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錢幣冠字號的這些知識你知道了嗎?

我們知道,人民幣上都有發行編號,叫做冠字號碼,相當於每一張人民幣的“身份證號碼”

,現在收藏的方式各式各樣,而對於紙幣的話,冠字號收藏是一個繞不開的方式。通俗說,“冠字”為前面的字母或羅馬數字、“號”為字母后面的數字。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紙幣的冠字號。

一、冠字號由來

長碼紙分幣是1955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的輔幣,一共有“壹分”、“貳分”、“伍分”三種面額。他的特徵是每一枚紙幣的正面均印有三個羅馬數字及七位的阿拉伯數字,圈內稱之為“長碼”。


關於錢幣冠字號的這些知識你知道了嗎?


短碼紙分幣則是1981年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用1953年的原版再印刷而來的新版紙分幣,其保留有原始的羅馬數字,但是刪除了之後的阿拉伯數字。步入1980年後,由於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居民對於貨幣的需求開始不斷增長,以至於流通中的輔幣出現了嚴重的供不應求,正是基於這種背景下,短碼紙分幣才粉墨登場。圈內俗稱“短碼”,也有專業人士稱之為“無號紙分幣”。


關於錢幣冠字號的這些知識你知道了嗎?


冠字號即為人民幣紙幣上的編碼,用以表示各種人民幣紙幣的印製數量、批號,由印鈔廠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編排。通過冠字號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控制好印刷數量、標記發行情況以及起到防偽的作用。冠字號由羅馬數字組成,其為I、II、III、一直至IX、X,分別代表了阿拉伯數字的1、2、3、一直至9、10。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該羅馬數字冠字號表示的僅僅是一個“符號”的概念,而非有其他特別的數學意義。

雖然冠字號在每張錢幣當中都會出現,但事實上央行從未公開某一版本的面額紙幣發行多少數目,且每個冠字號均由不同的印鈔廠承印並投放到不同的地區,因此蒐集難度巨大,統計發行量和冠字號的數目都很困難。而通過目前發行的一般規律,越是早期投放到流通市場的冠字號,比如二冠碼,也越早通過流通途徑消耗並被回收銷燬,所以越早投放的冠字號越應該早收集,因其現時的存世量越少,現在的收藏難度大,價值自然越高。

二、發行量

長碼紙分幣由於在1957年12月1日我國開始發行了一系列的硬幣輔幣作為替代,所以因此而一度終止發行,其結果就是造成長版紙分幣的發行量相對較小。

短碼紙分幣每一個冠號的發行量大約是1000萬張,總計發行量達到約50億張。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在此基礎上還額外裝幀了紙分幣八連體鈔,其發行量為100萬冊。儘管如此,隨著歲月的流逝以及該套紙分幣逐漸退出了流通領域,目前其存世量也在大幅下降,其身價在穩步走高。

三、冠字號淺析

其一,短碼紙分幣的冠字號分為“二字冠”和“三字冠”,其中“三字冠”的紙幣先於“二字冠”的紙幣發行。在壹分券中“二字冠”與“三字冠”並存,在貳分券和伍分券中則只存在“三字冠”。


關於錢幣冠字號的這些知識你知道了嗎?


其二,紙分幣的冠字號排列規則並非是簡單地由I、II、III順序而進行的,而是依據雙羅馬數字以交錯的方式進行排列。譬如,“三字冠”從I I X到I X I再到X I I(三個羅馬數字的順序進行了調換)一直排序到最終的IX X X;“二字冠”則是從X X開始,一直排序至IX IX。這樣一來,據測算,目前市面上已發現的短碼紙分幣共有520種冠字號,其中壹分券有328種(“三字冠”235種,“二字冠”93種),貳分券有130種,伍分券有62種,他們的比例近似於接近5:2:1,和他們的面值比例1:2:5形成較為工整的反向關係。

短碼紙分幣的發行是根據全國不同地區分區域發行的,據推斷其發行的時間大致上是由南及北,由東及西,從沿海包圍內地這種形式擴散的。從人民銀行當時在發行公告中提及的“根據需要陸續發行”可知,全國範圍內各區域紙分幣的發行量及冠字號一定會存在顯著的差異,這就進而導致了目前市面上的紙分幣有“稀有冠字號”(發行少的,流通範圍窄的)及“普通冠字號”(發行多的,流通範圍廣的)之分,這便是短碼紙分幣收藏的精髓所在。以下為冠字號的稀有、普通之分:普通冠字號:VV以後的。


關於錢幣冠字號的這些知識你知道了嗎?


稀有冠字號:II、II II、III III。具體為壹分券19種(II I I、I I IV、I IV I、IV I I、I I V、I V I、I I VII、I VII I、II IV II、IV II II、II VII II、II II VIII、III I III、III II III、III II II、II III III、III VII III、VII III III、X IV IV),貳分券11種(II I I、II X II、I IV I、IV I I、I I V、I V I、V I I、I I VI、I VI I、I VII I、VIII II II),伍分券10種(I X I、X I I、I I II、I I III、I III I、I I IV、I IV I、I VI I、VI I I、III III VI)。

四、防偽普及

不論是長號紙分幣還是短號紙分幣,這套紙幣均不含水印,其防偽性能相對較差,使用的印製紙張主要有國產鈔票紙(壹分、貳分)、國產103-3號紙(壹分、貳分、伍分)、美國鈔票紙(伍分)。

目前來看,市面上常見的造假手段主要有:短碼改長碼(直接加阿拉伯數字,擦除羅馬數字後加羅馬數字與阿拉伯數字),修改冠號(I I VII改為II II VII),裁剪分幣八連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