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为废柴的5大原因

有很多人不知不觉得就废了

01 缺乏人生愿景:太过于关注当下,以至于忽略了未来

不要总是关注现在你有什么,而是要关注未来你想要什么。

真正有战略意识的人,往往是基于未来的需求,考虑现在应该做什么。

而不是现在自己有什么,所以我应该做什么,或者追求什么样的未来。

这就是世界观的差异。

一个人成为废柴的5大原因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像苹果、谷歌,乃至BAT这些巨头,更像一种宗教世界观,不怕当世苦,更怕来生苦。就是说,他们不害怕现在受到挫折,或者估值低、盈利差,他们更害怕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想象空间,没有未来。

而普通人的世界观更多的是一种当下世界观,往往是基于我现在有什么、是什么样子,去考虑我未来应该走到什么样的地步。

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说:平庸的人总是在抱怨自己不懂的东西。

因为普通人往往对当下盲目自信,但对未来盲目谨慎。

我们很容易就在这种世界观的作用之下,给自己设定一个心理暗示,虽然我现在的资源还不错,但是我未来可能不能走到很高的程度。

于是你就剥夺了自己往更高一步走的机会。

02重度白日梦患者:虚幻的世界里睥睨八方,现实世界里游手好闲

白日梦患者有5大特征:

1)更愿意把自己封闭在小世界里,对自己盲目的自信,认为谁都不如自己。他可以喷一切在屏幕上看到的人,不管他是谁,但绝对不敢面对面喷任何一个人。

2)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约束,但实际上就是喜欢游手好闲的日子。

3)沉迷游戏和各种意淫小说,享受这种虚幻的成功。

4)认为现实世界很残酷,虽然自己没做什么努力和准备,但是认为如果机会砸到自己头上,自己就一定会出人头地。

5)经常认为这个世界是被阴谋论驱动着的。

这些人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常常把自己代入到游戏或者各种小说里,幻想自己是“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的这大帝,那神王,最次也是一个“睥睨八方,权谋迭出”的权臣谋士,可是却没有勇气,去找一找隔壁那个每周末都拿起电钻装修的邻居,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03 不再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停止学习

知名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的思维模型跟一年前没什么变化,那么你这一年就虚度了。

但问题就在于,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都是长期不变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和深度思考。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越是受教育比较少的人,越有可能强调知识无用论。而很多处于社会金字塔尖上的人,反倒一直在强调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知识改变命运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美国有一个KIPP计划(知识就是力量计划),他们专门选择社会最底层的贫困儿童。

他们严格的要求这些孩子一早就到学校读书,高强度学习之后很晚才能回家。

82%的KIPP毕业生考入了大学(美国低收入家庭平均大学入学率为45%,全美美国平均为64%)。

一旦一个家庭里的哥哥姐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之后,他还会把这些观点,传递给自己的弟弟妹妹。而且不管这个家庭后来缺不缺钱,这些家庭依然都坚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说明认识到教育的益处是学习的动力来源。

更关键的是,数据调查显示,能够坚持读完大学的这些孩子,往往只需要一代人就可以摆脱贫困。而这些坚持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家庭,往往也不太会重新致贫,而是走上了上升的道路。

但跟他们同样来自贫困家庭,却没有接受高强度严格教育的孩子,则往往很难摆脱贫困。

这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诗书传家久”。

04 玻璃心:过度强调的人难当大任

自尊当然是一个褒义词,教你知进退,辩荣辱。

但是对于那些一穷二白,却无比想要逆袭的人来讲,玻璃心或者过度的强调自尊式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这种玻璃心式的自尊都是伪自尊,因为他们都要求别人在自己一穷二白的时候,就要关注自己、尊重自己。这种自我陶醉似的自尊心,不过是一种建立在自卑或者不安全感之上的自我吹捧。

这就是之前新闻上报道的,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男生,明明没有工作在家啃老,还要攀比吃穿,最后整天因为家里给自己买不上奔驰,在同学朋友面前丢了排面整天拿父母出气。

比尔·盖茨曾经说“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有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应该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踏踏实实的拼搏奋斗,严守社会的道德标准,永远让自己体面有尊严的活着。

这就是冯仑说的:在中国做生意,给人磕头下跪是常有的事儿,每个人都想当爷,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爷爷也是从做孙子开始的。想当爷,我们要先当孙子。一开始就想当爷,谁认你?

你要知道,一个成年热在现实生活中要遇到n多困难和打击,如果说连这种打磨都受不住,那就永远不可能出头,就永远只能是低质的自尊,难当大任。

05 借口总比方法多

人犯了错,想要自我辩护,这是人之常情。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

我回忆了三十几年来认识的喜欢找借口的人,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执着的追求,人生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遇到压力和困难,他们既不承担,也不想承担;遇到风险和挑战,他们就退缩。

但是不承担,要退缩,还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心,他们就必然要找找借口。

因为找借口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这是掩饰自己无知的方法,但是用一种无比懦弱的方法寻找自我安慰,有什么价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