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万亿级智慧城市建设机会 以天夏智慧为例

我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从2012年至2018年底,推出了十多个相关政策文件,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计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在国内众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IT企业、服务商的共同参与下,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撬动“万亿级”智慧城市市场,巨头与独角兽“拼抢”布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7.9万亿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38%,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18万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事实上,规模巨大的智慧城市市场,已经成为华为、海康威视、天夏智慧等企业纷纷布局的新赛道,并且在这个领域还活跃着一大批新兴企业。

目前已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并有超过300个城市分别与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整个市场来看,各大厂商成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承载体,而政府在其间扮演的角色主要在于牵头与管理。

调研发现,目前天夏智慧在横向上,采用“1+N”建设模式,集城管、政务、安防、旅游、教育等各行业于一个“智慧+”平台上,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纵向上,已建成涵盖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软件研发、大数据服务以及各类应用服务在内的智慧城市产业体系;空间上,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的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具备人才、市场、新技术应用优势的天夏有望在这一新赛道中实现新的“领跑”。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系统集成商需要稳扎稳打

智慧城市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其实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运行系统的互联、高效和智能。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数字化”或“网络化”阶段,即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让物能够“自我说明”或物和物之间能够“对话”,而天夏智慧已经开始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全面布局,即理念上实现“以人为本”,应用上实现“物物互联,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技术上实现“智慧反应与调控”。

在进行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透彻领会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考虑智能化向哪里走,智慧化该怎么做,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轨迹有一个预判。天夏智慧从理念、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同步升级,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慧城市保障体系,在国家指导和统筹协调下,进行战略研究、统筹规划、设计引导和安全控制,有效避免了城市建设规划的盲目性和“孤岛”现象。

天夏智慧之所以能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龙头企业,很大程度依赖于其稳扎稳打的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同时不断开发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激发新潜能、布局新领域,从而一步步占领智慧城市制高点,从开拓者走向领军者。

调研发现,天夏智慧全资子公司天夏科技自2002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初创期(2002年-2007年)、平稳期(2008年-2013年)、高速期(2013年-2018年)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逐步由一家地方性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股份制集团上市企业。其基于早期自主开发的GIS地理信息软件,开展一系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如今专注于智慧城市建设生态产业链上的各项关键技术的产品研发,以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运营维护,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实施了智慧城市有关项目。

人才、技术、经验,占领市场“三板斧”

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沉淀和经验的累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整个市场的推进,一层层升级和迭代。从具体的应用上来讲,智慧城市涉及政务云、智慧城管、智能交通、智慧教育等多个板块,当国内以天夏智慧为代表的系统集成商具备人才、技术和经验的优势之后,全面布局智慧城市则容易得多。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在分领域建设上戴个智慧的“帽子”,智慧城市是一个跨系统交互的大系统,是“系统的系统”——这导致小规模的企业进入不了这个门槛。

有关人员表示,人才、技术、经验,是天夏智慧占领市场的“三板斧”。

人才方面,贯穿于天夏智慧发展的始终,人才的培养、组织的建设、平台的构建,是天夏智慧人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天夏智慧汇聚了哈佛、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和清华、港大、浙大、川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的顶尖人才,是一支具备国际化管理理念和专业化技术的团队。此外,天夏智慧与高校合作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院,专注于研发提供智慧城市各行业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也帮助天夏智慧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优势。

技术方面,天夏智慧发挥强大的长跑能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引领智慧城市的前沿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天夏智慧研发已形成了从客户需求到软件开发、项目建设、项目运行及项目管理于一体的端到端的交付能力。天夏的软件研发经费持续投入,形成了良性的项目研发体系。目前,天夏智慧已全面掌握空间信息、网络化管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并通过“以云为基、数据融合、场景创新”的理念为行业用户创造价值,提供一站式服务。

天夏智慧自主研发国产地理信息平台系列软件产品、三维智慧城市开发平台、智慧城市2.0运营平台等超过100项智慧城市相关的软件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和配套的软件系统。2015年,天夏智慧联合高校研发“地理空间数据智能处理与安全共享基础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17年,其联合高校研发“城市多元异构数据集成计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2018年,凭借“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成果,荣获"2018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2018年底,通过CMMI 5级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认证,标志着天夏产品研发能力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最高标准,进入优化管理级的最佳实践阶段。所有这些构成了天夏智慧的核心竞争力。

经验方面,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系统集成企业,天夏智慧在顶层设计、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开发等领域均有众多案例落地,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树立了典范“样板”。

深圳市作为住建部公布的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由天夏承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该工程在当时是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信息化项目,也是深圳 “城市管理年”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成为全国第一个多层次、多部门、市辖区管理结构的综合城市管理系统,打造了“项目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建设周期短、通过验收快”等诸多亮点,获得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并将此运行模式命名为“深圳模式”,进行全国推广。

天夏智慧在审视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同时,协助城市政府在顶层设计层面开发新的思维和战略创新。在杭州、成都、拉萨、无锡等全国大中小城市普遍实施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

以“贵阳模式”为例,近年来贵阳市以“中国数谷”为目标,以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落地生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持续壮大。而天夏扎根于贵阳十余年,参与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全面打造贵阳市智慧城管系统、城市管理“数据铁笼”系统、贵阳“百姓拍”等民生工程。贵阳 “数据铁笼”获央视专题报道,点赞该项目树全国标杆。有关专家表示:“贵阳模式”为我国的市民服务和智慧城管建设提供了一个标杆。

此外,天夏智慧在一些中等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也颇具代表性,其深入、细致、普遍地考量城市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因素,挖掘城市的特点,挖掘城市人的禀性,概括出城市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功能定位、项目建设等,从而打造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彰显生态宜居、绿色智慧、人文元素等内涵,建设成高品位的中等城市“样板”。

四块长板布阵,多重“核心竞争力”才是领军者的“杀手锏”

前瞻产业研究院表示,智慧城市是集产业、技术、模式、资本于一体的开放复杂的系统,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分散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元素比较“碎片化”,完整的政府治理和社会化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有一个中枢系统将这些智慧元素整合统筹,并全局优化。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相对国内其他系统集成及服务供应商,天夏智慧能够从城市规划、顶层设计以及智慧城市生态产业链等更高层次的角度来构建智慧城市,促使其成为高成长、高壁垒的企业。总结而言,除了人才、技术、经验的优势之外,还离不开其“四块长板”,即顶层设计与全产业链建设、“1+N”建设模式、智能工作平台和知识库、数据积累和动态数据更新。

1.顶层设计与全产业链建设

凭借上百座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天夏智慧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整体规划有着充分的理解和全新的认识,其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而并非简单的投入资金、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应用平台。在进行智慧城市相关系统建设过程中,天夏智慧积累了智慧城市产业链上下游全方位的资源和技术,构建了自身持续完善的从基础设施到智慧应用的产业链条,整合上至公共安全管理,下到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的细分行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

2.“1+N”建设模式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天夏智慧创新性地构建了新型智慧城市“1+N”模式,其基于地理信息基础的智慧城市公共云平台(实现跨行业时空信息和数据共享交换),整合面向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经济、智慧基础设施等“N”项应用领域,打造智慧城市统一的云计算中心基础平台,实现政府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达到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目的。该模式已在全国各地城市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建设推广。

3.智慧城市2.0运营平台

天夏智慧自主开发出智慧城市2.0运营平台,建设“1+N”模式的核心智慧城市公共平台,其采用广泛的数据采集方式和智能的数据提取技术,构建城市核心海量大数据平台;利用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设计原则,保证“N”项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紧密,模块职责明确,具有高度的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遵循统一可调节的运营实施平台体系,使各个行业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数据交换、服务管理统一化、标准化,从而使系统整体由下至上实现平台化的运营;以长期运营营收的系统设计为出发点,基于基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解析,为更多的外部接入系统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和智能化的服务,实现系统整体可运营化。

4.数据积累和动态数据更新机制

天夏智慧凭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十余年的建设规模,累积了海量的数据,并建立了天夏智慧特有的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将数据更新与实际工作业务结合起来。同时,为了将“政府、企业、个人”有效互联互通,天夏智慧创造性地提出“To G(政府), To B (企业)和To C(消费者)”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其中,“To G(政府)”涵盖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系统;“To B (企业)”涵盖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教育等系统;“To C(消费者)”涵盖智慧商圈、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康养等系统。

智慧城市未来市场的潜力

有关专家分析,智慧城市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像天夏智慧这样能够站在比客户更高的层面上去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的厂商会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运营和应用开发占比逐年提高,说明未来是软件定义一切的趋势,这对系统集成商是重大利好。

天夏智慧表示,智慧城市的竞争就是数据资源的竞争,处理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源,以人为本进行创造、创新和利用,才能在智慧城市较量中把握先机,获得更多发展主动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