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文:知乎@古強、微博@古強-GQLegend

他的人生因為三場戰爭而改變,卻又一次次因禍得福。他痛恨數學,因為數學頻頻掛科,險些無法畢業。他幫助公司,帶領一支僅有9人的團隊,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因為實現了豐功偉業,被冊封爵士之位。他就是Mini之父,埃裡克·伊希戈尼斯。

埃裡克·伊希戈尼斯(Sir Alec Issigonis,1906-1988)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1922年秋天的一個夜晚,土耳其軍隊收復曾被希臘佔領的Smyrna(今日的Izmir,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而年僅16歲的伊希戈尼斯被家人叫醒,匆忙收拾好行囊後,加入了逃難的人群,湧向了碼頭。因為爺爺的英國籍身份,伊希戈尼斯全家也受到了英國的保護,舉家前往馬耳他。不過天有不測風雲,伊希戈尼斯的父親躲過了戰爭卻依舊沒有躲過死神的降臨,隨著父親的病逝,伊希戈尼斯和母親被送回英國倫敦。由於自幼便接受了英氏教育,伊希戈尼斯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

長大後,喜歡汽車的伊希戈尼斯報考了Battersea工學院,這所學校就是今日的University of Surrey,這所名校是盛產工科人才的搖籃,但是伊希戈尼斯卻險些沒能畢業。原因竟是他曾三次掛掉數學考試,儘管有著出色的設計才華,但是伊希戈尼斯就是學不明白數學。提到數學,他就會咬牙切齒——“數學是一切具有創造力的天才的天敵!”最後,伊希戈尼斯通過讀校外大學才得以畢業。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1930年,伊希戈尼斯以汽車工程師和設計師的身份,醉心於賽車運動,而他親自為Austin Seven賽車設計了前軸,於是他順利進入Austin公司。1935年,伊希戈尼斯入職Morris汽車公司(後來Morris和Austin兩家公司合併,變為英國汽車公司,即British Motor Company)

,負責設計懸架,但是他的上司卻發現,這個青年的設計思維十分超前,於是伊希戈尼斯便可以參與更多的項目設計。

1941年,由於遭到納粹德國的轟炸,很多英國汽車企業被迫轉型生產軍工產品。民眾需要一臺物美價廉的汽車,於是Morris公司看準商機,開始了建造廉價車的計劃,公司計劃只要戰爭結束,新車就可以生產了,而這個新車計劃被命名為“蚊子”。伊希戈尼斯設計出的Morris Minor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儘管車型售價低廉,但是它的設計卻絲毫不顯廉價,內部空間也不侷促,同時開起來的感受也不差。這為今後伊希戈尼斯設計Mini,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時光快進到1955年,伊希戈尼斯來到了英國汽車公司(British Motor Company)。話說在1955年,歐洲國家所用石油的三分之二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來輸送。而英法兩國也通過蘇伊士運河公司,依靠這條運河為自己輸送了大量的物資。然而這種坐等物資滾滾而來的好日子在1956年終止了,因為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蘇伊士運河劃歸國有,蘇伊士運河公司不再享有對運河的控制權。英法哪受得了這種氣?於是兩國拉上了對埃及早有不滿的以色列,和埃及打了一仗。埃及宣佈對敵對國家實施石油禁運,而英國就像二戰時期那樣,對本國人民實行了汽油配給制,每名車主每個月只能使用4加侖的汽油(約為18.18升)。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英國民眾迫切地需要更低油耗的車型。於是,“氣泡車”(Bubble Cars)就登場了。寶馬的Isetta就是個例子,因為配備了摩托車引擎,所以Isetta的油耗很低,不過,這種超小型汽車僅僅能夠坐下兩個人、本身毫無安全性可言、坐著一點兒都不舒服、開起來沒有勁兒而且還特別吵。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伊希戈尼斯所在的英國汽車公司原本正在進行大型、小型、超小型車型的研發,但因為時局的突變,讓董事長萊昂納德·洛德(Leonard Lord)覺得此刻的英國汽車工業確實需要轉型,但老百姓絕不需要一輛不倫不類的“氣泡車”,而是需要一輛實用的小汽車。於是,萊昂納德指派伊希戈尼斯設計一款小巧、經濟、能夠坐下四個人、坐著不難受而且還好開的小車。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伊希戈尼斯的設計草圖

於是伊希戈尼斯就從大型汽車(研發代號XC9001)研發組,轉到了超小型汽車(研發代號XC9003,後來變更成ADO15)的研發組中,當然,伊希戈尼斯本身就渴望研究小車,這回正合他心意。不過,擺在他眼前的困難不只是苛刻的設計需求,他的組員也是少得可憐。加上伊希戈尼斯本人、兩位從之前公司一起過來的老同事、兩名學工程專業的學生、四名繪圖員,全組僅有9個人,這讓研發新車變得幾乎不可能。

儘管條件不利,但最終伊希戈尼斯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那就是1960款Morris Mini Minor(同期也掛著Austin Seven這個名字在賣),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記得知乎關注“古強”,或者微博關注“古強-GQLegend”哦。)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之所以稱之為奇蹟,是因為萊昂納德給伊希戈尼斯下達的研發要求不僅僅是上述提到的幾項,他還要求伊希戈尼斯設計的新車必須能夠被裝進一個10*4*4英尺(3*1.2*1.2米)的箱子,而且乘客的乘坐空間要達到6英尺(1.8米)長。出於預算因素,發動機必須要用現有的型號。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當時大多數車型採用了發動機縱置的佈局,而變速箱和發動機一起放在車頭處,所以車頭會特別的長。伊希戈尼斯認為藉著這次研發機會,正好改變一下傳統的佈局模式,將發動機橫置在車頭,把Mini變成一輛前驅車,這樣就解決了車身超長的問題了。同時,一臺四速變速箱也被安置在發動機下方,不再佔用縱向的空間。而變速箱可以利用汽油進行潤滑,這在當時燃油緊缺的狀況下,也能幫助車主存下一部分寶貴的汽油。經過這些巧妙的設計,伊希戈尼斯讓發動機艙的縱向尺寸縮小到僅僅2英尺,完全滿足了最初的設計構想。而這種前驅車型的發動機艙佈局,成為了未來前驅車型的一個設計典範。當然,那個利用汽油潤滑變速箱的設計除外。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在那個年代,把一輛三廂車變成兩廂車絕非易事,為了徹底利用車裡的每一寸空間,伊希戈尼斯將後備廂門鉸鏈設計在了下方,向下打開的尾門可以讓車主拉更多、更長的貨物。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伊希戈尼斯還說服鄧祿普,為Mini製造10英寸輪胎,輪胎艙也最小化地影響車內空間。最終,伊希戈尼斯設計的Mini,最高時速為72.4英里/小時(116.5公里/小時),甚至超過了萊昂納德最初設想的70英里/小時(112.7公里/小時)。

車廂內部,伊希戈尼斯為了進一步增加儲物空間,在門板上設置了儲物格。但是由於門板實在太薄了,無法同時容納儲物格和手搖車窗裝置,所以前排車窗被設置成了手動滑動推拉窗。之所以絞盡腦汁不讓門板“增肥”,是因為更輕的門板可以帶來更輕的整車重量,不光可以節省燃油還能提升操控性。當然,伊希戈尼斯本人對於美國車的厚重門板總是抱有偏見——“美國車門上的金屬,夠我們造一輛車了。”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Mini的懸架既沒有選擇螺旋彈簧懸架,也沒有采用鋼板彈簧懸架,而是採用了體積緊湊的橡膠錐形懸架,這套懸架由艾利克斯·莫頓(Alex Moulton)博士設計。它的巧妙之處首先在於節省了大量的空間,而且橡膠隨著車輛負載的變化,會改變自己的彈性係數。Mini的四個車輪分別分佈在車身四角上,每隻輪胎再配合獨立的橡膠錐形懸架,造就了Mini引以為傲的如同開卡丁車一樣的駕駛感受。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伊希戈尼斯帶給世人的一項巨大財富,就是Mini,一輛如此有樂趣的車。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吸引了約翰·庫珀(John Cooper)這位傳奇車手來和伊希戈尼斯談合作。起初,伊希戈尼斯並不想讓Mini成為一輛性能車,但是在約翰·庫珀成功遊說了英國汽車公司的高層後,最終讓伊希戈尼斯同意了合作。於是,Mini Cooper就這樣誕生了,在1961年9月,Morris Mini Cooper(同樣還掛著Austin Mini Cooper這個牌子在賣)誕生了。1963年,性能更強的MiniCooper S問世。而Mini Cooper S更是被人稱為“巨人殺手”,因為它以小博大,戰勝了很多比自己馬力更大的車型,斬獲了眾多拉力賽冠軍,比如1964、1965、1967年的蒙特卡洛拉力賽冠軍。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隨著Mini的銷量持續攀升,伊希戈尼斯也在1961年被升至技術總監一職。成為總監後,他依然負責著新車的設計工作。他此後設計的車型,名氣就不像Mini那麼響亮了。不過,像Austin 1100(代號ADO16)推出的十年間,也一直是英國的暢銷車型。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Austin 1100(代號ADO16)

1969年,因為Mini的卓越功績,伊希戈尼斯被授予了爵士之位,從此,他的名字前面加了一個“Sir”,成為了Sir Alec Issigonis。

名垂青史的設計師和他們的傳奇故事(二)

伊希戈尼斯在1971年退休,直到去世前,都在設計著自己理想中的車型。1988年,這位創造Mini的爵士與世長辭,留下了一段傳奇,以及經典的傳世車型,享年8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