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在改革開放中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评论」在改革开放中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评论」在改革开放中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華秋實。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改革開放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意義和重大作用,深情回顧我們黨帶領人民風雨同舟、奮勇搏擊的非凡歷程,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為我們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注入了堅定信心和強大動力。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於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開創,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

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我國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40年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偉大覺醒、偉大革命,是關鍵抉擇、活力之源、重要法寶,是必由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我們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蹟、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獨立自主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毛澤東強調,我們的方針要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點上。鄧小平指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的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我們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不移走億萬中國人民自主選擇的路。我們虛心學習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更不會接受任何外國指手畫腳的說教。

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共產主義是我們黨的遠大理想。沒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改革的目的是要真正把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發揮出來。改什麼、怎麼改、改得怎麼樣,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40年來,正是由於堅持正確方向,改革開放才贏得了億萬人民的衷心擁護,使科學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越走越寬廣,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展現出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提煉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

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髮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

這“九個必須堅持”,是對40年改革開放規律性認識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提供了系統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是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理論勇氣、實踐勇氣實行改革開放,經過艱辛探索,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帶領全國人民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回首過去的4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開創到堅持和發展,再到進入新時代,離開黨的領導每一步都是不可設想的。在新時代,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新的偉大社會革命推向前進,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人民的要求。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團結統一和創造活力,不斷增強黨的執政本領,不斷提高管黨治黨水平,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不斷跋山涉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為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里程碑而不懈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