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公考行測片段閱讀、篇章閱讀題型的解題技巧,快收藏!

實用公考行測片段閱讀、篇章閱讀題型的解題技巧,快收藏!

在公考行測的閱讀理解題型中,片段閱讀、篇章閱讀是其中的兩大題型,所佔的分數比重都是比較重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解決這兩種題型的實用解題技巧!

片段閱讀

片段閱讀這種題型在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佔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從2003年開始引進這種題型以來,題量和分值比例逐年遞增,考察的知識點逐漸明朗化,出題模式也在逐步趨於成熟。雖然從題型角度講,片段閱讀信息量相對較少,難度並不大,但是從考察內容的角度我們不難發現這種題型背後隱含考察的知識點相當豐富,類型也比較複雜,出題時容易設置思維陷阱誤導考生錯選和浪費時間。那麼我們如何來克服難關順利通過呢?

作為考生來說,首先要在備考時足夠重視片段閱讀這種題型,明確這種題型的分類、考察的知識點和出題思路,然後通過精做精練的方式歸納總結出針對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最後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結合大量的練習培養自己對片段閱讀的做題感覺,同時提高自己的答題速度。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讓各位考生有最大可能的提升,我們將會在下面的講解中為大家分門別類地介紹片段閱讀。以題型分類為模塊,以解題方法為主線,通過對歷年經典真題的分析詳解,達到模考方法兩結合,真正實現質的飛躍。

【題型分類】

片段閱讀題型分類比較複雜,根據提問要求的方式及考察點我們分為以下幾類:

主旨題、觀點題、細節推斷題、詞語含義題、代詞指代題、語句銜接題、標題結語題。

(一) 主旨題

主旨,顧名思義中心思想。主旨題就是考察考生在短時間內把握一個文段中心思想的能力。其中有的是考察文段的主要內容,有的是考察作者的主要觀點。縱觀歷年的考試真題,我們發現對於主旨題的考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每年在考試中的比例都很大,有的是直接考察主旨,有的是間接考察主旨,因此把握好這種題型對於考生來說至關重要!

1. 主旨題的標誌:

帶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題”、“中心”、“概括”等提法的通常就是主旨題。常見的提問方式有以下幾種:

“這段話的主旨是”、“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這段話主要談的是……”、“對這段文字概括準確的是”、“這段話的意思是在強調……”、“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這段文字想要說明的是……”、“這段文字支持這樣一種觀點,是……”、“對這段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這段文字意在告訴我們……”等。

2. 主旨題的分類與解題技巧

l 轉折型

【方法點撥】主旨語句出現在表示轉折關係的引導詞之後,如“但是”、“可是”、“只是”、“不過”、“然而”、“卻”、“其實”、“事實上”、“實際上”等。這個道理不難理解,語言在表達的過程中是講求策略的,通過轉折這一方式引起對方注意恰好符合這種語用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瀏覽文段的過程中迅速尋找到表示轉折關係的引導詞,然後順藤摸瓜找到主旨語句,進而準確作答。

【真題解析】

雖然世界因發明而輝煌,但發明家個體仍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奮鬥。市場只認同其

有直接消費價值的產品,很少有人會為發明家的理想“埋單”。世界上有職業的教師和科學家,因為人們認識到教育和科學對人類的重要性,教師和科學家可以衣食無憂地培育學生,探究宇宙;然而,世界上沒有“發明家”這種職業,也沒有人付給發明家薪水。

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的是:( )(07國考)

A. 世界的發展進步離不開發明 B. 發明家比科學家等處境艱難

C. 發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費價值 D. 社會應對發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解析】答案D。典型的主旨題,即尋找該文段的重點。而此時我們會發現其實重點就在轉折之後,即第一句的“但”之後,和最後一句的“然而”之後,因此兩句綜合可以推知該文段主要就是強調發明家受到忽視,應該予以更多的保障,答案應該是D。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導向方式表現出來的集體行為,不過是諸多個人意願與個人選擇的綜合表現。除非我們每一個人都關心環境,並採取具體的行動,否則,任何政府都不會有動力(或壓力)推行環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環保法規,但如果每個公民都不主動遵守,那麼,再好的環保法規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個觀點是:( )(07國考)

A. 政府有責任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

B. 完善的法規是環保政策成敗的關鍵

C. 政府制定的環保法規應該體現公民個人意願

D. 每個公民都應當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

【解析】答案D。也是一道典型的主旨題,重點在轉折之後,即“但”之後的表述,即強調公民應該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來推動環保法規的執行,恰好是D項的表述。A項的表述主體是“政府”,與原文不符。B項則強調“完善的法規體系”,也不準確;C項說的是“體現個人意願”的問題,表述不到位,均與主旨不符。

有一種看法,認為結構遊戲只不過是幼兒拼拼湊湊、搬搬運運而已,無須教師過多的參與。其實,結構遊戲如能進行得好,它不但能培養幼兒的搭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而且能促進幼兒手、腦、眼協調一致的能力和培養幼兒對造型藝術的審美能力。但要使結構遊戲發揮出如此的作用,教師不僅要參與,更要不失時機地示範、指導、點撥,否則,便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05國考)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幼兒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結構遊戲

B.幼兒教師與幼兒能力的形成有很大關係

C.合格的幼兒教師應掌握結構遊戲的教法

D.幼兒對造型藝術的審美能力有賴於結構遊戲

【解析】答案C。該文段較為複雜,因此要想選出正確的答案,必須分析其結構層次。根據引導詞我們可以判斷該文段有三層脈絡,首先提出一種看法,然後用“其實”這一弱轉折詞引出不同於前面看法的觀點,即強調結構遊戲對幼兒的作用,並且強調的重點在“而且”之後,即結構遊戲最大的作用就是“促進幼兒手、腦、眼協調一致的能力和培養幼兒對造型藝術的審美能力”。接下來又用“但”這一強轉折詞引出第三層脈絡,即要使結構遊戲發揮作用,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掌握合適的教法,即在“更”之後的原文“要不失時機地示範、指導、點撥”。到此為止,該文段才算結束,也就是文段的目的不僅是強調結構遊戲的重要作用,更強調在運用結構遊戲時教師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恰好與C項吻合。A項B項D項均有偏頗,各執一詞不夠準確。

篇章閱讀

篇章閱讀這種題型在公務員考試中出現得比較早,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通常情況下是給定一篇文章,根據文章進行幾道題目的作答。可以說篇章閱讀這種題型相對來說難度較高,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閱讀大量的信息文字,同時進行準確的題目判斷,因此對於考生來說常常十分頭痛。

然而自從200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引進了片段閱讀這種新的題型之後,篇章閱讀逐漸趨於次要地位,在2004年到2007年的考試中沒有再出現過,因此可以說國家公務員考試從題型角度講已經轉變了策略,考察點由篇章閱讀逐漸過渡到片段閱讀。

那麼是不是我們就要放棄對於這種題型的複習呢?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篇章閱讀這種題目雖然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已經不再出現,但是在各個地方省市還是依然存在,比如北京市、廣東省、包括一些省市軍轉幹的考試中還依然出現,因此想要考地方公務員的考生們對這種題型依然要有很好的把握。

此外對於只想報考國家公務員的考生來說,如果屬於複習時間比較充裕的那一類,對於篇章閱讀進行一定程度的複習也並非浪費時間。因為語言的原理是通的,能夠達到在短時間內對一篇信息量較大的文章有準確把握的能力,必然其語言功底和做題的感覺與速度都會相應提高,易於在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部分勝出別人一籌。此外對於篇章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同樣適用於各位考生對於申論考試的作答,把握瞭如如何處理大段文章的技巧,再去面對申論材料中洋洋灑灑的近萬字,就不會心有餘而力不從了。

基於以上考量,建議考生首先根據以下介紹的解題技巧進行實戰練習,看看自己的水平在哪裡。然後再繼續閱讀我們對同一篇文章進行的批註和分析,此時我們會帶著各位考生對這篇文章進行技巧性的處理。那麼閱讀過程中各位考生就要注意自己剛才的閱讀順序,閱讀質量包括對字、詞、句、標點的理解與把握是否達到我們所分析的程度,最後查缺補漏,在強化弱點的同時也熟練掌握了篇章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解題技巧】對於篇章閱讀來說,首先要明確做題的順序。通常考生會先閱讀文章,然後閱讀題目,接著到原文中去尋找答案,最後對每道題目進行作答。事實上這種順序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人的瞬時記憶是短暫的,尤其在強大的考試壓力下更容易遺忘,那麼如果這個順序去答題,往往到了具體解答時已經忘記了閱讀內容,造成時間上的浪費和查找信息的困難。

那麼怎樣的順序才是最為合理有效的呢?經過我們的研究對比發現,以下的作答順序對於公務員的篇章閱讀題目來說最為適合:首先閱讀題目要求,在閱讀每道題的過程中尋找該題的關鍵詞,換言之即考點加以瞬時強化記憶,達到閱讀時能夠及時反應的程度。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考生可以通過做題來訓練自己這種尋找關鍵詞的能力,從而提高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

此外在閱讀題目要求時,要注意以下表述:“對‘XXX’理解正確的是……”意味著首先要到原文中通過快速瀏覽尋找到其位置,提醒自己閱讀到此有題目出現。“第三段的……”意味著第三段會出現題目,要注意有效閱讀。總之,在讀題的過程中,考生要高度緊張,儘量能夠從題目要求中獲取最大的信息量印在腦中,無論是通過對原文進行標註的方式,還是默唸幾遍強化記憶的方式。

在明確題目要求之後就要帶著問題到原文中去尋找答案。公務員考試中的篇章閱讀不同於其他考試的篇章閱讀,出題的順序並非從文章的開頭到文章的結尾,因此這也就意味著考生在作答時也並非從第一題順序做到最後一題,而是要有選擇性的安排順序。通過原文標註定位的方式很多題目並非需要通讀全文即可作答,此外像選詞填空、標題結語題等題目也是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解決的。最後對於細節推斷題,考生可以通讀原文後再進行作答。可以說這種做題的順序是最為科學合理的,也是最為有效省時的。但是由於各位考生常年的做題習慣不同,可能一時間難以改正,因此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來培養自己這種良好的做題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