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祕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通高71米,看起來非常雄偉壯觀。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整座大佛呈現出彌勒佛坐姿,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每年都有眾多的遊客來到大佛前參觀。參拜。其實,樂山大佛不止是雄偉,它的頭部還隱藏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你知道佛頭的尺寸麼?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頭高 14.7 米,頭寬 10 米,髮髻 1021 個,耳長 7 米,鼻長 5.6 米,眉長 5.6 米,嘴巴和眼長 3.3 米,頸高 3 米,肩寬 24 米,手指長 8.3 米,從膝蓋到腳背 28 米,腳背寬 8.5 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你知道佛的螺髻有多少個麼?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大佛頂上的頭髮(俗稱 " 螺髻 " ) ,共有 1021 個。這是 1962 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 5-15 毫米。1991 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 3 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 78 釐米,頂部 31.5×31.5 釐米,根部 24×24 釐米。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螺髻中暗藏玄機

這18層螺髻實際上是一套排水系統,在第 4 層、9 層、18 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從遠處看根本看不出來,設計得極其巧妙又隱而不見,再加上衣領、衣紋、正胸處的排水溝和兩耳背後靠山崖處的互通洞穴,可以讓大佛很好的排水通風,防止侵蝕風化。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而且,大佛的耳朵不是用原巖鑿成的,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的,隆起的鼻樑也是用木頭襯的,外部塗抹了錘灰。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衣領和衣紋皺摺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 9.15 米、寬 1.26 米、高 3.38 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 16 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 16.5 米、寬 0.95 米、高 1.35 米,左洞深 8.1 米、寬 0.95 米、高 1.1 米。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在大佛的一次維修中,維修公認從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一處深約25釐米的窟窿,掏出許多破碎物,經過仔細檢驗,正是腐朽的木泥。這說明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記載 " 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 ",是真實的。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由此可知,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巖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你不知道的秘密:樂山大佛頭部暗藏玄機


這些秘密,大家是不是都不知道呢?如果有機會參觀樂山大佛,可要好好觀察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