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著名的三大戰役,分別是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和夷陵之戰。其中,夷陵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東吳以少數兵力擊敗強大敵軍的典型戰役,而官渡之戰則是曹操以少數兵力擊敗敵軍的典型戰役。我們看,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吳國依靠著長江天塹都能以少勝強,那為何在最後的滅吳之戰卻一敗塗地呢?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長江天塹

我們先看一下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是怎樣的,而後再和滅吳之戰進行對比,看看原因為何。赤壁之戰發生在三國的前期,是北方的曹操集團發動的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當時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奪得了袁紹的地盤,實力成為了北方最大的諸侯。曹操為了一統天下,於公元208年揮兵南下,當時荊州劉表恰巧病死,其兒子劉琮率領眾將投降了。在荊州的劉備得到消息慌忙撤退,在長坂坡被曹操率領精銳部隊虎豹騎擊敗,逃到了夏口。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曹操發動赤壁之戰

到了夏口後,諸葛亮便去了東吳,促成了孫劉聯盟,兩家一起共同抵抗曹操。孫權派出了名將周瑜前來抵抗曹操,率軍三萬前往迎敵。而曹操的軍隊人數是二十萬,號稱八十萬,在洞庭湖操練水軍。由於人數太多,曹操軍中發生了嚴重的瘟疫,但是曹操仍然不撤退。就這樣,吳將黃蓋使出詐降計,周瑜用火攻,一舉將曹操擊敗。這場戰役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周瑜在赤壁大破曹軍

再看一下夷陵之戰,夷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后對吳國發動的一場大國模戰役。劉備為什麼攻擊吳國呢?就是因為吳國趁著關羽北伐的時候偷襲了關羽的後方荊州,使得關羽兵敗被殺。關羽死後,張飛接著就被手下叛將刺殺了,而這個叛將也逃到了江東。劉備為此十分記恨東吳,在稱帝后不久就開始集結大軍,進攻東吳,雖然眾將都在勸說劉備不要伐吳,但是劉備卻置之不理。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劉備集結大軍發動夷陵之戰

由於川蜀地處長江的上游,而東吳處在下游,蜀國軍隊在前期所向披靡,一直攻擊到了夷陵。在夷陵,劉備軍遭到了陸遜軍的強力抵抗,不能前進,再此對峙了六個月之久,到了盛夏。由於南方的天氣比較熱,劉備便下令軍隊到樹林中安營紮寨,這下被陸遜找到了機會,一把火燒到了劉備軍隊的連營,使得劉備一敗塗地。這次戰役,使得蜀國國力遭到重創,三國的局面也逐漸穩定起來。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陸遜在夷陵大破劉備軍隊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滅吳之戰。當時蜀國已經被滅掉,整個吳國的上游完全掌握在魏國手裡,為了防止晉軍順流而下,吳國皇帝孫皓決定在長江上用大鐵鏈阻斷航路。但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用,孫皓當政時期,荒淫無道,不理政事,國家經濟已經接近崩潰。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軍無戰心,人人都覺得吳國要滅亡,軍隊雖然人數較多但是多是強行徵的兵,沒有戰心。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鐵鏈阻斷航路 圖取其意

在晉軍來襲時,孫皓派出的軍隊主動出擊,渡過長江找晉軍決戰,以求一擊必勝。但是事情遠非想象的那麼簡單,吳軍被晉軍打的大敗,軍隊非死即傷。這樣一來,吳國的士氣就更加低落了,低落到什麼程度呢?一觸即潰,只要和晉軍打仗,吳國的軍隊一般都會逃跑。本來白天營寨滿滿的都是人,但是晚上睡一覺,第二天人就剩一半了,第三天就基本沒人了。這樣晉軍直接進攻到了吳國的都城,吳國皇帝孫皓出城投降。

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都能以弱勝強,為什麼滅吳之戰卻敗了

晉滅吳之戰

我們看,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吳國之所以能勝是因為有著賢明的君主,懂得怎樣用人。而周瑜和陸遜兩人也都十分厲害,帶領的軍隊戰鬥力也強,靠著長江天塹,吳國完全能夠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但是滅吳之戰不一樣,當時的吳國皇帝孫皓仗著有長江天塹整天吃喝玩樂,國家政事都被荒廢了。當初三國鼎立時三方可以相互制約,但是這次就僅剩下吳國和魏國的決戰了,但即使這樣,孫皓照樣不放在心上。最終的結果就是眾將人人自危,都覺得吳國的滅亡是早晚的事,打起仗來當然也沒有什麼戰鬥力,所以吳國就被輕鬆滅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