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俗“千日黄茅柴,一餐腊八粥”是什么意思?大家知否?

2019年的新年已经越来越近了,不知道大家这个心有没有躁动起来呢?其实中国的过年并不是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的,俗话说得好,过了腊八就是年,基本从腊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期间都算得上是过年,今年腊八节是1月13号,距离过节也只有八天的时间了,对于腊八节,各地的习俗虽然不一样,有的是为了纪念英雄,有的是求神祭祀,但是这一天中国各地的农村地区都会做一样食物就是腊八粥了。

农俗“千日黄茅柴,一餐腊八粥”是什么意思?大家知否?

腊八粥表面上看去就是用这八种材料熬制而成的粥,每个地方用到材料都不尽相同,但是基本都是农家人种植收获的食物,所以这粥也有着对来年收成的祝福,腊八粥熬制出来最终的颜色一般都是紫色的,还有很多的地方,会有今年几岁就吃几晚粥的说法,和过生日一样,对于很多农村老人眼中,小孩子吃了腊八粥就像是过了一岁一样。

农俗“千日黄茅柴,一餐腊八粥”是什么意思?大家知否?

中国南方农村地区流传着一句“千日黄茅柴,一餐腊八粥”的说法,原因是因为腊八粥的熬制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准备工作也是要做好多,当所有材料都弄好之后,一般等到腊月初七晚饭吃好之后,就开始准备煮粥,需要熬制一个晚上,大火煮开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的熬,一个晚上火都不能断,所以要烧的柴得准备很多,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所以说煮腊八粥算的上是农家最耗费柴火的一个食物了,农家人起床之后可以吃热乎乎的粥了。所以就流传出这句俗话,虽然带着调侃的意味,但是其中却是包含了农民对一年美好的期待。

农俗“千日黄茅柴,一餐腊八粥”是什么意思?大家知否?

农村地方烧饭用的柴火一般都是从山上顺带下来的树木枝,很少有人会特意去砍伐树木拿来烧火,而且一般农家人平常从山上捡下来的拆,可以自给自足了,但是平常都会留着存一点,就是因为知道在腊八这一天要煮腊八粥,需要耗费的拆非常多,所以就要存着点,虽然没有千日这么夸张的说法,但是确实要积累一段时间。

农俗“千日黄茅柴,一餐腊八粥”是什么意思?大家知否?

而且农村煮一锅腊八粥都是量很大的,一般可以吃上个几天,而且里面放的各种食材,就可以当饭又当菜吃,特别的方便,最常见的食物有红豆、花生、莲子、桂圆,这些都是象征着红红火火的意思。

相信不少的农村朋友尤其是学生们都已经早早回家,等待着家里人煮腊八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