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暴徒》:把住印度的脈搏,米叔做的不錯

如果要評選國內最受歡迎的印度演員,應該都會想到阿米爾·汗。可以這麼說吧,是他把印度電影推到了中國廣大觀眾面前。

阿米爾·汗演什麼像什麼,是因為他用心。演《摔跤吧!爸爸》的時候,為了展現父親的不同年齡階段,他增胖56斤,留上啤酒肚,蓄上絡腮鬍。演《抗暴英雄》的時候,他不停跑圖書館翻看歷史資料,花了一年時間留起了長髮和八字鬍。這次演《印度暴徒》,沒有像巴霍巴利王那樣被神化,甚至都不是正面形象,演的只是一個有性格缺陷的無名小卒。他靠欺騙為生,會和英國軍人鬥智鬥勇,也會在航海時代的亂世中頻繁賣隊友。畫了煙燻妝,有凌亂的頭飾,留著小鬍子,說話油腔滑調,妙語連珠,乍一看都看不出是米叔。


《印度暴徒》:把住印度的脈搏,米叔做的不錯


劇情反轉多,不按套路出牌,也是《印度暴徒》的一大特色。本來是英國長官讓米叔去當臥底,結果米叔去當了雙面間諜。在宴會上,本來“暴徒們”準備和英國人魚死網破,結果米叔又佯裝自己出賣了“暴徒”死裡逃生。

那些辛辣入骨的,帶有獨立思考、勇敢反抗的電影最容易點燃情緒,而阿米爾·汗的電影就優秀在隱約之間,觸碰到了觀眾一波又一波暗流湧動的情緒:《摔跤吧,爸爸》在講女性,《三傻大鬧寶萊塢》在講階層,《我的個神啊》在講宗教,而《印度暴徒》在講自由。試問哪一部不讓人欽佩,不讓人讓人汗毛豎立?

在《勇敢的心》裡,華萊士在縱馬陣前有一段著名的演講:“戰鬥,你可能會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你們!願不願意用這麼多苟活的日子去換僅有的一個機會!那就是回到戰場,告訴敵人,他們也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在《印度暴徒》裡,殖民統治者口中的暴徒說:“如果自由是罪惡,那就給我定罪吧”。如果他們是暴徒,那麼我想給暴徒暴風鼓掌。說到這裡,“暴徒”這個詞也值得揣摩,一語雙關,同時指代了反抗者和侵略者。

《印度暴徒》能夠和印度本土觀眾產生勾連的原因不止是它是一部愛國電影,更是因為它在和平年代仍然點醒你、刺痛你,使你脫離於一種混沌麻木的狀態,並在亂世中帶你離開精神的困境。


《印度暴徒》:把住印度的脈搏,米叔做的不錯


《印度暴徒》是部商業片,存在故事若於歌舞的問題,但利弊相依,特色同樣也是歌舞。在氣氛緊張的時候來一段輕鬆的歌舞,不那麼正經,但在鏡頭裡就會顯得大氣磅礴,熱鬧,好看。很久沒看阿米爾·汗熱舞了,這次在電影裡看米叔和卡芙跳得這麼歡脫,卡芙扭腰扭得這麼好,還是很欣慰的一件事。記得高中年代的歷史課堂上老師講,像印度這樣的民族就是:即使英國軍人統治了殖民地,也無法統治殖民地的風俗文化。因為現代武器有優劣,而文化沒有。現在才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印度暴徒》的歌舞、音樂實在是迷人。


《印度暴徒》:把住印度的脈搏,米叔做的不錯


《印度暴徒》作為歲末大熒幕的商業片,熱辣歡脫,火藥味夠足,海上爭霸等大場面特效做的真實壯闊,故事內核也比較接地氣,主演又是我們所熟知的老朋友,還是挺適合想看大片的觀眾的。

穿過歷史塵埃,把一把整個歷史長河的脈搏,給我們帶來一些歡笑和感悟,《印度暴徒》做的還算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