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對話|俄戰略問題專家:中美俄大三角關係“不等邊”

中國、美國和俄羅斯是當今國際政治中最具地緣政治影響力的三個大國。有學者認為,相較於冷戰時期中國力量薄弱而形成的中美蘇三角關係,現在的中美俄關係更加凸顯三角關係的格局。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長瓦列裡·加爾布佐夫、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亞太地區的俄羅斯”項目負責人亞歷山大·加布耶夫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分享了他們眼中的中美俄關係呈現出的新的發展態勢。

《參考消息》:2018年下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原計劃在巴黎以及阿根廷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期間舉行的會晤都未能實現。從長遠看,“普特會”一再流產是否會導致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未來將如何發展?

加爾布佐夫:這不是積極的一步。取消會晤這一事實證明,俄美關係正變得越來越差。我個人對俄美關係可能改善不抱有希望。更何況,在2018年7月份的赫爾辛基會晤後,俄美關係沒有變好反而更差。特朗普一直處於批評的火力之下,邁出任何一步去迎合普京或向其行屈膝禮在美國內部都遭到批評。

加布耶夫:我認為,“普特會”取消未必將導致俄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缺少最高層接觸不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此前進行的所有接觸,由於特朗普在掌控記者會和回答記者提問方面表現非常糟糕,造成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未必可以期待俄美關係會有什麼改善。俄美軍人之間有交流機制,可以保證避免發生最壞事件。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和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外長拉夫羅夫層級上一直在對話。美國製裁的不斷實施與“普特會”關聯度不大,更多的是與特別檢察官米勒的“通俄門”調查有關。這是完全不同的獨立的進程。

锐参考·对话|俄战略问题专家: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不等边”

瓦列裡·加爾布佐夫,俄羅斯著名美國問題專家,歷史學博士,教授;2006年起任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長,2016年起任該所所長。(資料圖片)

中美並未全球對抗

《參考消息》:從2018年以來中美關係的一系列表現看,您認為中美是否進入戰略對抗?如果是,這種對抗與美俄之間的對抗有何異同?

加爾布佐夫:美中關係的發展不同於俄美關係。美國和中國在最近20年來形成了以相互依賴和相互排斥為基礎的非常有意思的關係模式。這種模式沒有明顯表現出的對抗,足夠穩固。與貿易戰和對華指責有關的各種問題現在都限於局部,不是世界規模的悲劇,都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特朗普的調門和指責似乎達到某種不可思議的程度,但此後雙方坐了下來,進行了會談並達成了某種重要決定。

美中關係的特殊性在於其基礎是經濟關係、貿易關係和貨幣關係。與俄美關係不同,美中沒有重大的地緣政治分歧,至少今天沒有。因此,我不把美中關係定性為已經形成全球對抗的局面。存在對抗的因素,某些方面存在戰略對抗,中國被視為美國的威脅,但現在只是被當作經濟威脅。同時,美中關係的另一面也在發展,這就是美國國債方面的相互依賴。中國仍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美國聯邦政府非常多的國內計劃和對外計劃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這一切綜合發揮作用,為美中關係這艘鉅艦航行掌舵。

因此,我認為美中關係比俄美關係穩固。與俄美關係不同,美中關係是另一種關係模式。

加布耶夫:我認為,中美貿易戰被按下暫停鍵,但遠未結束。主要是美國商界對華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兩黨對華形成了新共識,認為中國不僅僅是戰略對手,還破壞美國在高技術領域領先地位的根基。因此,中美對抗將不斷加劇。

俄美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和中美關係截然不同。美國不將俄羅斯視為全球競爭對手,更不是高技術領域的競爭者。高技術領域——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電子工業決定著21世紀世界秩序中的領先地位,俄羅斯在這些領域不是活躍的玩家。美國一直炒作的俄干涉美國選舉問題、克里米亞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都不是構成真正嚴重威脅的問題。

另一方面,美國因為所謂俄干涉選舉的問題非常情緒化,因為這種事誰都未對美國做過。與俄羅斯的認知不同,美國人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的制度公正、誠實,如果有人出於惡意企圖利用這一制度,美國不可能不做回應。

至於中國,風險則大得多。中國被視為對美構成重大挑戰,美國對中國投入更多的人力、更大的關注和更為謹慎的態度。中國因其不同領域的重大技術進步對美構成威脅。美國是全球性強國,中國也向擁有全球性利益的全球性強國發展。將來這可能發展成全球性對抗。這將與冷戰期間的情況大為不同,但這將是競爭,是衝突,可能沒有意識形態基礎,但是相當嚴重的衝突。

中俄不會結盟抗美

《參考消息》:您認為中美貿易戰是否對中俄關系產生了某些影響?例如,是否進一步拉近了中俄戰略協作?

加爾布佐夫:在俄美關係惡化的背景下,俄羅斯成功發展了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中美貿易戰掌握在中美兩國手中,現在發展到白熱化程度,但他們能夠自己平息。貿易戰既不符合中國利益,也不符合美國利益。美國尤其是特朗普如此行事,是因為他們認為,極限施壓可能迫使中國讓步,這是美國的戰術。

俄中一直在密切關係,但我不認為這是拜美國貿易戰所賜。對中國來說,與俄結盟反美對其不利。對中國有利的是與美國擁有良好的正常的關係,同時與俄建立富有成果的關係。這種策略展現出效果。中國閃轉騰挪,試圖同時在兩個方向上謀利。

一種看法認為俄中聯盟將針對美國,俄可能有這樣做的誘惑,但我不認為中國會接受這種關係模式。

加布耶夫:俄中密切彼此的關係進行得有些時候了,但在中美貿易戰方面俄無論如何幫不上中國的忙。俄可能替代某些美國出口商品,但中國可以從許多國家得到幫助。中國可以從潛在的各種供貨商中選擇。俄是中國感興趣的供貨商,但只是其中一個。比如,俄無論如何沒有能力完全彌補中國大豆進口缺口,替代不了美國的高技術產品。俄在世貿組織中可以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但俄無能力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唯一的可能是,當貿易戰超出貿易的範圍,那麼與俄保持可以預測的、務實的、密切的關係符合中國的利益。俄羅斯也試圖對此加以利用。我認為,這幾年讓俄中彼此靠近的主要動力是烏克蘭東部戰爭以及美國對俄製裁。

锐参考·对话|俄战略问题专家: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不等边”

亞歷山大·加布耶夫,中文名陳寒士,莫斯科卡內基中心“亞太地區的俄羅斯”項目負責人,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政策理事會成員,研究方向為俄羅斯在亞太地區政策、中國政治思潮以及中國周邊外交。(資料圖片)

美挑撥離間難得逞

《參考消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去年10月訪問莫斯科時,曾建議俄羅斯就中國問題與美開展戰略談判。美國到底有沒有能力挑撥離間中俄關系?

加爾布佐夫:需要現實地看問題。挑撥俄中關係有何意義?任何合作和戰略伙伴關係通常都是基於某種長期利益。俄中有這種長期利益,分化這種長期利益非常困難。

但中美也有長期利益,也有長期的夥伴關係,首先是在貿易和經濟領域。中美貿易戰證明兩國存在競爭,但也表明兩大經濟體過於相互依賴、聯繫過於密切。中國存在於美國國內市場之中,美國也早就進入中國。這不是那麼輕易破除的。

加布耶夫:2018年9月,美方以中國同俄羅斯開展相關軍事合作為由,制裁中國軍方機構及負責人,但這與其說是企圖中止俄中軍事技術合作,不如說是給其他國家看,購買俄軍事技術裝備要付出某種代價。美國的目標是印度和印尼,而不是中國。但形式上是,這是對俄中關係的干涉。

我們看到,中國的銀行、中國投資者在開展對俄合作時對美國製裁和使用美元的可能性等存在不安。

《參考消息》:在您看來,俄中戰略協作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穩定性如何?俄中未來如果加強合作,著力點在哪裡?

加爾布佐夫:我認為,俄中戰略協作的基礎是經濟和貿易(俄方是石油、天然氣和武器;中方是投資)。雙邊貿易額越多,合作就會越穩固。如果將來增加文化合作與青年交流(這已經在發生),就會加大彼此的依賴。我認為,俄中合作前景廣闊。我在俄美關係中沒有看到這種情況。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事情對俄有利時,中國或者與俄投同樣的票,或者棄權。

加布耶夫:俄中關係有承重支撐,即保持邊境穩定的必要性,經濟互補性,相互學習的願望,兩國領導人相互有好感,對美國持懷疑態度等。這些為俄中關係奠定牢固基礎。但俄中領導人都不打算走得太密切、都不打算建立反西方聯盟。

我認為,俄中主要合作領域將有兩個:第一個是俄從中國進口IT和人臉識別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俄對此將表現出極大興趣;第二個是使用本幣開展貿易,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這將是非常重要的話題。

三角關係實力消長

《參考消息》:在中美俄三國關係中,相對實力現在是一個怎樣的對比?

加爾布佐夫:這的確是三角關係,不過是一個不等邊三角形。在這個三角形中各方關係不對等。

美國是全球規模的強國,動用一切力量維護自己的全球主導地位。中國是經濟強國,但還不算是世界規模的強國。中國將來可能建立主導地位。美國現在領導地位無可置疑,將依舊是領導者,而中國則是未來的世界領導者,正努力為自己的領導地位打造經濟基礎。美國需要尊重中國,進行某種讓步。

俄是核超級大國,但經濟指標無法同中國和美國相提並論。俄還有許多未利用的資源。美國製裁為俄投下重重的陰影,阻礙其向前發展。我認為,俄美中之間目前的力量對比會維持下去。

加布耶夫:美國第一,中國第二,俄羅斯第三。

美國依舊是最大經濟體,最具創新能力,擁有最強大的軍隊,有最好的大學,擁有最有活力且充滿創造性的人口。弱點是在推行長期戰略方面存在困難。

中國有巨大的增長中的經濟,有最多的人口,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但很久未經歷戰爭。

俄羅斯經濟停滯,但國庫中的錢足以購買居民的忠誠,某些武器裝備、某些人工智能武器領先世界。軍隊儘管不是人數最多,但具有實戰經驗。俄還是同美國一樣的核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