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4岁”,心里最荒的时候!



“我今年24岁”,心里最荒的时候!

一、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接到大伟电话的时候,我刚加完班。空荡的末班地铁上,很清楚地听到电话那端带着沙哑的哭腔。

进公司已两年,大伟因为工作上的一个小疏忽,一下子就被罚了近两千块钱。

新制定的规矩让他很是反感:“又不完全是我的错,一下子罚这么多,还让不让人活?”

原本打算辞职,换家“有人性”的公司,却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他母亲查出了乳腺癌,要手术,还要后续治疗,最重要的是,需要钱。

没来得及抱怨,他像孙子一样滚回去上班。

你知道吗?我妈这会儿在做手术。我没有回家,请假一天,要扣三百多块。反正回去帮不上忙,不如多挣点钱,对吧?也不敢给我爸打电话,他肯定更急。

有时候想想,人生真不公平。都是20几岁,小时候一起玩的大刘,他现在是经理,我还是个销售部的小职员;还有咱们班一直倒数第三的顺子,都已经自己做生意了;记得平子么?长得那么丑,前不久结婚了,媳妇可漂亮了……

生活里,我们总喜欢和别人比,然后得到一系列精神压力。面对好事,会不停地问“为什么不是我”;对于坏事,只能痛苦的迷茫,然后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想买房,想让父母过更好的生活,想给女朋友一个家,就必须努力工作。结果,每天忙到半夜回家,收入也在上涨,可怎么都赶不上,房价上涨、父母老去的速度。

“钱”不够花,成为我们每天最大的忧虑。而这些忧虑,都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害怕收入下降,害怕自己突然得病,害怕家人出现意外,害怕给不了爱人幸福,害怕很多很多事。

总之,这些由钱引发的连锁压力,让年轻的我们,慌的一批。

“我今年24岁”,心里最荒的时候!

二、我们只是看上去过得很好

前段时间刷朋友圈,看到一个老同学发起的轻松筹。

很久没有联系,一直都是通过她的朋友圈看到她的生活状态。

女生大抵都是那样,经常发些吃的、去哪里旅游了、或者一些鸡汤热血加上自拍照。我一直都觉得,这个老同学过得有滋有味、幸福满满。

直到联系另外一个跟她关系向来不错的同学,才知道她父亲得了严重的尘肺病,需要很大一笔手术费。

而她母亲,在她小时候就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家里只剩下年老多病的奶奶,所以读完高中,她就停止了学业去打工。

父亲得病后的这几年,她更是一个人苦苦撑起了整个家。

想起朋友聊天时,大家总是相互夸赞:“xxx,你最近看起来很不错嘛!”

表面上都笑着应承,其实心里却明白,自己真实的生活,早就糟糕到不像话。

每天早出晚归,要追高峰期的公交地铁,拉着挂环,左摇右晃地赶去公司上班。

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家人口中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舒服生活,不过是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完成大把任务,学不到太多东西,还落一身办公室病的艰难日子。

即使熬夜加班完成项目,也要做好时刻顶锅的准备,毕竟好处都是上级的,错误都是自己的。

没有包吃包住的待遇,租个小房子也要犹豫再三,半夜回家还得摸摸索索地做饭,不然光吃外卖,工资又攒不下来。

生活本就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20多岁的我们,还没做好抵挡风雨的准备,就先学会把生活里的不如意藏起来。

谁不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爱着现在的状态,然后期盼着未来。

可事实却是,我们拼尽了全力,也真的远远没有,看上去过得好。

“我今年24岁”,心里最荒的时候!

三、太强很累,但不强更累

前段时间,同学群里看到安安的消息,有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诉我,安安现在已经年薪百万了。

分享成功经验时,安安说毕业之后,她去了一家培训机构做话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给人打电话,让别人来报名参加培训。

比销售员还基础的工作,每月的底薪和提成加起来,也刚刚好够她在大城市里活下去,完全满足不了自己挣钱的欲望。

“我真的穷怕了,想挣钱,想挣很多很多钱。爸妈老了,不能再让他们在工地上班,我还想留在这个城市,想有一个自己的家。”

那时候,除了工作时间完成任务之外,下班之后,她就跑去摆地摊,卖各种T恤、小饰品。

赚到了一些钱,但总是被城管追得灰头土脸。

后来在摆地摊时,她撞到了领导。到了公司,被找去单独谈话,问她愿不愿意做销售部的主管。

就这样,一步一步,她带着团队,从主管做到了经理,再到现在的校区负责人,每个月的销售额,都能过百万。

忘不了安安说的那句话:

同事总说我,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没办法,这个时代,想活得好,年轻时候就得拼命。当你足够强,你会发现,世界真的不一样。现在的那些恨呀、怨啊,不存在的。

是啊,变强很累,但不强,你一定更累。

看过这样一段话:

以前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现在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钱人”;

以前说“当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请检视内心的喜好,找寻自己的舞台”,

现在是“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

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所写的主人公维特,是一个没有目标,喜欢游荡的年轻人。

他去到一个大城市,假装艺术家,在“漂”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位叫做绿蒂的姑娘,可她已经有了男朋友,维特悲痛不已。

后来,在工作中,他又感觉约束太多,前途无望。

平日里,维特对贵族和官僚很是看不顺眼,却偏偏无可奈何。

虚耗很久之后,回到熟悉的城市中,发现自己当初心爱的女生已经结婚。…… ……

最后,这位处处不得志的迷茫少年,选择了自杀。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习得性无助”,就是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失败,或者容易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以至于最后无可救药。

我们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也可以佛系地说凡事无所谓,但那只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状态,而非值得骄傲的事。

因为那些口口声声的不屑一顾,不过是掩盖自我焦虑的圈套。

想要真正收获安全感和幸福感,那就必须走出舒适区,让自己变得优秀,让力量变得足够强大。

唯有如此,才能在一切风雨和荣耀面前,宠辱不惊。

否则,时代在抛弃我们的时候,真的连一句再见都不说。

“我今年24岁”,心里最荒的时候!

四、二十几岁,没有十年

二十多岁,是个尴尬的年纪。

想要的有很多,能做的却很少。拥有的不多,担心的不少。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不知道学什么好,学了也不知道怎么用;甚至不想学,迷茫的干着急……

在这个满是风口的时代,我们想挣大钱,担心被同龄人抛弃。我们觉得自己太过普通和渺小,担心着付出没有收获,嚷嚷着要延迟满足感。

《二十几岁,没有十年》里有这样一段话:

不是所有的路,在一开始走的是很好,就能够看到前方的灯塔。这只是我们漫长人生中的一小段夜路而已,不管黑夜再漫长,夜路总会有走完的那一天。

的确,我们很慌很迷茫,虽然它看起来很糟糕,但这就是年轻人的经历。虽然不舒服,但正是这种“精神呕吐”,才让我们觉得,也许人生因为不确定,所以更迷人。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我们今年二十来岁,慌的一批。但青春,仍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