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常言道:

川蜀的兔,廣東的鼠,京城的豬相競變滷煮。

德州扒雞,盱眙龍蝦,揚州城的老鵝叫呱呱。

羊不入蒙,犬不出關,象牙蚌翻船在亞龍灣。

驢慎遊冀,閩慎往粵,陽澄湖的螃蟹淚欲滴。

為蟲憚滇,為鴨忌寧,兩歲半的潮牛是一景。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吃螃蟹的大好時機,而說起螃蟹,就不得不說螃蟹中的大牌——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產於蘇州陽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十肢矯健,置於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

名氣大了,買的人自然會多。

根據公告今年陽澄湖大閘蟹上市時間會略有延遲,開捕時間定在9月21日。相比於2017年,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產量也會略有下降,預計在1200噸左右,也就是說今年一共大約只有700萬隻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

但實際上9月20日,蘇州市陽澄湖中央的大閘蟹養殖區域。當日還未開湖捕蟹,但周邊市場上已開始售賣貼牌的"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陽澄湖大閘蟹頻發的造假事件中,竟然名目壯膽的出現了官方的影子!

大到身為陽澄湖大閘蟹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的大企業,小到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聲稱自產自銷的農家樂,甚至承包了蟹塘的蟹農,都參與到了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利益鏈中。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9月17日,蘇州市陽澄湖鎮消涇村附近,包裝店就已經出售整袋的陽澄防偽蟹扣。作為識別真假大閘蟹最重要的標識,防偽蟹扣為何能提前流入市場,這其中是否有著某些不可告人的貓膩?值得深思。

在官方參與造假的同時,在北京的家樂福、沃爾瑪等多家大型超市,皆被發現所售陽澄湖大閘蟹多為假冒。探訪的十多家超市和專賣店,有的銷售人員根據客戶所需拿出防偽標籤,甚至教給準備送禮的客戶各種說辭。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實際上,早期陽澄湖大閘蟹已經形成中國大閘蟹的原產地域品牌,其他產區的大閘蟹質量雖與陽澄湖大閘蟹差距不大,但在政府牽頭、行業協會統籌、蟹農的品牌意識等多方面還存在不足,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品牌效應。

但隨著陽澄湖大閘蟹不斷消耗自身品牌,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屢次欺騙消費者,導致近些年來陽澄湖大閘蟹不復曾經威名。

現如今,市場上大閘蟹的品牌正呈多地化趨勢發展。太湖大閘蟹入市的同時,洪澤湖、固城湖等湖區也於近期相繼開湖。據洪澤湖大閘蟹協會介紹,今年洪澤湖大閘蟹養殖面積在8.5萬畝左右,預計產量在7000噸,預估收益增長20%。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在部分產品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產區品牌的同時,消費端已出現消費大閘蟹的"去陽澄湖化"趨勢。部分消費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購買大閘蟹以自己家庭消費居多,所以注重螃蟹品質與性價比,至於是否為陽澄湖品牌,並不過分追求。此外,也有消費者表示,身邊親友很難辨別大閘蟹產地,他們認為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的螃蟹與市面上品質較好的其他產地大閘蟹並沒有太大區別,而這也是陽澄湖大閘蟹造假的後果。

市場監管的不力乃至陽澄湖大閘蟹本身的市場管理者都出現造假行為,一味的消耗品牌,總有一天陽澄湖大閘蟹將失去它"蟹皇"的地位。

那麼作為消費者,在貼牌不可信的時候,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判斷是否為陽澄湖大閘蟹。

首先看外貌,"青背,白肚,黃毛,金爪"必不可少。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陽澄湖大閘蟹的蟹殼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澤青背上像塗上一層明油,粗看近似灰色,細看水晶燈,灰中帶青,青而發亮;肚殼一般都是白色的,白得不同尋常,它白中帶青,有光澤,給人晶瑩潔白的感覺;蟹爪近似上等菸絲的金黃色,故又名金爪;兩螯八腿上的茸毛都是金黃色的,且長達3-4釐米。

其次賣真蟹的必要條件是有『圍網養殖證明』,或者其他類似的證件。這些是最有說服力的憑證。

最後看時間,9月之前就敢說賣陽澄湖蟹的,99.9%是賣假蟹。陽澄湖湖深,雨水多,大閘蟹成熟晚,一般九月上旬左右陽澄湖大閘蟹基本上是沒法快遞的,快遞的話死亡率會很高,真正上市都是九月中後期。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事件頻發,如何分辨“真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