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消息?門口便利店 新增賣藥業務

提起便利店首先想到的是關東煮、特色甜品、現磨咖啡……對於很多資深便利店愛好者來說,提起某一品牌的便利店立刻就能說出店裡相應的"網紅"產品,而這正是便利店打出的"個性牌"。 而若是買藥呢,一般都是去連鎖藥店,那麼如果在便利店也可以買藥呢?有人說,不行吧!藥店不是需要專門的營業執照麼? 日前,北京市商務委員會等7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了19條創新舉措,為便利店發展"開綠燈"。此舉也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北京便利店的春天來了"。

重大利好消息?門口便利店 新增賣藥業務

《措施》中,"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的說明,受到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允許便利店賣藥"廣受關注的背後,是消費者對便利店便民功能升級擴容的期待。而隨著北京便利店發展按下"快進鍵",整個行業的競爭也會趨於激烈,供應鏈能力、營運團隊的執行力、後臺的信息化水平是贏得這場"戰爭"的關鍵。 在為便利店發展"鬆綁"的若干措施中,第13條"改進食品藥品經營限制" "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的可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因為放開了便利店在藥品經營上的限制而備受期待。 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藥(OTC)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

重大利好消息?門口便利店 新增賣藥業務

而在非處方藥中又分甲類和乙類,藥品標識的顏色分別為紅底白字和綠底白字。其中,乙類非處方藥相對安全性更高,如板藍根顆粒、四季感冒片等。這意味著,在北京,今後消費者遇到傷風感冒、頭疼胃痛這樣的小病,出門找家便利店就能買到所需藥品。北京發改委這一次的舉措,又在利民,便民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也許還會間接控制OTC的藥品價格,真正讓普通民眾受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