一城池全圖(其中澳鏡濠為今澳門,橫琴為今珠海)(中山檔案館藏)

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曾在香山留下4首詩,您最喜歡哪一首?

乾隆年間,葡萄牙人還在向清朝繳納地租(中山檔案館藏)

湯顯祖之所以要去澳門,主要是懷著好奇心考察大明帝國唯一對外開放的窗口。此外,是“病餘揚粵夜”,即他的瘧疾未能痊癒,進入廣東後還有發作,他聽說洋商的西藥見效好,也欲到澳門購藥。

澳門所見令他眼界大開,湯顯祖曾作 《香岙逢胡賈》詩,詩題中的“香岙”,指香山岙,即澳門。“胡賈”,指外國商人。此外,他還寫了《聽香山譯者》二首和《香山驗香所採香口號》。

01

《香岙逢胡賈》

不住田園不樹商,

峩珂衣錦下雲檣。

明珠海上傳星氣,

白玉河邊看月光。

在內地還是自給自足的農桑經濟,而眼下澳門的葡萄牙人,不務農田不栽桑,住著高樓大廈,穿著華麗衣裳,佩戴貴重珠玉,為何?他們倚靠的是登船出海,做珠寶倒賣,澳門如此繁華,以致連河海都染上珠光寶氣。

02

《聽香山譯者》之一

占城十日過交欄,

十二帆飛看溜還。

握粟定留三佛國,

採香長傍九洲山。

通過翻譯(譯者),湯顯祖瞭解到,那些去南洋諸國的葡商從占城(印度支那古國)出發,十日便到交欄山(印度尼西亞的格蘭島),眾多的西洋船舶在東海上疾駛如飛。葡人下海也用“握粟”(即占卜)來預測兇吉。占卜的結果是,要先在三佛國停泊,然後去九洲山(九洲洋一帶的山,今在伶仃洋西南部,北起珠海市菱角咀,南至澳門路環島,東連青洲水道,當時在香山縣東南部)購香料。

03

《聽香山譯者》之二

花面蠻姬十五強,

薔薇露水拂朝妝。

盡頭西海新生月,

日出東林倒掛香。

湯顯祖用詩這樣描繪所見的外國女郎:異國少女如花似玉,用薔薇香水沾灑衣裳,就如西海邊上剛升起來的新月一樣美麗,口中吐出的香氣好比爪哇國張尾翅放香的倒掛鳥。

04

《香山驗香所採香口號》

不絕如絲戲海龍,

大魚春漲吐芙蓉。

千金一片渾閒事,

願得為雲護九重。

海龍,指海神海龍王;大魚,指船頭畫有龍或鰲魚的海船;芙蓉指鴉片;九重,指人君。湯顯祖看到澳門港的中外商船往來不絕,這些船舶不僅進行香料貿易,而且已有了鴉片交易。用於淫樂的的“金丹”、“紅丸”大都是由鴉片製成,神宗常不惜“千金一片”派人到澳門高價採購。此時的湯顯祖雖是受貶“罪臣”,但對神宗吸食鴉片影響健康表示擔心,願像雲追隨龍一樣保護皇帝神宗。

據悉,湯顯祖任徐聞典史不久,即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家居期間,他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湯顯祖名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

人易老,事多妨,夢難長。一點深情,三分淺土,半壁斜陽。

資料來源:《中山市志》、龔重謨 範舟遊《湯顯祖被貶在嶺南》

文丨譚朝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