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強勢連任黨總裁,可對他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


安倍強勢連任黨總裁,可對他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0日,在一場沒有懸念的黨內角逐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明顯優勢戰勝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連任自民黨總裁。由於自民黨是執政黨,黨總裁基本上會成為日本首相,安倍有望執政到2021年,成為日本當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從當初走馬燈式地換首相,到如今形成沒有強勢對手的“獨大”體制,日本政治生態這幾年的變化不可謂不大。有望創造歷史的同時,安倍今後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經濟重建、少子化、老齡化、國際形勢劇變等等。

日本首相曾經頻繁更替,2006年安倍首次擔任首相時,也僅執政約一年就以結腸炎為由下臺。直到2012年再次出任首相後,他通過政治結盟、利益交換等手段,將黨內主要派閥統合起來,打造了相對穩定的權力支持架構。而原本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則多次分裂,現在變成三支小黨派,沒有一個在野黨再有實力和自民黨較量。對於安倍長期壟斷權力資源,自民黨內亦有不滿聲音。

《朝日新聞》20日稱,記者調查國會議員得到的數據認為,石破茂僅能拿到大約50張國會議員票;但到了實際投票,他卻拿到73張國會議員票,而安倍的票數則有所減少。時事通訊社稱,石破茂雖然敗選,但他現在反而是自民黨內能與安倍較量的一派。值得一提的是,自民黨副幹事長、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投了石破茂一票,並且公開表明自己支持石破茂,稱“黨內需要有人發出多種意見”。

客觀而言,安倍穩定執政這幾年在刺激日本經濟活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執政效果要比此前首相走馬燈式地更換時要好。在日本央行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大規模財政刺激下,日本經濟過去幾年緩慢擴張。不過,相比股市等經濟指標的改善幅度,普通民眾的獲得感相對不足。在少子化、老齡化、內需不足、外部不確定性加劇等難題的困擾下,經濟刺激手段並不能解決增長可持續性、財政安全及社會福利包容性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這也將是安倍接下來必須應對的問題。

路透社20日稱,政策工具逐漸減少的同時,安倍必須將日本經濟保持在軌道上。經過多年的大量印鈔,日本央行手上的“彈藥”已經很少。日本巨大的公共債務和老齡化造成的不斷攀升的社會福利花費,讓安倍已沒有什麼空間擴大財政開支。法新社稱,分析人士警告,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將是日本經濟面臨的一個重大風險因素。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對日本汽車加徵關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