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改革開放40年」瞧,這是他們晒出的幸福賬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奮鬥目標,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連日來,各地群眾紛紛來信來電,通過講述自己及身邊的故事,談發展、謝黨恩、話未來。

瞧,他們在曬什麼?

我的幸福賬

湖北大悟縣黃宏武:

“划不來”的綽號叫不響了

我是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划不來”,是我幫扶對象陽平村村民餘秀蘭的綽號,這個綽號已伴隨她30多年了。

餘秀蘭年輕時是個能人,雖不識字,但幹活肯吃苦。大隊黨支部曾考慮發展其入黨,但聽說黨員要衝鋒在前、吃苦在前,有了好處要先讓給群眾,她心裡一盤算,覺得划不來,就放棄了這一機會。餘秀蘭嫁到婆家後,家裡親人意外身故,牲畜接連死亡,她想生兒子也未能如願。“家裡的風水不好!”她覺得划不來,滿肚子的牢騷話,逢人就講。“划不來”的綽號由此而生。

原以為日子就這樣了,但一場史無前例的扶貧攻堅戰,給餘秀蘭的命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要求,村裡給她家申報了貧困戶,日子有了託底;代繳了新農合,醫療有了保障;代繳了新農保,生活有了盼頭。餘秀蘭安下心來,像總書記說的那樣,擼起袖子加油幹,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現在,喊她“划不來”的人沒了,稱她“老餘”、“蘭姐”、“蘭姑”的人多了。算算家裡的收入賬,餘秀蘭總是一臉笑容地說:“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就是最好的風水!”


我的幸福賬

陝西王某某:

服刑人的意外之福

多年前,我誤入歧途,被法院判刑。剛入獄時,年幼的女兒正在上小學,妻子離去,父母年邁,家裡的重擔都壓在了已出嫁的姐姐身上,這一切讓我十分擔憂,無法安心改造。

2013年,我收到姐姐的一封信,她說政府不僅資助了孩子上學,還將我們家列為貧困戶,每個月都有補助。2014年,姐姐又給我寫信,說老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政府給農民也發了養老金,父母每個月都能領到。我忍不住流下眼淚,內心充滿了悔恨,我對不起政府,對不起家人,想想真是無地自容。我只想踏實改造,將來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由於表現良好,我於近期被提前釋放,獲得了新生。回到家,看到一戶戶土坯房被改建成樓房,鄉親們的幸福感直線上升。女兒也很爭氣,已經考上了大學,立志要為教育事業做貢獻。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有千言萬語想跟總書記講,希望總書記能收到我真誠的感謝與祝福:您是我心中最尊重的人,我會時刻牢記您的話,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定為社會添磚加瓦!


我的幸福賬

新疆阿克蘇市木合塔爾·吐爾迪等:

在“幸福的果園”裡等您


「我與改革開放40年」瞧,這是他們曬出的幸福賬

32年前,我們這裡是大片的戈壁荒漠,一年中有100多天都是在沙塵中度過。只要一起風,到處是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漫天黃沙滿嘴土”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聽老人們說,從清朝末年開始,地方官員就想把沙治好,但耗費了無數錢財,也只留下幾處殘破的坎兒井,大家都說“年年植樹年年荒,年年都是老地方”。

1986年,政府決定向黃沙開戰,帶領大家不斷嘗試,終於讓荒漠有了綠色的生機和活力。黨的十八大後,我們更加註重生態林與經濟林的種植結合,不僅新增了近百萬畝的綠化面積,也使戈壁變成了“金山銀山”,荒漠變成了“搖錢樹”。現在,我們明顯感覺到家鄉的雨水多了,風沙少了,空氣更清新了。政府還引進了電子商務,我們早上從果園採摘的鮮果,幾個小時後就擺在了G20杭州峰會的會客廳,老百姓都說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總書記,您是我們億萬農民的主心骨、貼心人,是您讓我們的日子像阿克蘇紅棗一樣越來越紅火,像阿克蘇冰糖心蘋果一樣越來越甜蜜,我們衷心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並在“幸福的果園”裡等您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