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製造500強企業康得新,賬上150億現金,卻連10億債券還不起,是什麼原因?

甲殼蟲1


2019年1月15日,“康得新 ”發佈早間公告稱其兩隻債券存在兌付風險,令證券市場大跌眼鏡。而“康得新”公司賬上現金高達150億元的公開資料是否屬實,令投資者百思不解。

關於債券兌付風險,康得新在公告中解釋道,公司四季度以來,受宏觀金融環境及銷售回款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的資金週轉出現暫時性困難。

對此,似乎不太符合企業經營的邏輯;公司資金再困難,都必須想方設法保證債券的正常兌付,怎麼能夠拿投資者和自身信譽“開玩笑”?資金週轉應該未雨綢繆,做好合理安排,這樣才稱得上合格的上市公司。

該公司聲稱:為最大程度保證債券持有人的利益,公司正在加速回款進行資金安排,計劃近期予以兌付,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生產經營是否正常不是自己說了算的,資本市場對此自有評價。“康得新“前期發展迅速,成為知名民企,股價連續漲了很多年;但是現在發展遇到瓶頸,這是民企必然面對的困境。

公司違約的主要原因:一是資金週轉不過來,二是資產重組失敗,三是股權質押過高。現在賬面上的現金可能是保證金,或者受限資金無法動用。

而公司還有債券10億缺口需要馬上償還,公司暫時無力償還;說明經營情況惡化,投資者要注意風險。


陸燕青


在此,再強調一類公司不可買入,那就是貨幣資金和短期借款雙高的公司,從康得新的財報可以看出,三季度貨幣資金150億,而短期借款卻有62億,按照我們慣例的思維,你為什麼不用貨幣資金去歸還短期借款。即使不發生如今的違約,投資人就已經能夠知曉其現金不管有沒有問題,至少其使用肯定是被限制了。這種限制有合理的,比如康得新自己辯解說是定向募集的專項資金,不能隨便使用。但也有可能是實際控制人從企業抽水出去,違規體外循環,填補自己的虧空。而實際上,康得新實際控制人有大筆的股權質押。

我們在之前數個關於造假識別的答案中就已經提及過這個問題,一家企業貨幣資金和短期借款雙高的問題一直存在,並不是說一定會有問題。比如伊利股份,年初個人就有個錯誤的懷疑,當時伊利股份的貨幣資金218億,而短期借款78億,這讓我一度不敢過度看好伊利股份,但是到了三季報出臺,基本上疑慮就打消了,因為短期借款下降到8億不到。這說明短期借款屬於伊利的季度性調配,是個人多慮了。

但是小心使得萬年船,從康得新的個案中,我們發現還是需要關注和規避這一類公司,特別是當控股股東有大量的負債之時。在未來的2019年,個人認為負債依然是遏制上市公司發展的重大問題,而流動性預計在2019年依然是企業穩健的最佳參考項。


凱恩斯


本人對康得新不堪瞭解,特此送上兩張截圖來:




柔酒綿懷


收款提前入賬,已付款先掛賬,餘額調節表經調節後與賬戶實際一致,一般虛增報表貨幣資金餘額是這樣操作,但簡單看了康得新財報,感覺不太可能是這樣操作,具體還得等調查結果。


寧夏鄭祥


沒有契約精神的企業長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