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論語》143:管理者,必須樹立——理論自信!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評述】

直,正直公正。罔,欺罔,欺騙矇蔽,不正直。

孔子說:正直的人得以善終這是必然,但不正直的人如果能得以善終,那真的是幸運了。

孔子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好人才有可能事業有成,壞人能得以善終,已經要偷著樂了!

道德跟事業到底有什麼關係?

個人想事業有成,企業想基業長青,國家想國運昌盛,到底靠的是什麼?

很多人,往往隨意的把這個問題歸咎於能力。

其實說能力本來沒有錯,但很少人去思考——什麼是能力?

我想這個問題對於大部分人,答案都是似是而非,或者根本沒有想過。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認為人的能力是“正直(道德)”。正直(道德)真的是人的能力?

讀懂《論語》143:管理者,必須樹立——理論自信!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先不要管,大家先想想這幾個問題:

你願意借錢不還的人嗎?

你想跟不務正業的交朋友嗎?

有整天靠賣偽劣產品的企業做強做大的嗎?

有國家腐敗而國運昌盛的嗎?

答案:絕對沒有。

所以對於道德,不但不能說道德沒有用,還應該重視道德對於事業的決定性作用。

道德對事業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果這不是能力,那什麼是能力?

靜下心來想想,說真的想事業有成、基業長青、國運昌盛,沒有它圖,靠的就是“致良知”。如果離開良知,能活著就是叨天之幸了。不信和話,看看長生假疫苗。殷鑑不遠!

讀懂《論語》143:管理者,必須樹立——理論自信!

讀懂《論語》143:管理者,必須樹立——理論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