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冒雨釘門牌,330戶村民喜嘆“終於有門牌了”

警察冒雨钉门牌,330户村民喜叹“终于有门牌了”

“今天,我家終於有門牌號了……” 12月14日,雖然天氣陰寒飄著小雨,但是龍泉市西街街道宮頭村許多村民們卻喜形於色,三五成群地開心談論著自家的門牌號。原來,龍泉市公安局信息採集員正冒雨在為他們釘門牌,從今天起,他們終於結束沒有門牌的日子了。

警察冒雨钉门牌,330户村民喜叹“终于有门牌了”

今年9月,龍泉市公安局民警在進行日常“一標三實”走訪工作中,發現龍泉市宮頭村許多房子沒有門牌號,這給公安基礎信息採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經過詢問了解,民警得知,宮頭村區塊現在的120張門牌是1987年製作的,至今沒有更新過。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居民建房越來越多,該村一些村民家由於房子重建、家庭分戶、拆遷等原因,造成許多人家門牌丟失或沒有門牌。而群眾反映沒有門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我們以前因為沒有門牌號,在辦理事項時通聯地址往往無法準確表述,包裹郵件常常寄不到家,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村民陳女士說。

為了儘快給群眾解決這個苦惱,基礎防控辦民警通過多天的走訪,逐步摸清了宮頭村的街道、住戶和房屋分佈情況,並將宮頭村現有的330戶居民進行逐一編號一一標註在房屋分佈圖上

警察冒雨钉门牌,330户村民喜叹“终于有门牌了”

11月中旬,民警積極與西街街道宮頭村村委、市民政局、地民辦等部門取得聯繫,將這些編號交由民政局地名辦進行製作,保證了張貼門牌號與實際採集信息內容的一致性。

隨著社會發展,公安警務工作也日趨標準化、精細化、準確化。門牌張貼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有了門牌號,老百姓可以在各種資料上準確填寫現住址,而對於公安管理而言,有了門牌號可以更好的掌握轄區情況。

12月14日,基礎防控辦工作人員邱彬、尹海平等人一拿到剛製作好的新門牌,顧不上寒冷,拿起工具就驅車去宮頭村,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開始一戶一戶地為村民釘門牌。

當天,經過10多個小時的努力,當330多個錚亮的新門牌出現在村民們的房屋外牆上時,村民們紛紛稱讚“你們警察真是太好了,從今以後我們有門牌了!”

警察冒雨钉门牌,330户村民喜叹“终于有门牌了”

通訊員:鍾李佳、毛鈺燁

審核:陳志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