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生活节奏变快,开心节目备受宠爱。这些年,有了郭德纲的开心宗旨,相声发展的如火如荼,还分出了“差异化相声”模式。比如近来火爆的“萤火棒相声”更是受到众多女孩的追捧,粉丝们更萌萌哒自称“二奶奶”。不由得心生疑问:他有多好?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二奶奶”们追捧的相声演员叫张云雷,是郭德纲的徒弟,只见一袭长褂加身,身材修长,相貌清秀,台风活泼有张力,太平歌词、莲花落、戏曲片段、流行歌曲等是张口就来。可这也并没什么啊,很多演员也都能唱啊?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能唱的相声演员很多,但,目前最火的却是他。据说张云雷的门票几秒钟即售罄,每场都是人满为患,与郭德纲演出的现场不同的是,一群二十出头的女孩热情高涨的挥舞着荧光棒,大声跟唱小调《探清水河》“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而且还跟唱评剧《锁麟囊》、《乾坤袋》……二奶奶们会的还真多!不是粉丝的人,惊讶的不敢相信!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他那么好吗?作为一个不大懂曲艺的小编,有点觉得张云雷用唱歌的嗓子唱出了传统韵味,应该没像郭德纲那样专门去练戏曲这类的专属嗓音,但恰好成了张云雷“异于他人”的长项。美术界齐白石说过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同理,徒弟唱的再好,因经历不同,难以超越郭德纲,另辟他径却是一种方法,比如岳云鹏的唱的小调有便宜的感觉呵,也是一种曲风。一种曲风戳中一群观众的情绪,就成流行,这也是各种曲风存在的价值所在,如同戏歌不影响戏曲的价值一样。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若体现在表演现场,座位有限,粉丝众多,不足为奇,但若让一张报纸脱销,得有多受欢迎?现在很少有人去买报纸了,很多报纸媒体因此而关门大吉,可最近《济南时报》因为张云雷卖的是非常的好,完全不够市民购买的,一个人征求了一个报社的年终奖金,这个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济南时报》在报纸上表扬他,虽是偶像派,但却为中国的传统曲艺做了很多的贡献,让粉丝们热烈追捧传统戏曲和民间小曲,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不过,人红是非多,是也多,非也多。如同郭德纲,徒弟也一样。这刚刚的,另一张报纸因他而被网友惨怼,也算当代奇事一桩。《新京报》的文章标题为:听相声挥舞荧光棒,相声演员想做偶像索性转行!文中借用《关公战秦琼》的典故,来类比讽刺“荧光棒听相声”这件事,说传统相声形式不能跟当今潮流的事结合在一起!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批评的原因,竟然是观众带着荧光棒听他的相声,相声演员不能当偶像,还有什么“观众就是观众,粉丝就是粉丝,不在一个轨道上”的所谓正宗逻辑……这个逻辑不通的文章很二傻子。这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在观众的言论场上,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支持张云雷,该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不由得为主流媒体的总编水平堪忧一下!时过境迁,如今,即使是“关公战秦琼”,也有专门的“穿越剧”来实现,也并没妨碍《大秦帝国》《甄嬛传》等正剧艺术的火爆。某些主流人士总是看非主流不顺眼,连带看观众都不顺眼了“对于习惯了没营养的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和各种短视频的一些观众们来说,可能要求他们去深入研究传统艺术也是为难了”......其实这是思想落伍的表现,还把自个当圣人了,还能说出“想当偶像索性转行”这句话,就和流氓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以官媒戴帽子耍威风,规定文艺要保持清高?还规定相声的观众必须用什么方式支持?这恐怕才是“关公战秦琼”的讽刺对象吧?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这任何一个公众人物,都有得到粉丝给予偶像待遇的可能,所以会有网友质疑“是返场的时候用的荧光棒,而且都是粉丝们自发的,为何要批评张云雷?”而,在传统艺术低谷的今天,怎么让传统艺术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欢,才是重要的。只有百花齐放,让传统曲艺有勃勃生机,而单一的味道,才容易被凋零。

张云雷被批破坏艺术?而且粉丝素质差,相声必须那样?

《济南时报》鼓励百花齐放,《新京报》鼓励单一不变,都是媒体,思想的境界咋就这么大呢?

作为不是“二奶奶”的小编,觉得张云雷不止是好在颜值,好在相声,好在学唱,而主要是让年轻人有了喜欢传统曲艺的理由。您认为呢?来评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