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別人家的青春片,別人家的小鮮肉

九局發[2017]081號

文藝九局·司機小馬


“學生最重要的事,難道不是學習嗎?”

這是當我觀看青春片——尤其是國產青春片——時經常縈繞在腦海中的一個問題。自己的青春是“X年高考X年模擬”,大熒幕上別人家的青春卻是“戀愛打架飆車墮胎”,這種照搬日韓歐美類型片而導致的疏離感,是一些國產青春片被觀眾詬病的原因所在。

然而,“東方不亮東南方亮”。如今,一部來自東南亞的電影試圖讓青春迴歸校園、讓校園迴歸學習,喚起一代人關於“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集體記憶。這就是剛剛在國內上映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

《天才槍手》:別人家的青春片,別人家的小鮮肉

說到泰國電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泰國廣告片。確實,在網絡視頻剛剛興起,大家還習慣等著緩衝看視頻的年代,3到5分鐘的泰國創意廣告,正是互聯網上傳播最廣的視頻短片種類之一。泰國廣告片的亮點,不僅在於腦洞大開、演員美型、音畫精美、情感動人,更關鍵的是片中展示的同為發展中國家的泰國,其社會環境、生活習俗乃至文化思想,與中國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具有天然的親和力。

而這次以校園、考試、舞弊為題材的《天才槍手》恰恰繼承了泰國廣告片兒所有令中國觀眾喜愛的因素:將“考試作弊”拍成“諜戰俠盜片”的腦洞、95後“小鮮肉”本色出演中學生的青春靚麗、成熟的類型片剪輯,再有就是兩國學生“生活經歷”的驚人相似。

《天才槍手》:別人家的青春片,別人家的小鮮肉

無論是“橡皮傳小抄”“手勢傳答案”的把戲,還是老師私開補課班、學校收取“擇校費”的情節,乃至中學生的聯考、赴美留學考試“SAT”,諸多熟悉的元素都會讓國內觀眾會心一笑或心有慼慼,形成相當強烈的代入感。而影片改編自真實的SAT考試大型舞弊事件,更是為影片平添了賣點。加上泰國票房冠軍、美國影評網站“爛番茄”網100%好評、豆瓣評分8.4的優秀“硬指標”,隱隱然已有當年《摔跤吧爸爸》的黑馬氣質。

將“考試作弊”的青春片處理成“碟中諜”式的諜戰俠盜片,是本片的亮點之一。其中邏輯並不難懂:一場精心策劃的大型考場舞弊,本質上就是一場緊張刺激的“隱秘行動”。但是這種類型片之間的轉換,一不小心就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拍成兩頭不討好的“四不像”。

而《天才槍手》在技術上的亮點恰恰在於,把握好了“考試”與“諜戰”“盜寶”的核心相似之處:“隱秘行動”與“限定時間”。該片的80後導演納塔吾·彭皮里亞之前的代表作是驚悚片《致命倒計時》,對於驚悚類型片的“套路”得心應手,在營造“交卷時間臨近”“作弊即將敗露”的“驚悚”氛圍時顯得遊刃有餘,倒敘反轉的小“花招”也頗見心機。

《天才槍手》:別人家的青春片,別人家的小鮮肉

而80後導演、95後主演的年輕班底,對於“考場緊張感”的記憶恐怕也依舊鮮活生猛,使得該片在這一方面完成度相當高,足以激起國內年輕觀眾對“考場”“監考”“交卷”的心理陰影,身臨其境般跟著情節而腎上腺素飆升。演員們顏值演技雙在線,男女二號將“傻白富美甜”和“痞氣富二代”的人設支撐始終,男女一號則奉獻了從“書呆子”到主持幾百萬買賣的“槍手大佬”、再回到考場被抓心態爆炸的“小孩子”的精湛演技,這群95後讓人不由感慨,演技好不好和“肉鮮不鮮”真的沒有必然聯繫。

片子在情節上是有一些硬傷的,譬如作弊手法是否可行、“導演讓我沒看見我就沒看見”的生硬轉折,但是被緊鑼密鼓的剪輯和遠超預期的演技所掩蓋了。

《天才槍手》:別人家的青春片,別人家的小鮮肉

然而,在驚人腦洞和熟練技巧之外,《天才槍手》的立意恐怕才是最值得國內影人留心的地方。

因為改編自真實事件,所以該片在精神內核上,是真正從學生的真實生活裡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從文化輸出強勢國那裡生搬硬套的“別人的青春”,也不是靠幾個主創拍腦瓜想象出來的“不存在的青春”。同時,影片大膽地觸碰泰國的社會現實,讓青春片不再是浮在社會表面的一層童話泡泡,而是社會的有機部分,對泰國一些教育亂象的反思,對泰國貧富差距的刻畫,以及財富和生計對青少年三觀的塑造,頗具深度,足令觀眾唏噓。

說到“考試”,坐擁“世界第一考”——高考的中國孩子們肯定有話要說,這樣的題材卻長期處於青春片盲區,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像“青春片”這種模式固化較為嚴重的類型片,正需要這種告別膚淺的模式化、在深度廣度上更進一步的“破局”影片;而在文化輸出領域,也正需要這樣的“破局者”才能實現彎道超車。近些年來,在青春、親情、勵志等題材類型上,亞洲歐洲電影頻頻發力,部分影片已經在面對電影工業發達的好萊塢時處於“局部領先”。中國青春片的突破點在哪?《天才槍手》的答案我們或許可以細細看一看。


圖片選自網絡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