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起螳螂拳,大家可能會想起以下這位。

肥螳螂!!!

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千王之王肥螳螂拳

或者是下面這位

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EASON 表情包

稍微對武術有點認識的,可能會想到到這位。

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於海先生

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實上面這位於海先生(少林寺裡面李連杰的師傅)。是正宗的螳螂拳傳人,師從山東七星螳螂拳第四代掌門人,林景山。

這裡科普一下,螳螂起源於山東,是山東四大名拳之一。在明末清初由著名的抗清人士"於七“所創,在清朝順治年間,為了響應鄭成功的抗清復明號召,在山東組織民間起義,其中螳螂拳就是起義軍的拳術訓練項目。在後期,起義失敗後,於七為了避難跑去做和尚,死於佛前。

那麼這種起源於山東,發揚于山東的拳術。怎麼會跑來廣州?

這裡可以看看廣州螳螂拳協會的簡介:

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螳螂拳

注:有另外一種說法,廣東螳螂拳是由廣東人周亞男所創造。

清末民初,是廣東武術發展最輝煌的時代,因為各種起義及民間革命運動。讓武術在廣東百花齊放,詠春,洪拳,各種拳術影響深遠。

的對比詠春,洪拳這種硬橋硬馬。各種意形拳,在廣東武術武術界就像是清流一樣的存在。如知名度比較大的馬騮拳(猴拳),虎鶴雙型,螳螂拳。這些類型的武術,除了日常格鬥所需要的攻擊,防守外,更需要以動物之意形去體現。表現力效果上,遠勝於傳統的功夫,所以廣為受到民眾認知。也是日常吹牛,模仿的最好題材。因而,螳螂拳得意流傳下來,並在各種題材的藝術作品上廣為傳播。

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注廣東拳術,其實離不開一點非常重要的關鍵,拳醫結合。

在嶺南地區,民眾在日常的碰撞瘀傷上,非常鍾情一種非正規的醫療的機構,跌打館。一般的瘀傷,扭傷,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各種民間跌打館。一副中藥膏,一瓶跌打水,可以說是廣東人的信仰。甚至到了今天 *道益活絡油 還被奉為民間神藥的存在的。

可以說跌打館就是廣東拳術其中一個非常主要的根據地,因為練武經常受傷。所以他們需要各種調理保健。跌打,跌打,從名字就可以看意思來。

而廣州螳螂拳,也是源於這種拳醫結合的傳統,拳館曾經也是醫館。正因為這種傳統,今天的螳螂拳已經演變成民間鍛鍊身體的一種形式。你可以各大公園,各種老人健身場所,見到形意合一的螳螂。

廣州螳螂拳,七星與梅花螳螂,公園領風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余文樂到跌打館

中國武術和中醫一樣,都存在非常大的爭議。日常各種所謂的西方格鬥大師務求在實戰中一拳打翻各種宗師。其實結合到中國武術發展的歷史來看,武術之意又何只在於戰?

最後用熊貓人的的臺詞結束我的言論(我覺得非常符合中國武術的發展的歷史及意境)

怒拳為誰握?

護國安邦除奸惡。

道法自然除心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