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我國在新疆獲重大油田發現,單井日產原油高達1200多方!

1月6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下組合勘探獲得重大突破,位於新疆烏蘇市境內的風險探井—高探1井喜獲高產油氣流,

日產原油1213立方米、天然氣32.17萬立方米,井口壓力32.4兆帕。

高探1井的重大突破,是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證實了準噶爾盆地南緣前陸大型油氣富集區,勘探潛力巨大。目前新疆油田已落實下組合大構造21個、面積1800平方千米,後續勘探前景廣闊。

剛剛,我國在新疆獲重大油田發現,單井日產原油高達1200多方!


剛剛,我國在新疆獲重大油田發現,單井日產原油高達1200多方!


◆◆◆

悠久歷史鑄就新疆油田輝煌業績


新疆油田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地區分公司,總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是伴隨克拉瑪依油田的勘探開發逐漸發展起來的。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1955年交中方獨資經營,1956年改稱新疆石油管理局。

2000年,新疆油田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與新疆石油管理局分開分立,獨立運作。2007年末,又與新疆石油管理局一體化重組整合。公司現有員工約4.5萬人,資產規模1330億元。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1號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宣告了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從此揭開了新中國新疆石油工業發展的序幕。1960年,原油產量達到166萬噸,佔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40%,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

新疆油田公司目前主要勘探開發領域準噶爾盆地,油氣總資源量107億噸,其中石油86.8億噸,天然氣2.5萬億立方米。

隨著油田的不斷髮展壯大,勘探開發的範圍從盆地西北緣逐步擴展到了全準噶爾盆地乃至整個北疆地區。

先後開發建設了克拉瑪依、彩南、石西、石南、莫北、陸梁以及呼圖壁、盆5、瑪河、克拉美麗等32個油氣田。2002年,原油年產突破1000萬噸,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並連續穩產至今。

2018年新疆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147萬噸、天然氣29.1億立方米,原油和天然氣分別超考核目標10萬噸和2.1億立方米,連續4年實現油氣產量“雙超”,連續17年原油年產達千萬噸以上。

◆◆◆

跳出斷裂帶走向凹陷區實現重大突破


準噶爾盆地經過半個世紀開發,作為新疆油田的主力產區,位於斷裂帶克拉瑪依油田面臨儲量不足的困境,2005年中石油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經過十年持續攻關,跳出斷裂帶走向凹陷區,發現了全球最大礫岩油田—瑪湖大油區,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克拉瑪依油田。

取得了四項創新與突破

1、首次揭示了鹼湖烴源巖成熟-高熟雙峰式高效生油規律,資源量同比提高53%。首次在下二疊統鹼湖優質烴源巖中發現了獨特的綠藻門和藍細菌母質,其生油能力兩倍於傳統湖相烴源巖,且可生成稀缺環烷基原油,重新評價,石油資源量從30.5億噸提高到46.7億噸,為重上瑪湖凹陷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

2、首次建立了凹陷區大型退覆式淺水扇三角洲礫岩沉積新模式,開闢了有效勘探面積6800平方千米。突破了礫岩沿盆緣分佈的傳統觀念,首次發現在山高源足、穩定水系、盆大水淺、持續湖侵背景下凹陷區可發育大型退覆式淺水扇三角洲,前緣相貧泥礫岩呈廣覆式分佈,有效儲層埋深可延伸至5000米以深,改變了3500米“死亡線”的傳統認識。

3、創立了凹陷區源上礫岩大油區成藏模式,指導了10億噸瑪湖油田的發現。突破了源儲一體才能大面積成藏的認識,重建構造模型發現了密如蛛網的高角度隱蔽通源斷裂,使深層鹼湖源巖生成的油氣垂向跨層運移2000~4000米至三疊系,前緣相礫岩在頂、底板泥岩與側向平原相緻密礫岩立體封堵下大面積成藏,指導了勘探部署由單個巖性圈閉轉向整個有利相帶,探井成功率由35%提高到63%,支撐了瑪湖凹陷的持續發現。

4、攻克了低滲礫岩勘探三大技術瓶頸,實現了規模儲量有效動用。創新扇體刻畫與疊前甜點預測、粘土含量核磁測井定量表徵和細分割體積壓裂增產三項礫岩勘探技術,單井產量提高7倍,成本降低35%,實現了規模儲量整體動用,預計建產1025萬噸,近期已新建產能138萬噸。

剛剛,我國在新疆獲重大油田發現,單井日產原油高達1200多方!


瑪湖大油區的發現新增石油儲量12.2億噸,其中探明5億噸。近三年新增利潤128億元,上繳稅費53億元。瑪湖十億噸大油區的發現,不僅保障了我國航天和軍工急需油品持續供給,還將有力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新疆加快建成全國最大油氣生產基地和中亞能源供應走廊。

據瞭解,由新疆油田申報的“凹陷區礫岩油藏勘探理論技術與瑪湖特大型油田發現”已經通過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初評。

與此同時,新疆油田還在吉木薩爾地區勘探上獲得重大突破。目前初步確定的頁岩油儲量達10億噸以上。

為加快增儲上產步伐,今年中國石油專門成立準噶爾盆地瑪湖和吉木薩爾地區勘探開發建設現場指揮部,集中優勢力量,加快兩個地區勘探開發進程。去年11月12日,瑪湖015井喜獲高產,進一步堅定了在瑪湖地區中淺層尋找高效油藏的信心和決心。目前在瑪湖地區中淺層已累獲工業油氣流35井39層,其中2018年新獲工業油氣流12井14層,油藏埋深淺、單井產量高,展現效益開發良好前景。

瑪湖1井區下烏爾禾組石油勘探、沙灣凹陷沙探1井突破均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2018年油氣重大發現一等獎,紅車斷裂帶車排子地區石炭系勘探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2018年油氣重大發現二等獎

◆◆◆

盆地南緣獲突破,再現油氣大場面


準噶爾盆地南緣作為幾代石油地質家高度關注、堅持探索的重大勘探領域,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儲蓋組合匹配良好,沿天山北麓發育長達400千米的大型背斜構造帶,具備形成世界級前陸盆地大油氣田的地質條件

但自獨山子油田發現後,因地表條件惡劣、地下構造複雜,經歷重重困難,歷程一波三折,勘探進展始終難遂人願、難以找準突破口。2008年中部成藏組合的瑪河氣田發現後,新疆油田科研人員以尋找大中型氣藏為目標,圍繞下部成藏組合持續開展研究探索,特別是2011年以來持續加大以寬線二維、高密度三維為代表的地震成像技術攻關,系統開展資源潛力評價、構造機理研究、規模儲層分佈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在整體研究評價的基礎上,優選高泉構造帶作為下組合勘探的突破口。

2017年以“系統研究、整體準備、重點突破”部署思路為指導,進一步深化構造、沉積、儲層、成藏等基礎研究,明確了高泉構造帶圈、源、儲匹配,具備形成大中型油氣田的地質條件,並於2018年初部署上鑽了風險探井—高探1井,終獲重大突破

本次重大突破是新疆油田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大力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保障能源安全重要指示精神,持續加大新區新領域勘探力度,鍥而不捨尋找油氣新發現、大發現取得的又一項重大成果。作為中國石油新疆地區油氣當量5000萬噸上產工程的主力軍,新疆油田近年來油氣勘探成果豐碩、增儲上產效果顯著,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新疆地區穩定發展、實現中石油集團公司國內原油1億噸有效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新疆油田將進一步加大南緣下組合勘探力度,加快實現南緣整體突破,形成新的戰略接替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