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一带一路”为四川提供机会 向南发展潜力巨大

开篇语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之间,响应“一带一路”的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共商、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践行让“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在“一带一路”上,四川无疑是一个重要节点和高地,也是“一带一路”向南发展的前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就指出,四川未来要辐射南亚和东南亚两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回望五年,封面新闻专访五位参与“一带一路”政策研究的权威专家,深入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功的原因、未来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以及四川在整个“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人物

张建平,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西亚非洲所所长。曾任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曾为联合国、世行等国际机构提供咨询和开展研究30多次。曾在国务院新闻办宣讲“一带一路”。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一带一路”为四川提供机会 向南发展潜力巨大

东南亚、南亚

潜在市场需求待开发

“一带一路”倡议为四川提供了深度融入世界的机会,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可走出去外,四川还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人文积累。”张建平在四川调研时发现,大量四川企业已在“一带一路”很多国家“走出去”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产业、产品、人才、资本、信息流、物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张建平表示,随着四川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产业转型升级在中西部地区具有引领性地位。

“四川的位置对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包括促进中国和欧洲在大陆上的衔接、深化经贸关系,包括辐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拥有非常有利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人文环境。”张建平指出,特别是产业对接、产能合作等领域,四川企业能帮助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改善基建,进行文化交流。通过更好塑造营商环境和相互信任的基础,进一步密切贸易和投资关系,开拓市场空间,尤其是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空间,四川会从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张建平还特别强调了四川的“向南发展”,他指出,目前东南亚正迅速承接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中国和东盟间,有着产业、贸易、投资、金融全方位的深化合作。此外,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需求庞大,四川要辐射南亚和东南亚两大市场,发展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一带一路”倡议一个主要成就

是合作理念被联合国接受

张建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一个主要成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被联合国接受,写入到文件中,作为全球治理新的合作理念。”

对倡议取得成功的原因,张建平认为,过去很多年,西方国家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推进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很多规则和体系,但我们也意识到,仅仅这些老办法,并不能完全满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

张建平打比方说,西方区域一体化模式比较像西药方,这种药方每种成分清晰:关税降到什么水平、非关税壁垒去除到什么程度、投资市场准入扩大到什么程度,都很清晰。一旦用了这个药方,马上会出现贸易创造、投资增加和GDP增长,但它的缺陷是,如果不谈判,不签法律文件,就见不到效果。

中方的“五通”合作,张建平比喻成中药方。它的成分是复杂的,相互平衡和相互促进的,随着时间推移,合作效果会逐渐体现。

他认为,中国要努力把“中西医”结合起来,这样合作效果会更系统和多元。

“一带一路”是长期合作进程

朋友圈还将不断扩大

张建平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发展和合作的进程,它的“朋友圈”还会不断扩大。

他认为“一带一路”为所有合作伙伴,包括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了新机遇,让他们能在新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体系构造进程中找到产业环节和增长点,这样就会有新的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受益于其他合作伙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