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她追求男女平等

豪邁灑脫

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她厭惡俗世

心志高潔

雖隱逸閨閣

卻心懷家國

她真誠對待愛情

又勇毅決絕

斷不與小人為伍

她活得瀟灑脫俗

清醒透徹

宛如一盞孤燈

高懸在千年歷史的天空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與在官衙住了三年,卻連自家後花園的都沒去過的杜麗娘相比,李清照簡直就是一個“沉醉”少女。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同齡女子正學著女紅廚藝,念著三從四德,想著相夫教子。李清照早就划著船、蕩著漿、三兩同行,泛舟遊湖去了。而且常常醉酒晚歸。

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我們完全看不到一個被倫理綱常教化出謙卑斂恭的李清照。

相反,她“沉醉”、“興盡”、“晚回”。任由自己性情,盡興於落日晚霞,綠水紅蓮,驚起鷗鷺的絕妙樂趣之中。


十六七歲的李清照就已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為此,她走出重門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寄情山水、寫詞、飲酒、博戲,像一顆自由的種子肆意發芽生長。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酒後,睡得酣甜的李清照,迷迷糊糊醒來。聽到外面的風雨聲便問外間的侍女,“外面的景況還好嗎”?

侍女隨口應答,“園子裡的海棠經過這風吹雨打,卻還和平常一樣”。

李清照輕哼了一聲,微慍,你可以知道,經歷這一夜的風雨,那海棠花一定是枝葉繁茂,紅花凋落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三十餘字無一難字,如此平白淺近,卻讓人回味無窮。

宋朝的戰場是男人的,朝堂是男人的,文壇還是男人的。十六歲的李清照憑藉一首《如夢令》聞名京師。當時的蘇門四學士晁補之十分欣賞她,贊其“雛鳳清於老鳳聲”。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公元1100年,蘇門四學士張耒作了《讀中興頌碑》一詩,隨後李清照作了《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其中,李清照以古喻今、點評歷史頗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風範,在當時的文化圈引起不小震動。


人們驚詫於一個古代閨閣女子,既能寫詞,又能清晰地點評歷史時局。

其實,李清照從小就博覽群書。父親李格非也是一位博學之人,勤於著述,對女兒李清照愛護有加。開明的成長環境,使李清照從小愛思考,寫詞作文,樣樣精通。

一位美國婦女學家曾說:“在性格方面,那些超常的婦女往往擁有某種與能力有關的特質,像獨立、自信等。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她不僅有女性的細思縝密,也兼具倜儻的丈夫氣,她不但性格獨立,思想更獨立。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蹴罷鞦韆》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點絳唇·蹴罷鞦韆》中,那匆忙躲避來客的千金小姐,連鞋子都來不及穿,金釵溜下去也不管就含羞疾走。

走便走了,還不忘倚著門偷偷地回頭看,又不巧撞上來客的視線,只好以嗅青梅的動作來掩飾自己的臉紅心跳。

這個天真又大膽的女子,完全沒有“足不揚塵,笑不露齒”的嬌羞。雖略帶羞澀,但內心仍渴望與異性接觸,毫不掩飾內心的情感。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後人大多認為這俏皮女子就是李清照本人,開朗機敏,又不受世俗禮教所拘。

此時閨閣庭院,鞦韆架旁。露正濃,花正瘦,恰是時候,情竇初開。這時的李清照是勇敢的,毫不掩飾的,清透的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李家有女初長成,不知多少少年為她傾心,歷史選來選去,最後把繡球拋給了一個叫趙明誠的男人。

佳偶天成,又有共同興趣愛好,一起吟詩賦詞,研究文物金石。那段時間,是李清照一生最美好的年華。

然而好景不長,平靜的生活不久就遭到了殘酷現實的打擊。在新舊黨爭中,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父親先後死去。

建炎元年“靖康之變”突發,北宋滅亡,李清照與趙明誠被迫南遷。建炎三年,趙明誠出任湖州太守,不幸在赴任途中病死。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故國滅亡,無依無靠。此時張汝舟趁虛而入,身心俱疲的李清照以為張汝舟是個可以託付後半生的人。但事實證明,李清照看走了眼。

婚後,張汝舟醜惡嘴臉暴露無遺,他不過是在圖謀李清照的文物財產,甚至對她拳腳相加。

當李清照看清了張汝舟的嘴臉,她立刻就要離婚。於是就蒐集張汝舟行賄作弊的罪證狀告他,寧願深陷大獄,也要與張汝舟一刀兩斷。

狀告張汝舟後,李清照雖被獲准離婚,但依照宋代律法,李清照也面臨牢獄之災。幸得好友相助,李清照入獄九天後便被釋放。

不論《聲聲慢》裡有多少愁,多少淚,但面對感情她容不得半點欺騙。即使生活再艱辛,李清照也要說不。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聲聲慢·尋尋覓覓》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欲將血淚寄山河,如果說改嫁之痛是李清照晚年的第一個悲劇。那麼國仇家恨則是她後半生的一塊心病。


趙明誠死後,朝廷傳出趙明誠曾送給金人一把玉壺的謠言,讓李清照大為驚恐。原來,在趙明誠病重期間,友人張飛卿曾帶一把玉壺來看望他,此事不知為何被誤傳成“通金”。

為表明丈夫清白,李清照決定將夫婦二人收藏的所有珍品都進獻給朝廷。於是她追隨宋高宗趙構逃亡的路線南渡。經越州、明州輾轉至奉化、台州,後來又從溫州返回越州。

流亡途中,李清照所攜文物珍品被金兵、盜賊甚至官兵盜走大半。

建炎四年,宋高宗看到人多不易逃跑,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看到一國之主只顧自己保命,心中無限失望。她最終沒能追上皇帝,進獻朝廷的願望也沒有達成。


她追求男女平等,豪邁灑脫,又不失女性之柔美


都說人生的痛苦,源於活得太清楚了。但李清照不是,她的快樂和痛苦都源自她心底的坦誠與真實,清楚與透徹。

年少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春柳夏荷,滿溢的幸福恨不得壓沉

那葉誤入藕花深處的扁舟。

時光流轉,“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落葉黃花,國破家亡的愁緒都融在她透徹的心底。


歷史如煙波浩渺,當幸福層層剝落,悽風苦雨來臨,當惶惶秋日代替夏天,李清照從未放棄做一個清醒的人,一如她的名字清澈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