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1 電影新時代

據說用新時代開頭的文章,政治覺悟不會太差。而剛剛過去的春節檔,的確當得起“新時代”三個字。

56億,這是2018年春節檔6天交出的數據,平均每天票房超過9億。而就在去年,春節檔六天的大盤只有33億,單日最高票房也不過是大年初一的8億。在今年大年初一,這個峰值數據被刷新為12.3億,全世界電影市場單日票房紀錄!能夠在一年內實現超過50%增幅的行業,除了電影,大概只有風口上的共享單車吧?

整個春節檔有多豐盛?不僅有破紀錄的單片單日5.5億、連續5天3億+,還將最終誕生2部30億+、1部20億+、2部5億+。

這個史上最強春節檔背後,是電影市場的全面爆發、全面成熟。

2 誰是天選之子?

春節檔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2016年,《美人魚》創下33億新高度後,行業中很長時間進入一個天花板時段:第一,做電影是可以做到30億票房的,很大想象空間。第二,春節檔甚至全年都只能有一條30億的大魚,其他的玩家只能得到10億+的回報。

如何成為30億的那個選手?殺入2018春節檔的幾部電影,都希望自己是那個30+。電影本就是造夢的藝術,電影人當然要有自己的夢想。

頭號創造30億夢想的是超級IP《捉妖記2》。它比其他選手更有底氣:在2015暑期檔《捉妖記》創下當時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24億,如今這部續集迎來了製作、卡司、宣發的全面升級,閤家歡的主題放在春節檔彷彿天作之合。甚至可以說,沒有達到30億就意味著這個項目的失敗。主控方安樂影業對這部電影的戰略是:全力以赴,再造輝煌!

不過,《西遊記女兒國》才算春節檔真正的老選手——鄭保瑞導演已經在歷年春節檔拿走30億的票房,《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前兩部作品雖然口碑平平,卻是真正吃透過年紅利的那支團隊: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一群耳熟能詳的卡司+一套美輪美奐的視覺,《西遊記》系列是業內不敗的黃金神話。

由萬達主控的《唐人街探案2》相比這兩部作品要弱勢一些。儘管第一部口碑和票房都獲得豐收,但這兩年來,導演陳思成、主演王寶強的個人問題消耗了公眾太多的信任度,去年春節檔王寶強自導自演的《大鬧天竺》也消耗了口碑。觀眾是健忘的,還是記仇的?觀眾是好吃就多吃點,還是會審美疲勞?探案懸疑類作品與閤家歡的春節檔是不是合拍?這些都是這支戰隊一直在考慮並著手解決問題。

所有選手都在打檔期的主意,除了博納的這部《紅海行動》。它像一個練過鐵布衫的絕世高手,毫不畏懼裸身殺入冰天雪地。你好,這裡是春節檔,請問你有什麼電影要上映?你好,這裡有一部動作、軍事、戰爭、爆破、死亡、槍戰、主旋律電影要上。你確定?我確定。——林超賢和於冬說。從《湄公河行動》到《乘風破浪》,逆襲一直是博納的拿手好戲。於冬胸有成竹地說,春節檔後四天,交給我們。全世界都知道《紅海》可能要逆襲,但是沒人知道會逆襲到哪個位置、哪個高度?

這個檔期還有兩個不用多談及的選手:一部是動畫《熊出沒》,去年春節檔5億+的成績成為樂視影業全年表現最好的作品,新作在未開畫之前已經被業內認為穩拿7億+,不用談及它的原因是:類型壁壘、唯一動畫、穩定群體,它是與世無爭、旱澇保收的典型。

另一部是郭德綱導演的《祖宗十九代》。這是德雲社、歡樂喜劇人、岳雲鵬繼《歡樂喜劇人》《瘋嶽撬佳人》《我要幸福》《大鬧天竺》之後的又一部作品。郭先生的思路很明確:你們大家吃肉,我喝湯總可以吧?至於喝多少,就看自己勺子有多大。

3 大戰前夜

春節檔的戰火一般會在元旦檔的尾聲徹底打響,今年似乎不太一樣。

不一樣是因為賽道並不乾淨。

和2017年元旦檔《情聖》一枝獨秀等待過年不同,2018年的春節檔的車道在開賽之前居然還很擁擠:《無問西東》《芳華》這些並不看好的文藝片還在市場上大殺特殺,一部清華校慶片賣到8億+、《我不是潘金蓮》大敗後的馮小剛卻拿到了生涯最高票房12億+,這些沒有人能想到。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更沒想到的華誼兄弟的另一部公眾毫無期待的作品《前任3》。田羽生導演的第三部作品突然打開了公眾在愛情裡患得患失的情緒閘門,一路逆襲爆炸的它在春節前一天賣到接近20億!《說散就散》《體面》成為外賣小哥、理髮店和抖音裡的刷屏神曲。

另外,《神秘巨星》《奇蹟男孩》等口碑神作依然在收穫穩定的票倉,阿米爾汗的續作也拿到了8億。一切都進入近乎癲狂的狀態:好電影都爆!即使認為類型限制的那些電影,也會大爆特爆!

所以,觀眾到底還要不要看電影過年了?

奇蹟,太多的奇蹟。一切都在預示:2018年的春節檔會誕生前所未有的奇蹟。

4 ALL IN

你能想象最強勢的宣發到了什麼程度?如果沒有確切答案,我可以推薦《捉妖記2》:

承包了春晚最黃金的開播之前60秒廣告位,胡巴為你迎新;

承包了最一線的農村裡牆體廣告,誓要讓農民伯伯去影院看胡巴;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和200+家商戶合作,打開任何一家APP、走進任何一家實體店都能看到胡巴;

新加入的梁朝偉,跟著主創在全國近百個城市路演,去大連喂海鷗,快閃到各個活動現場,刷遍三四線以下城市。……

這部電影相關視頻物料共計31款,貓眼專業版視頻累計播放量達到1.8億次,每一款物料都是錢呀!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和《捉妖記2》海陸空轟炸不同,《唐探2》穩守自己的喜劇+探案的路線,幾款預告片推出迅速帶動了預售成績。《女兒國》的預告片也很努力,但是燙金大字體、強化特效的宣傳思路,傳達一種農業重金屬氣息。對宣發不太在意的是《紅海行動》,他們在年前半個月左右才拿到公映許可證:2008年1號。2007年1號項目,是博納《乘風破浪》。除了在軍艦上開了一場發佈會,《紅海》其他宣發動作都被《捉妖記2》蓋過了。

在大體量的宣傳層面下,以往那種以小搏大的物料很難奏效了:《唐人街探案2》找方抓藥找來南征北戰唱主題曲,真正紅火的是《粉紅色的回憶》,情況堪比《好運來》之於《羞羞的鐵拳》;《紅海行動》索性放棄外部宣傳,讓主角們合唱同名主題曲;《捉妖記2》的《胡巴胡巴》找來親子形象不錯的沙溢一家合唱,《精靈奇緣》找田亮葉一茜一家演唱,算是精準投放,由李玉剛、霍尊演唱的《天地有靈》沒有掀起水花;倒是《祖宗十九代》搞了個相聲味的《輩分歌》留下不少傳播:但這種傳播很難帶動票房。《女兒國》的推廣曲是馮紹峰版的《女兒情》,這個版本由推廣曲神獸趙英俊打造:不過大部分觀眾印象深刻的使用還是在《後會無期》。

所有的宣發動作,表面反映在網絡熱度上,但最終要反映在預售成績上。貓眼給《捉妖記2》制定的大規模轟炸式宣發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提前11天預售破億,排片佔比36.6%的《捉妖記2》預售突破2.9億,一舉超越《速度與激情8》的1.58億票房,創中國影史預售票房新紀錄,問鼎內地歷史冠軍!憑藉前作的影響力,《唐人街探案2》實力也不可小覷,排片佔比25.8%,位列第二。《紅海》的預售則遠遠落後其他幾家。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還沒開畫就賣了2.6億!好幾部電影預售過億!儘管廣電下文禁止票補低於19.9,但2018年春節檔爆發之態勢不可擋!所有人都期待大年初一會發生什麼?

而在春節到來之前,一個誘惑的蘋果擺在各大片方面前:除夕前一天2月14日正逢情人節。按理說這也是一個可以收割票房的合理檔期。是提前開戰還是蓄勢待發?

頭部玩閤家歡的《捉妖記2》按兵不動。有CP無愛情的《唐人街探案》按兵不動。全直男審美的《紅海行動》大概沒想動。《祖宗十九代》則根本不敢動。《熊出沒》倒是動了——但是它早在前一個週末就開啟了點映。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愛情主題配合、市場空間挺大、宣發比較被動,行動起來的的是《女兒國》。它在情人節開啟了大規模點映:11萬場、1.7億的成績讓它提前收穫了一波票房,但是成片質量一般的它,也提前透支了口碑。

拋開影片質量本身,提前點映是《女兒國》在這輪激戰中的最大的失誤。這個代價是昂貴的。

5 記錄!紀錄!

隨著內容乏善可陳、只能去討論王菲橡膠手套的春晚草草結束。狗年終於到了!人們像趕集廟會一樣蜂擁進入全國4萬個影廳中!

滿場!第一排賣光!買不到票!明天再來!已經被互聯網經濟衝擊得奄奄一息的線下商城,電影院成為一枝獨秀的人頭攢動聚集區!和微信紅包一樣,看電影已經成為取代春晚真正有期待值的新民俗!

這一天裡,有3220萬人次走入影院,超過整個澳洲人口的總和;這一天,中國電影院共賣出12.6億的票房,是去年的1.5倍!整個春節檔的電影院上座率是70%,除去零點場、午夜場,確實是場場爆滿!以往被明星八卦承包的新浪微博,幾部核心大片信息也也殺入熱搜。在春節這樣的氣氛下,電影成為所有人真正願意花錢去消費的文娛產品。

在12.6億中,幾部電影已經開始徐速排隊:

一馬當先的《捉妖記2》因為宣發強勢佔據第一梯隊,單日5.4億破了記錄!《唐人街探案2》3.3億、《女兒國》1.6億,《紅海》1.2億,連排片只有3%的《祖宗十九代》拿下1700萬票房,在平日普通檔期,這可是頭部前三選手才能拿到的成績:郭先生喝到了湯。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開畫只是開始,誰是最後贏家?這些閃光的首日數據背後,則是如何實現續航。在3000萬的用戶體驗面前,後續宣發基本無效,通稿軟文基本無效!

看觀眾的真實反饋吧!

6.逆襲!逆襲!

率先倒下的是5億之作的《女兒國》。提前點映透支加第一天乏力,其排片直接從16%被壓縮到13%,票房卻掉到驚人的9000萬體量,上座率掉到47%!相比之下,《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剛挺的口碑讓它保持70%左右上座率。第二天,《紅海》就輕鬆逆襲了《女兒國》。

第一的位置競爭在繼續。《唐探2》第二天的成績是3.2億,宣發鋪天蓋地的《捉妖記2》隨著第一天5.5億的容量釋放,第二天來到3.6億水平,這兩者是50%和70%上座率差距。《捉妖記2》的口碑不能算差,閤家歡的主題依然沒變,雖然不如前作驚豔,但如果縱向比較,豆瓣5.5分左右的評分,口碑也超過2017年春節檔大部分作品。

但這是2018春節檔。《唐人街探案2》以7.5分左右開畫,《紅海行動》開畫豆瓣評分達到驚人的8.6分!8.6分是什麼概念?2017年全年國產商業電影口碑最好的是《芳華》8.2分,2016年是《驢得水》8.3分!關於《紅海行動》,馮小剛看完後給的評價是:這是一道硬菜,其他電影要小心!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因為口碑讓逆襲格局越來越清晰。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大年初三,《捉妖記2》單日票房被《唐人街探案2》逆襲,《西遊記女兒國》沒賣過5000萬,竟然被《熊出沒》逆襲!最後一個節假日當天,《紅海行動》和第一的《唐人街探案2》只有2000萬的差距,也將在節後完成最終逆襲!

整個春節檔,總票房冠軍屬於《唐人街探案2》,口碑逆襲最強勢當屬《紅海行動》,高開低走也不算差的是《捉妖記2》,完全不能打的是《女兒國》,意外驚喜的是《熊出沒》,對了,不在討論範圍的是《祖宗十九代》。雖然它的票房也將突破1億,但在這個大江大海的檔期,這幾乎不算職業選手。

大鍋吃飯,既有檯面上的和氣共贏,也有檯面下的暗戰。早在年前,郭德綱就用“血腥”來形容這個檔期。而春節檔四大主力在此期間,紛紛都在微博喊冤,發生了偷票房現象。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先是《唐探2》指出,自己票房被《捉妖記2》挪用,最後被證明是售票員工作失誤;隨後《唐探2》又懟《紅海行動》偷票房,博納則聲明,堅決抵制票房造假。經驗證明,當所有片方都在說偷票房,真正偷票房的往往是最難監管的影院。

有意思的是,口碑不佳的《女兒國》爆出,有人在背後給他們刷黑水。導演鄭保瑞則說,黑水對電影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出品方星皓甚至說,如果這是真的,我會考慮退出電影行業。

當然這些是硝煙下的插曲,並不能改變整個行情與格局:決定最終成績的,從來是電影本身質量。如果要有一個詞來粗暴形容真正的標準,那就是這個字:

硬!

7.硬貨時代到來!

如火如荼的2018春節檔基本到此結束。在尾聲之際,有個插曲。大年初三,韓寒發了條微博,開頭就是:看了《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我很震動。

這是另一位戰鬥過春節檔的導演給同行的評價。很巧,《唐探2》是喜劇,《紅海》是博納出品。韓寒的點評中,談到了節奏、鏡頭、表演、製作、動作等等一部電影最應該被考慮的具體操作。如果五年前他不是導演韓寒而是作家韓寒,這篇博客大概會用輕佻滑稽的語態去談論情節、感受或者主旋律。

韓寒在進步嗎?當然,一個從看電影的文藝工作者,變成拍電影交出10億票房的導演,短短几年之間他迅速完成角色轉變,並且很成功。韓寒、陳思成等代表了新一代的電影人持續進取的姿態。但在2018年春節檔中,進步的何止是電影人?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進步的當然還有整個行業。短短几年時間,我們建設了全世界最多的近10萬張熒幕、創下全世界最高的單日12.6億票房、有《戰狼2》這樣的總票房殺入全球票房前10,有《紅海行動》這樣製作水準不輸好萊塢的作品。山西運城一家影院老闆坦言,年初一票房超過100萬,堪比當年開礦挖煤。中國還有哪個行業可以保持如此持續、快速、開放的增長?而這一切還在繼續。口紅效應說,經濟不行的時候,娛樂就行,這是邏輯不嚴密的歸納。經歷過2016—2017年市場低谷的人們,更明白《戰狼2》帶來的拐點意義、2017國慶檔回暖、2017年底奇蹟誕生的欣喜。市場永遠是需要培養的,沒有這些共同的鋪墊,就沒有2018春節的超級大爆發。

進步的有中國電影。以往的論調是,春節檔是爛片年會,智商收割期。那些低頻次的觀影觀眾不具備選擇能力,《西遊記》《澳門風雲》系列大賣特賣帶壞了整個行業的風氣。但2018年的春節檔完全可以用“那特麼是以前”來反擊。《紅海行動》《唐探》一路逆襲,《捉妖記2》這樣的超級續作都拿不到冠軍:四大主力的豆瓣評分為6.4分,遠超過去年春節檔四部的5.3分。把這些作品放到任何一年的春節檔甚至任何檔期,它們都是強勢選手。

韓寒說得對,中國電影已經進入硬貨時代

進步的還有中國觀眾。《女兒國》不算太差,《祖宗十九代》這樣的作品和《澳門風雲》不相上下,但到了今年,他們統統都是輸家。3000萬人單日觀影發酵真實口碑之後,普通選手已經毫無掙扎空間,盤外招沒有意義。除了《熊出沒》這樣受眾穩定、類型成熟的作品旱澇保收,每一部電影都是站在觀眾門口忐忑等待檢驗的面試者。正如韓寒長微博所說,偷偷摸摸進村放槍不行了,渾水摸魚心存僥倖也不行了,甚至強者王者發揮稍失常都不行了。電影無所謂檔期定製了,以前所謂的情人節看愛情,清明節看鬼片,春節必須閤家歡,都是偽命題。

韓寒說,以後就是硬貨的天下。馮小剛談到《紅海》時也說,這是一道硬菜。這個春節檔,業內和觀眾都在談論硬菜、硬貨、硬實力。而只要你夠硬,市場會狠狠有10億、20億、30億的數字獎勵你!

而硬的對面是爛,是不用心,是渾水摸魚,是墨守成規,是圈錢洗錢,是不專業,是所有和製作一部好電影無關的其他因素。對於這類電影,那些創作者應該心裡自己要有數。如果沒有,對照一下這個風雲詭譎的春節檔吧!

毋庸置疑,中國電影進入硬時代!這不是其他,就是一個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