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每天練10小時,“00後”國賽金牌選手是這樣拼出來的——心中有把尺 佈線誤差不超5釐米

《扬子晚报》每天练10小时,“00后”国赛金牌选手是这样拼出来的——心中有把尺 布线误差不超5厘米

獲獎選手及指導教師合影(從左至右:陳育中、陳宇輝、周洋、楊陽)。

《扬子晚报》每天练10小时,“00后”国赛金牌选手是这样拼出来的——心中有把尺 布线误差不超5厘米

陳宇輝(右)和指導老師一起進行電路檢測。

在今年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建築智能化系統安裝與調試比賽的賽場上,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建築智能化專業2016級學生陳宇輝及搭檔斬獲高分,為學校又掙得一枚國賽金牌。從一名普通的中職學生到人人羨慕的金牌選手,陳宇輝用他的經歷證明了“00後”敢挑戰、肯吃苦,經過奮鬥,成長為技能高手的勵志故事。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李晨

決賽現場挑戰“PM2.5環境監測”

陳宇輝和搭檔周洋代表江蘇省隊到青島參加今年建築智能化系統安裝與調試項目國賽。與他們同臺競技的是經過層層選拔,來自全國各地67支代表隊的134名技能高手。

在四小時的比賽中,選手要完成門禁及室內安防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周界防範系統、巡更系統、建築環境監控系統和DDC照明控制系統7個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比賽任務量很大。比如防盜報警系統,我們拿到的任務書有文字介紹和立體圖說明,要按照要求把探測器安裝連接到不同的防區,調試功能,保持美觀,賽後清理線路,哪怕一個小的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的得分。”

今年比賽增加環境監測這個新項目。“我們把設備線路接好通電後,在電腦上配置路由器的網址,再用平板電腦連接路由器,發射信號,用以測試室內PM2.5的數值。”陳宇輝說,得知有這個項目的時候,距離決賽還有3個月,訓練時間非常緊張,只能儘量排除外界的干擾,全身心投入比賽。他跟記者開玩笑,“打遊戲放鬆?那是不可能的!”

競爭相當激烈,最終有7支隊伍獲得了一等獎。當陳宇輝和小夥伴站上領獎臺,那一刻榮光凝聚著背後的汗水。把一項技能練到極致,這其中折射出來的“工匠精神”已經超越了金牌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集訓卡殼時曾靠“剪電線”排解壓力

備賽期間,“白+黑”、“5+2”的訓練模式可以稱得上是常態。陳宇輝和搭檔周洋每天必到學校的實訓室,跟上班一樣,一呆就是10小時。實訓室裡網孔板密佈。在網孔板穿管、佈線是安裝設備、調試功能、編寫程序這些環節之前最基礎、也是最枯燥的工作。集訓時,陳宇輝不少次因為線路在PVC管裡打結感到十分沮喪,甚至想到過放棄。

“那時候的心情就是很煩、很躁,大腦不斷轉換的只有兩個詞,放棄和堅持。”有一天,陳宇輝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實在沒有頭緒,他乾脆一剪刀把線路剪了。“第二天重新佈線,思路反而清晰。”陳宇輝坦言,雖然有時會感覺訓練很枯燥,很寂寞,但是想想自己應該把技能磨練好,為學校爭光,第二天就又趕來學校練習。

老師們對“剪線”從來都是默認的,因為比賽不僅考察專業能力,更對心理應變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剪電線’也是一種方式,孩子們需要排除巨大心理壓力的通道。”

陳宇輝告訴記者,佈線這項技能就靠練。“練到一定程度,心中好像有把尺子,從A點到B點需要多長的電線基本能心算出來,誤差不超過5釐米。”

國賽金牌學生已經開始“帶徒弟”

昨天,記者來到南京高等職業學校的建築智能化安裝與調試實訓室。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踩著一雙膠鞋的陳宇輝和小夥伴們忙得熱火朝天。“喂、喂,廣播室能收到203的信號嗎?”好幾位同學在陳宇輝的幫助下調試居民樓的對講設備。陳宇輝的指導教師陳育中用欣賞的眼光看著“愛徒”,“他現在已經帶徒弟了,我們學校有‘老帶新’的傳統,國賽金牌學生可以給老師當助教,為下一屆參賽學生提供指導,形成了比較好的梯隊。”

站在記者面前的陳宇輝不善言辭,但到了模擬賽場,他立馬換了一個狀態,拼勁十足。“我從小喜歡動手,尤其是對調試某一樣功能特別感興趣,完成後有一種成就感。”陳宇輝告訴記者,家裡大到電腦,小到遙控器,都被他拆過電路板。陳育中介紹說,這個專業看起來是“技術工種”,實際上對學生的數學和物理專業要求高。“學生既要熟練掌握電路的邏輯,也要精通工程造價。”

“我當初選建築智能化專業就是看中它切合市場需求。”陳宇輝告訴記者,報考高職校時就瞭解到越來越多樓宇已經走向智能化,尤其是門禁安防這塊需要大量專業的技能人才,我和家人都覺得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學校鼓勵教師將大賽納入教學內容

今年南京高職校總共獲得6塊國賽金牌,除了建築智能化,在通信與控制系統(高鐵)集成與維護、物聯網技術應用與維護、建築CAD等項目上均延續了去年的佳績。

“我們的教師都有工程實踐經驗,他們總結出單項(綜合)訓練法、拉練互動法、干擾考核法和仿真測試多種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加強技能訓練。”南京高職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全面推進一體化教學,鼓勵教師將大賽任務納入教學內容,將行業企業前沿技術和規範標準引入課堂,將集訓經驗、考核指標和評分方法應用於教學實踐。特別是通過技能節開展“雙選”活動,營造了“比、學、趕、超、幫”的集訓氛圍,一批理論好、技能高、肯鑽研的“金牌”選手和技能導師脫穎而出。

陳育中介紹說,“建築智能化專業的學生出路非常廣,可以繼續升入本科院校學習,也可以進企業工作,以往還有不少學生自主創業。”

記者瞭解到,這些技能高手們經過學歷提升後,還有可能考取教師編制進入職業院校當老師。比如南京高職校就已經錄取了3名這樣的學生進入學校的教師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