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2018年互聯網界什麼最火爆?短視頻成為很多人的答案。用快手記錄生活已逐漸成為年輕人崇尚的一種生活方式。翻看用戶們的早期作品,會發現很多用戶發佈的第一條短視頻大都沒自己什麼事,但越往後翻看,就越能看到老鐵們強烈的表現欲。

“感謝快手”、“感謝官方”、“感謝平臺”,不知是誰起的頭,快手老鐵們跟約定好了一樣,隨機打開幾個快手主頁,會發現每五個用戶即有兩個在個人簡中明確表達對平臺的感恩。

從邊緣試探到重度使用,從冷漠旁觀到明確感恩,是什麼讓用戶行為產生了如此大的轉變?

從萌芽到成型的老鐵經濟

蔣金春(快手名:山村裡的味道;ID:scvd8888)兩年前的第一條快手作品,是以照片的形式分享出山中的景物,樹上誘人的菌類和愜意的竹林照片吸引了許多網友,“這是哪兒啊?”、“蘑菇能吃嗎?”好奇的網友向他拋來問題,蔣金春就在後續作品中分享出更多的山中生活。

偶爾採摘下應季的山貨,就把大快朵頤的視頻分享給網友,這可給把網友們饞壞了。“產量大嗎,我也想吃點,看你吃的也太香了”、“你可不能吃獨食,也賣我們點唄。”山中的商機,在蔣金春和網友們逐漸熟悉的過程中萌生了。


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不止是山貨或自家產業,傳統手藝人在快手也找到傳承文化的方式。泥塑是我國一門古老民間藝術,把泥巴陶土塑造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快手用戶“陶畫緣創意泥人”(ID:taohuayuan3881)就掌握著這門民間手藝,他將麵塑貼合年輕人喜好,進行綜藝人物的寫實塑造,立體的“如花”、“民國”、“楊冪”等題材大受歡迎,不僅收穫了242萬粉絲,訂單也絡繹不絕。上億次的播放量除了帶來可觀的收益,也將泥塑文化上億次弘揚。


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快手上的交易行為往往夾雜著友情,就像陝西老喬(快手名:陝西老喬小喬父子檔快手號:Shanxilaoqiao)說的。“我們又不是買賣關係,大家在名義上是粉絲,其實那是大家信任我,我自然也得讓大家吃得舒心。”老喬是個地道的陝西大爺,通過分享美食製作積累了大量粉絲,逐漸地,越來越多的粉絲跟他要辣子、肉醬等,“逼著”老喬賣東西。但老喬和人們認知中的商家不太一樣,在沒有質量問題的情況下,不愛吃也能退。


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老鐵經濟不是起源於快手商業化進程的開啟,而是萌芽在分享生活的每一次交流中,情感熟絡與物質需求的化學反應中。

從懵懂到覺醒的老鐵價值


除了山貨、特產通過短視頻“無縫銜接”外,許多老鐵在普通的生活中,發現了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個人價值。快手上有許多專拍搞笑段子的小團隊,而“搞笑”的“四平吳先生”(快手號:wuxiansheng1007)拍攝短視頻作品的初衷是傳播普法知識,結果意外發展了自己的喜劇天賦。

網友們看後直呼:“這才是真正的段子,正能量走起來”,“太喜歡你們的段子了!寓教於樂!回味無窮!”,“四平吳先生”的搞笑普法段子在快手上好評如潮。截至目前,“四平吳先生”團隊在快手上共發佈了超過20個原創段子,基本上每個搞笑段子的視頻播放量都超過了一百萬,積累了110餘萬個粉絲。把搞笑和普法結合在一起,接地氣,自然也有人氣,“追劇”的網友們看後“許願”:“希望能把這種‘普法’進行到底”。


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除了拍段子式的新式娛樂,許多在社會上為生計發愁的殘障人士,也在快手平臺找到了個人的光亮。2013年6月,陳延猛(快手名:輪椅戰士;ID:568396029)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車禍中,他的脊髓受到損傷,導致雙下肢癱瘓,失去了行走能力。但他沒向生活低頭,先後製作了輪椅轉移站立架、輪椅自主站立器、槓桿手腳聯動輪椅、截癱仰臥起立健身床、支具等7套肢體輔助器,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自理能力。

而且,他還把自己製作、使用肢體輔助工具鍛鍊以及下地幹活的過程錄製成視頻,發佈到快手上,許多有需要的朋友看到後,紛紛希望陳延猛的巧手也能為自己定製一套。他曾彷徨過,抱怨過,但最終在老鐵們的讚許下走出了心理陰影。如今陳延猛的“手造”不僅幫助了自己,還收穫了很多朋友和訂單。


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生計面前,人們需要金錢,也需要更多的知識。山西太原有一名輪椅上的英語教師,他叫胡彥鋒(快手名:胡老師英語直播間;ID:745268668),通過快手平臺直播授課,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快手平臺上,胡老師有數萬粉絲,許多“學生”會固定打卡聽課。而今的他,在獲得他人肯定的同時,也常獲得學生們表達敬意的“束脩”。隨著像胡老師這樣進行知識分享的用戶越來越多,快手科技順勢在快手社區內搭建了知識付費平臺——“快手課堂”,讓不同行業、掌握不同知識和技能的人獲得屬於自己的“講臺”和“舞臺”。


快手老鐵經濟是如何形成的?


定義並發展老鐵新價值

在用戶的記錄和分享下,老家不值錢的土貨農產成了暢銷貨,娛樂有了更深層的新含義,公益有了點對點的透明通道,知識有了發揮更大價值的途徑。

在老鐵們不斷記錄分享並伴隨新發現的同時,快手平臺也通過數據洞察到老鐵社區的發展進程。12月20日,快手電商在北京發佈“麥田計劃”,推出升級改版後的“快手小店”和全新的“電商服務市場” ,將以“新國貨、新農商、新公益、新娛樂、新匠人、新課堂”六大方向作為快手電商發展重點。快手創始人程一笑對快手電商的要求是——做老鐵喜歡的電商。他希望在達人和用戶之間創造更好的連接,打造出一個溫暖的購物體驗。

在快手上,很多商品天然更適合用短視頻或直播來展示,比如各種好吃的土特產,用戶看見鮮活的果子從長在樹上到摘下來,再到放在盤裡,直至最終在鍋裡做成成品。全方面的場景展示會極大激發他們的購買慾。

在傳統零售和電商的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往往直奔“貨”去,通過搜索達成購買行為。而在快手電商中,“人”不僅是基於買賣關係的消費者,更是基於社交而產生的粘性“用戶”,賣家也從單純的銷售員,變成朋友一樣的帶貨達人。

發現、挖掘並定義、發展內容老鐵們的新價值。這大概就是老鐵們紛紛“感謝快手”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