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活下去”到“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萬科入戲太深

從“活下去”到“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萬科入戲太深

萬科,中國最具演技實力的房企。

先是高調呼喊“活下去”,而後迅速收割市場,萬科的反轉讓人驚歎導演的高超。

萬科鬱亮對此的回應是,萬科始終如履薄冰、兢兢業業,始終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

“現在很多生意都是幾塊錢的,這跟我們過去不一樣。對於吃慣大魚大肉的人來說,現在要讓他們吃乾糧,就需要做出改變。”鬱亮說。

在鬱亮眼中,眼下是中國經濟最為艱難的時候,雖在L,未有底,但不能太過樂觀。萬科早已開啟“過冬”模式。

萬科的過冬模式是年完成6300億回款。

為了這一看似壓力山大的目標,萬科各區域公司鉚足了勁加緊推盤、優惠銷售,以加快去化,達標回款。

10月,廈門萬科某項目更是打出了5折銷售的巨大折扣。東莞廣州分公司的部分樓盤推出了打折、清盤的優惠措施。鬱亮指出6300億回款是其他一切業務的基礎。

公告顯示,前三季度,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902.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4315.5億元,同比均增長8.9%。這一數字距6300億回款目標還有不小差距.

11月30日,鬱亮表示,“現在還有32天,以萬科的執行能力,年度6300億元的回款目標基本可以完成。”

萬科2018年中報顯示,其賬面現金1595億元,一年期負債總和609億元。如果僅僅是過冬,對萬科來說毫無壓力。

銷售提速為萬科帶來了充裕的現金流,萬科也藉機加快拿地和收併購步伐。

根據萬科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其累計新增項目205個,新增權益建築面積達到2453.74萬平方米,累計耗資1338.17億元。據克而瑞2018年1-10月房企新增貨值榜單,萬科前10個月新增土地貨值5468億元。

與此同時,萬科今年也進行了華夏幸福、海航、恆大旗下的多宗項目手併購。

在房地產行業調整期,像萬科這樣具有雄厚資金實力的企業註定將擁有更多機會和可能。且,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深鐵對萬科的經營現階段干預不多,給了萬科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然而,未來的萬科會如何?很多人關注,而萬科似乎目前沒有答案。

從“活下去”到“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萬科入戲太深

在2018年6月29日萬科“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鬱亮在會上談及萬科的未來業務結構時說,“十年後的萬科還是地產公司嗎?我想應該不是了,即使是也應該會慘淡經營。”萬科未來是美好生活的服務商,未來想到萬科,想到的是美好生活,不是幾棟房子。

這是一個虛無的構想,鬱亮為大家畫出一個美好生活的場景,目前填充進入的依然是萬科的傳統產業:養老公寓、商業、長租公寓、冰雪度假、教育、產業辦公等業務。

這些以地產為起點的項目,如何跳脫地產依賴是萬科需要思考的,第三極的商業模式和打發是萬科不擅長的,也是風險所在。

萬科紅利史:27年淨利潤增長逾千倍

成立於1984年的萬科,是國內第一批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公開數據顯示,萬科的營業收入從1991年的4.23億元增至2017年的2428.97億元,增長了573倍。

1988年:

萬科完成股份化改造,解決了企業的產權界定問題,實現了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為推動公司上市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奠定了基礎。

1991年:

萬科股票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000002。那時還沒有當下的大屏幕,萬科交易情況不能像今天這樣在顯示屏上跳動、閃亮。但上市為萬科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並由此開啟起飛之路。

1993年:

為吸引海外投資者推出了B股制度,萬科成為首批試水B股的公司,通過B股發行募資45135萬港元。憑藉這筆資金,萬科在當時宏觀調控、銀根緊縮的形勢下,仍有足夠的資金用於跨地域戰略的實施;同時,B股發行促使萬科深入調整自身的業務架構,推動公司經營管理向國際投資者認可的方向發展。

2005年:

股權分置改革,萬科在非流通比例極低、兼有B股的情況下,創造性地提出了由大股東華潤派送認沽權證的方案,充分照顧到了各類股東的利益,成為第一家完成股改的A+B股公司。

2007年:

萬科通過公開增發A股的方式融資近100億元。這是萬科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為公司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

萬科完成B轉H。這是萬科國際化道路的深化。此次轉板不涉及融資,目的在於改善萬科B股的交易環境,同時進一步加強公司與國際資本市場的對接。

2017年:

萬科迎來持股29.38%的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混合所有制結構與萬科良好的治理機制相結合,形成了萬科獨特的治理優勢。

從1988年股份化改造,到1991年發行A股股票,1993年發行B股股票,到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再到2014年的B轉H,萬科可謂經歷了中國資本市場完整的發展歷程。

在這27年裡,萬科業績實現了數百上千倍的增長,併成為A股市場連續現金分紅時間最長的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完成現金分紅456億元,遠超歷年股權融資總額194億元,最近三年分紅佔淨利潤的比例基本穩定在35%至45%之間。

如今,國企萬科在這一個特殊時期,特殊環境裡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們靜待落幕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