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投資人寫給2019創業者的一封信

好在2019年即將到來,如何在新的一年裡走好第一步,對於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

被稱為“資本寒冬”的2018年終於迎來了歲尾的最後一天。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創業者們被連創新低的氣溫凍的瑟瑟發抖,也為找不到融資而異常焦慮,因為投資人手裡的資金也少得可憐。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新募集2,098支基金,已募集完成基金規模共計5,839.26億元人民幣,募資總金額同比下滑57.1%。

於是,過億級別的融資少了,千萬級別的融資會被稱作是“逆勢而上”,百萬級別的融資更是要精打細算,省著點花。

曾經,“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如今卻是“創業黃金十年黯然收場”。

今年年初元旦剛過,區塊鏈被奉為“顛覆互聯網的偉大技術革命”,催生了無數的擁躉者,但也留下了一地“韭菜”;“全民答題”的景象讓處於低谷的直播平臺似乎看到了希望,卻沒想到僅僅兩個月便煙消雲散;P2P則在炎熱的夏季一個接著一個的爆雷,也沒等到救命的“甘霖”;胡瑋煒選擇在新年到來之際離開摩拜,而另一邊ofo的戴威則在為10億元的押金如何退還一籌莫展,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的標誌,就這樣在2018走向了大結局。

但好在2019年即將到來,如何在新的一年裡走好第一步,對於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新芽NewSeed(ID:pelink)收集了20位投資人的年底採訪,對創業者,他們有話要說。

賀志強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

對於2019年的創投環境,我覺得投資人可能跟過去處於太火熱的環境中不太一樣,會冷靜下來,會更理性的去看待行業的變革,被投項目的發展,以及未來新的產業機會,這是個必然的、也是特別重要的變化。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創業者們一定要管好現金流,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王強 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

投資人會越來越專注創業者個人的資歷、質量,和他要進入的領域所能創造價值的深度,所以對於創業公司來說重要的是,是否面對真正的市場,是否能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產品、網絡、平臺、內容等等。只要有了這些東西,我覺得創業公司穿越週期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另外創業者選擇合夥人要因人而宜,這跟任何關係是一樣的,只要覺得適合就可以。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沒有共性,是否靠譜。我認為靠譜有兩類,一類是人格靠譜、人性靠譜,你能夠跟他真正的分享。另一類是能力靠譜,在關鍵時候他能否獨當一面。

當然,有了這兩個方面作為基礎,大家才能有心胸、願景,從而綁在一起,一直摸爬滾打。選擇合夥人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不是一開始選定就一勞永逸了,大家都在互相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衛哲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

創業者們要認清商業的本質,主要就是兩個方面:第一,你對用戶能否真的創造價值,提升用戶體驗;第二,在提供這樣的用戶體驗和創造這樣價值的時候,有沒有犧牲掉一個行業和一個企業的效率。

以共享單車為例,我認為用戶體驗是提升的,但共享單車的商業本質是不成功的,原因不是用戶體驗不好,而是企業和行業效率出了問題。有大量的人在騎單車,說明用戶體驗是好的,但同時有更多的單車沒有被騎,所以資產利用率是低的,運維成本是高的。因此如果不能提升企業和行業效率,只是短暫提升了用戶體驗,註定是不可持續的,這就是我們認為的商業本質。

陳悅天 辰海資本合夥人

在經歷過2014年、2015年的投資高潮後,其實每一個行業都非常的浮躁,走資本路徑的公司,不管是CEO、團隊,還是投資他們公司的投資人,都覺得可以迅速靠帳面估值的提升來產生浮盈,然後有迅速實現正向循環的可能性。

所以我認為第一要調整心態,如果創業者要做公司運營狀況的優化,或者說做融資的話,不能再拿2014年、2015年的高點去做對比,去做目標,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兩年就是比較浮躁的年份。

然後接下來開源節流、控制成本是第一位的,再看看能不能做更多層面的營收,從而把現金能夠趕快收回來。我覺得最起碼要在財務上面做到打平,以及正向現金流,再儘量實現賺錢。

孫達飛 三行資本創始人、管理合夥人

其實我也是一名創業者,因為我們公司剛剛成立三年多,至於建議,我希望大家先熬下去,寒冬既然來了,大家就不要怕。因為寒冬一定不會持續很久,就算再久,達到了兩三年的時間,這在我們整個的人生週期裡面還是比較短的。所以在春天來臨之前先熬下去,熬下去把冬過了,拼的是誰能活下去,活下去就一定會有新的、大的機會。

吳子爍 昆仲資本 創始合夥人

我覺得創業者要度過冬天,第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因為不僅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外部環境的變化,其實也是客觀的,大家能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節奏、燒錢的速度,包括投資的速度也要控制好。第二就是要堅持住,在最冷的冬天能堅持過去的創業者,那就是下一個春天最幸福的創業者。

蔣毅威 五嶽資本 創始合夥人

我覺得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和毛利,這兩個詞我一直認為是做生意的本質,無論是高科技生意還是沒有任何科技含量的生意。如果脫離了毛利,脫離了任何與現金流和毛利掛鉤的數據,或者是商業模式,我覺得都是無效的。所以我們也一直在創業者中尋找能夠駕馭毛利,駕馭現金流的人。創業者無論是處在好還是不好的環境之下,都要把這兩個重點作為運營企業的根本。

張倩 天際資本 創始合夥人

我給到創業者的建議,一是要聚焦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把所有的精力聚焦在這個領域,梳理好自己的戰略,然後找出自己最有核心競爭力、最差異化的方面,再在明年重點突破。第二是敢於去賭,因為我覺得明年有挑戰也有機會。其實在熊市的時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他們最能拉開和行業競爭者的差距的時候。所以我認為,創業者一旦戰略定位清楚,一定能在細分領域專注的做出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第三,在資本策略方面,一定要時刻保持著尋求融資,不要放棄,要時刻保持這樣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陸續不斷的融資。

王嘯 九合創投創始人

我認為創業者要合理規劃融資節奏和花錢的速度,以及把錢花的更有效一些,更高效一些,同時讓企業組織更精簡。因為市場競爭少,創業公司的噪音少,消耗反而也少一些。要適當的控制一下速度,不要衝太猛,給自己留足夠的融資期和生存週期。

另外要專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保持自己的相對優勢,並且找到自己在市場當中的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樹立足夠好的競爭門檻,為自己的生存打下基礎。當市場轉好的時候,可能會融到更多的錢,從而發展速度更快一點。

劉毅然 元璟資本合夥人

簡單概括來說,活下去才重要,做成才重要。對於“活下去才重要”大家聽的比較多了,所以我更想說的是“做成才重要”。創業者要做成這件事,意味著要作出各種妥協跟犧牲,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當做成的時候,你是上市公司20%的股東還是15%的股東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所以在很多融資、估值以及業務的選擇上,我會選一個可能成長緩慢一點,但是有更大的後勁能持續成長的,而不是選一個看起來是今天資本追逐的主題,但不一定真的能做成的。中國的機會很多,只要能做成一件事,後面必然還有其他機會。

王暉 弘暉資本管理合夥人

我認為是八個字,“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就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告訴你接著幹吧,悶頭幹活吧,你的目標總會達到的,總會實現的,創業者的焦慮、悲觀毫無意義。你要相信中國,相信行業,相信自己的團隊。

李竹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中國青年天使會會長

未來一年資本市場肯定會偏冷,所以我要建議現在的創業者:第一,不要等到缺錢了再想到去拿錢,一定是趁自己還有錢的時候去融資,做好過冬的準備;

第二,不要過分看重估值,快速拿到錢,然後跑起來,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融資的路上,而是把時間花在做事上,這樣才能成長的更快。只要公司做好了,所有投資人都會同意你們發更多的期權,所以不要擔心股權過快地稀釋。

劉曉松 青松基金創始合夥人;A8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CEO

我們投的項目當中,轉型成功的項目很少,成功的獨角獸只有一個,其他的都是從賽道上跑出來的。所以我們不太主張創業者轉賽道,因為轉型成功的難度很大。青松基本的邏輯就是幫忙,但不添亂。創始人找來幫忙的時候,就得去熱情的幫忙,不要太過多幹預他的決策,也有到中間去換賽道的,我們也不干涉。

在經濟環境下大家需要思考的有幾點:第一,一定是把時間軸拉長來看機會,第二,短期一定是盯住自己的現金流,我希望我們的被投企業一定要存足自己的“糧食”,另外融資不是在缺錢的時候再去融資,而是能融資的時候,你就要融資。我基本上投資的時候不去看資金的使用,我覺得即使沒有什麼使用的地方,也得存錢。創始人有錢,心裡更踏實,因為誰都不知道機會在哪,很多事情是不可預料的。

姚勁波 58集團CEO

中國大部分的企業沒有經歷過經濟週期,他們沒有經歷過徹底融不到資,而且整個市場很冷淡的情況。所以我的認為創業者應該把這幾年看成是創業經歷裡非常好的機會,如果市場特別好,所有人都能活著,第二、第三名都能存在,反而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能夠分辨出誰是好的企業。我們希望在投資和業務方面都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在比較平靜的時期苦練內功,讓它將來成為歷史中非常關鍵的時刻。

倪正東 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對於創業者來說,還是控制好自己的現金流,現金流是企業的生死線,一定讓自己的活著,讓你的企業的活著。這是第一位了。所以這個時候一方面要控制成本,控制擴張的速度,然後大家不要太太樂觀,在這個時候要做最壞的打算,讓企業的生命能夠更長一些,能維持18個月24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一個。

第二在融資的時候,不要太在乎估值。因為今天的市場不像熱的時候,這個市場熱是說下一個投資人給你的價格可能會更高。但今天的市場,下一個來的投資人可能比你現在的投資人給的價格更低。所以見到對眼的合適的投資人,出價又在你心裡底線的價格之上,就把他的錢給收了。有錢總是好的。有錢在冬天裡就能夠活得更長。

第三個找準一個方向,打磨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我覺得這個也是非常重要。不要徘徊,這個時候更加要專注,不要同時做幾件事情,專注做好一件事情,做好一個產品,做好一個服務。在這個冬天裡面也是非常非常重要。

吳世春 梅花創投 創始合夥人

第一要更加務實,更加務實地去尋找有用戶需求的,有剛需高頻的創業機會。第二就是在所謂的寒冬中更加精益地創業,現在燒錢模式已經啊不被市場和機構看好了,所以更要尋找精益的創業模型。中國這麼大一個經濟體,還存在大量的創新機會,我認為未來十年還是中國創業者的黃金十年。

楊向陽 源政投資董事長

我一直遵循的一個原則,也跟大家去共勉:我是一個本質論者。也就是說不管是做投資和創業其實都是跟企業相關聯的,其實就是說我們不管是創什麼樣的業,其實就是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所謂商業的本質就是你針對某一個市場、針對你自己的客戶,能夠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第二這個企業一定要賺錢,並且能夠持續不斷地賺錢,這才是一個好的企業。

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

如果說給創業者三條建議的話,就是來真格、找我,萬一我不在找王老師(王強)。

周凌霏 啟明創投執行董事

首先有錢就拿、多拿錢過寒冬,儲備糧食。有可能今年你是想融1000萬,但是我會建議你拿1500萬。

第二可能尾部的一些企業會在寒冬中活不下去,所以反而流量在明年會便宜下來。如果這個時候儲備了大量彈藥的公司,就有可能在明年以相對比較低的價格儲備大量的流量,其實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就有可能是一個翻身年,就有可能走出低谷,或者有可能在這個時候成為超越所有公司的企業。

往年我們可能會說80%,20%的企業融了80%的錢。但是現在10%、5%的企業融到市場90%到95%的錢。

曹國熊 普華資本董事長;頭頭是道基金創始人

創業公司過冬要做好兩方面,第一是要很好的看住自己的現金流,因為明年的經濟環境還是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仍要做好繼續迎來冬天、持續過冬的打算。第二要永遠都對自己充滿信心,但這個過程中除了自信之外,創業者還要細細盤點自己的“糧草”,做到精打細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