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家科委關於印發《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委(計經委)、經貿委(經委)、科委,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從長期供需預測看,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從消耗能源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現實,我國亦面臨環境問題的新挑戰。因此,促進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是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要求,節約能源對保證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推進技術進步、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汙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重要途徑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措施。

為了引導各行各業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特發佈《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本大綱以2000年前推行的節能技術和工藝設備為主,相應考慮中長期的節能技術。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根據大綱的基本原則研究制訂相應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以本大綱為指導,在各項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

目 錄

加速工業窯爐、鍋爐及其他用能設備的更新改造

提高供熱效率

工業窯爐餘熱能利用

回收工業生產中的放散可燃氣體

新能源和能源替代技術

開發推廣節能新材料

鋼鐵工業

有色金屬工業

加速工業窯爐、鍋爐及其他用能設備的更新改造

90年代初,全國已有40多萬臺工業鍋爐,平均容量2噸/時,平均熱效率60%~70%,B2B平臺,年耗煤約3億噸。據12個部門統計,有工業窯爐6.1萬臺,年耗煤1.5億噸;約有6000臺煤氣發生爐,年耗煤約5000多萬噸。全國有風機、水泵近4000萬臺、8500萬千瓦,農村排灌機械1000萬馬力,壓縮機100萬臺,電力變壓器8.4億千伏安,中小電機3.5億千瓦,工業電爐70萬臺,電焊機100萬臺,氣體分離設備6000套及內燃機、拖拉機、汽車等基礎用能設備,其中有許多是六七十年代的產品,甚至有50年代的產品,能源消耗大、效率低。目前,用能設備消耗電力約佔全國發電的60%~80%,耗煤約佔全國煤炭產量的50%,消耗汽油佔產量的55%~60%,柴油佔40%以上。

更新改造工業窯爐。提高冶金、機械、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加熱爐、均熱爐、鍛造爐、熱處理爐以及燒成、烘烤、乾燥爐等設備的熱效率。新建工業窯爐應向連續化、大型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開發推廣全纖維結構工業爐。

更新改造換熱設備。研究高效、長壽的換熱設備,替代低效換熱設備。如推廣板式換熱器、螺旋管式換熱器、螺紋板式換熱器以及開發噴流換熱器、陶瓷換熱器、流化床換熱器等高溫換熱器,推廣採用熱管、熱泵等低溫換熱器,研製中、低溫餘熱發電設備。

採用高效加熱新技術,如遠紅外、等離子、感應加熱等技術。

加速高效省能型機電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更新替代現有高耗低效的工業鍋爐、風機、水泵、工業電爐、中小型電機、配電變壓器、壓縮機、電焊機等機電產品。

新建工業爐窯,採用新型隔熱、保溫材料,燃煤爐的熱耗必須達到國內一等爐水平,燃氣和特殊用油加熱爐熱耗應達到特等爐水平。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嚴格限制耗能高、技術落後的設備和工藝的生產和建設。如小高爐、土燒結、小轉爐、小電爐、小軋機、凝汽式小火電、土焦爐、土煉油、土立窯、小玻璃熔爐、小電石、小有色金屬冶煉、石墨陽極電解等。

逐步淘汰或改造現有技術落後的高耗能設備,重點是電力的中、低壓火力發電機組;冶金的化鐵鍊鋼、平爐鍊鋼、低功率電弧爐;有色金屬銅、鉛、鋅燒結和敞開式鼓風爐和電爐熔鍊;生產水泥的溼法窯、幹法中空迴轉窯、立波爾窯,玻璃行業50萬重量箱以下小玻璃,磚瓦行業的土磚窯、馬蹄窯,建築陶瓷行業的倒焰窯、推板窯和多孔窯;化工行業的兩效蒸發工藝裝置,石墨電極電解槽及敞燒式電石爐;日用玻璃行業的室式和鏈板式退火窯等。

加速工業鍋爐改造。凡不符合《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規定的鍋爐,均應進行改造。凡已確定集中供熱區域內的老舊式低效鍋爐,不再進行單臺改造。

推廣先進的燃燒裝置,發展粉煤旋風燃燒裝置。推廣鍋爐分層燃燒技術。1000℃以上高溫熱氣、燒油爐,採用預熱式燒嘴、高速燒嘴、全熱風油嘴及輻射杯燒嘴。開發脈衝式燃燒、觸媒燃燒及超聲波霧化油燒嘴等新型燃燒裝置。

開發推廣節能電力電子技術。如風機、泵類的調速控制,電車、電力機車交流變頻調速、斬波調速,新型變流設備、逆變電焊機等。淘汰落後的變流機組、旋轉勵磁機、電阻調速裝置。

改進電解和電鍍電源。合理調整和改造鋁電解、電鍍電源及其整流裝置的調壓方式和範圍。推廣變壓器、調壓器、整流器“三合一”式整流裝置。推廣脈衝電源電鍍,淘汰直流電源電鍍。

推廣低壓電器節能技術。嚴格執行交流接觸器節電器及其應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GB8871-88),加強交流接觸器節電產品管理。淘汰RTO系列熔斷器、JR6、JR16系列熱繼電器及XDZ等系列信號燈。

嚴格執行家用冰箱等九類家電產品耗限定值國家標準(GB12021.1-9-89),禁止能耗高的家用電器的生產。大力發展電力電子技術、模糊邏輯控制技術在家電產品中的應用。逐步淘汰氟立昂製冷機。

推廣節能型電光源。如高效節能燈及燈具等,逐步淘汰白熾燈泡。

工業窯爐餘熱餘能利用

1990年我國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石化、輕紡、機械等主要耗能工業,餘熱利用率為2.64%,到2000年餘熱利用率應達到4%~5%。工業窯爐熱效率要求應在1990年基礎上提高10%~20%。

4.1改造工業窯爐,提高窯爐的熱效率,首先應減少餘熱排空。同時,提高隔熱、絕熱、保溫性能,防止洩漏,減少散熱面積,提高餘熱資源利用的質和量。

4.2工業窯爐煙氣餘熱回收利用,原則是首先自身充分利用於預熱空氣、燃料及物料,自身無法回收才用於爐外熱回收設施。

4.3工藝餘能餘熱回收利用原則是“梯級利用,高質高用”。優先把高品位餘能餘熱用於作功或發電,如用於燃氣輪機、驅動鼓風機、壓縮機及發電等,低溫餘熱用於空調、採暖或生活用熱。

4.4回收各種窯爐煙氣餘熱,制定窯爐的煙氣分類排放溫度標準。根據不同行業窯爐餘熱情況,採用加裝預熱器換熱器,配製餘熱鍋爐或發電設備。提高燃料熱利用係數,減少窯爐排煙餘熱,採用絕熱良好的熱回收管路,最大限度地回收餘熱。加熱爐爐底採用汽化冷卻時,在經濟、安全條件下,應提高蒸汽壓力,納入蒸汽動力管網。

4.5工業窯爐餘熱餘能利用評價應執行《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GB3486-83)的標準。

4.6應充分利用工業廢渣和產品固體顯熱。如煉焦行業有條件的應推廣幹熄焦,開發壓力熄焦,金屬冶煉採用泡渣水供暖,開發高溫渣顯熱發電等技術回收餘熱。

4.7連續性生產的燒油及煤氣的大、中型工業窯爐,其熱回收率不低於40%。爐溫700℃以下的工業爐(如熱處理爐),採用強制循環或高速、高動量燃燒器,加強對流傳熱。中、低溫工業爐應儘量採用煙氣爐外循環等方法。

4.8加強餘熱回收設備的生產管理。加強餘熱回收設備產品的規範化、系列化和新產品開發研究。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回收工業生產中的放散可燃氣體

新建轉爐必須具備煤氣回收系統,15噸以上轉爐未設煤氣回收系統的應予補建。生產碳素錳鐵、鉻鐵鐵合金電爐功率在9000千伏安以上的礦熱爐,應設置回收煤氣設施。研究、開發硅鐵爐的煤氣回收利用技術。

回收工業生產中的可燃氣體。改造敞開式電石爐,回收尾氣。10000千伏安以上電石爐改造為密閉爐,16500千伏安電石爐採用幹法淨化、爐塵焚燒新技術。回收炭黑、黃磷、硫酸、合成氨生產中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及化學反應熱。小合成氨生產中施放氣回收優先用於原料。年產5000噸以上的炭黑爐應加裝餘熱發電機組。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開發推廣節能新材料

大力發展推廣應用隔熱、保溫、密封材料,減少用熱設備熱損失,1250℃以下工業窯爐推廣應用高鋁纖維、硅酸鋁纖維耐火材料,1250~1400℃的工業窯爐逐步推廣新型高溫氧化鋁耐火纖維材料。

發展高溫優質耐火材料如冶金和建材行業用高純鎂砂、鎂鉻質、鎂鋁質及不定型澆注耐火材料。

7.4發展建築物新型保溫材料,研製低熱輻射係數玻璃覆蓋膜。

7.5加強熱力管線的保溫,推廣岩棉等新型高性能保溫材料。

7.6推廣微孔泡沫聚氨酯隔熱材料、電陶瓷電熱膜等。

7.7推廣紅外、遠紅外加熱技術,發展紅外、遠紅外發光材料。

7.8加強太陽能產業所需特種材料的開發推廣應用,如對光熱利用透明材料、反射材料、吸收材料和貯熱材料等研究和生產;對光電利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的研究與開發,應儘快降低成本,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7.9開發節能原材料的途徑,積極研製和推廣應用高效的絕緣、減磨、耐磨、潤滑、防腐、耐腐材料。

7.10積極研究、開發超導材料,超導材料應用盡快實現商品化,近期重點用於機電產品。

7.11發展貯能新材料。

7.12推進燃料電池、鈉硫電池、鋰電池等高效電池的開發,並儘快實現工業應用。

7.13積極發展有利於節能的各種功能材料,如:用於變壓器的非晶態合金磁性材料,高溫煙氣餘熱回收的耐熱合金、高溫合金、碳化硅、氮化硅等非金屬陶瓷。近期大力推廣應用釹鐵硼磁性材料。研究開發精細陶瓷材料絕熱發動機。

7.14改進和發展工藝節能的各種催化劑材料和各種添加劑。

7.15開發膜技術在氣體分離、電解、燒鹼等諸領域中的應用。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鋼鐵工業

推廣高爐噴煤技術,推廣煙煤噴吹和混噴技術。擴大噴吹煤源,以及煤粉濃相輸送和先進計量、控制技術。大型高爐噴煤量應達到100千克/噸,中型高爐應達到70千克/噸以上,小型高爐噴吹量應達到50千克/噸以上。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4)大中型高爐應逐步採用軟水閉路循環冷卻,小高爐有選擇地採用汽化冷卻技術。

(5)因時、因地、因廠制宜,推廣轉爐項底複合吹煉技術,電爐負能鍊鋼及長壽技術,鐵水預處理技術、爐外精煉技術。

(6)新建鍊鋼電爐必須是大功率、超大功率直流電弧爐,推廣直流電弧爐技術,對現有電爐應實施相應的技術改造;鍊鋼電爐應配備吹氧、氧燃助熔、鋼水精煉等設備。

(7)示範引進豎式電爐和最佳節能鍊鋼(EOF)爐。

提高鋼錠的熱送溫度和熱送率,鼓勵應用鋼錠液芯加熱,推廣鋼坯熱裝熱送技術;大力開展直接軋製、控制軋製、連鑄連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改造現有能耗較高的均熱爐。

12.2.3不準新建並加速淘汰現有的化鐵鍊鋼工藝、平爐鍊鋼工藝及設備。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12.2.4積極推廣高爐爐頂煤氣餘壓發電技術(TRT),爐頂壓力大於0.1兆帕的大型高爐均應配裝TRT系統。逐步從溼式過渡到乾式TRT系統,逐步提高國產TRT設備的技術水平。繼續推廣高爐熱風爐煙氣預熱(助燃風、煤氣)技術;採用乾式高爐煤氣除塵技術。

12.2.5加強生產連續性,逐步減少重複開坯和多火成材工藝,提高成材率,發展高效鋼材。

道客集市——中國節能技能政策綱要之熱處理設備

12.2.6研究開發、引進消化和推廣炭素製品、鐵合金、耐火製品等工藝的節能技術,如內串石墨化爐、大型石墨化爐(> 20000kw)、二次低溫焙燒窯、礦熱爐煤氣回收利用等。

冶煉儘量多用廢雜有色金屬,有色冶煉加工聯合建廠,逐步推廣連鑄連軋,減少鑄錠二次重熔及軋製前加熱,提高成材率。

12.3.12鋅冶煉。豎罐煉鋅工藝,發展自熱焦結和大塔盤精餾爐;鉛鋅混合精礦,優先選用低能耗的密閉鼓風爐熔鍊、富氧燒結,回收低熱值煤氣;溼法煉鋅發展富氧強化焙燒及加壓酸浸技術;淘汰橫罐煉鋅工藝。

12.3.13錫冶煉。發展大型反射爐連續熔鍊,有條件地採用電爐連續式熔鍊。

12.3.14鎂生產。改造現有氯化生產工藝,發展大型無隔板鎂電解槽,並向自動化發展。

12.3.15鈦生產。鈦渣冶煉宜採用密閉電爐,連續加料;四氯化鈦生產宜採用大型沸騰氯化爐;發展還原??蒸餾聯合法制取海綿鈦新工藝。

12.3.16大力提高金、銀、硫及其有價伴生資源的綜合回收率。研究開發高溫熔融產品及廢渣餘熱回收技術,大力回收各種餘熱。

 12.9.1節煤機電產品

(1)工業鍋爐。發展適用集中供熱和熱電聯產的中、大容量中壓工業鍋爐新系列;發展角管式組裝蒸汽、熱水鍋爐;研製適合國內外市場需要的、使用各種燃料的特種用途鍋爐;提高配套輔機的質量和效率,研製和推廣低阻高效旋風除塵器等,使鍋爐熱效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提高工業鍋爐自控水平,使50%的在用鍋爐達到不同程度的自動控制。

(2)工業窯爐。重點開發新型多功能燃燒裝置和量大面廣的新爐型,自身預熱燒嘴系列及燃氣多用熱處理爐等產品。充分利用餘熱提高窯爐熱效率,採用新型耐火材料減少蓄熱損失,推廣新爐型及組合燃燒單元系統,爐溫進行空燃比控制等。

(3)蒸汽管網設備。開發高性能、高參數、高溫、高壓蒸汽疏水閥產品,擴大中、低壓各種熱動力式、熱靜力式和機械式蒸汽疏水閥及附件的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使新型疏水閥漏汽率在2%以下,使用壽命達到12000小時。

(7)工業電爐

①電阻爐 開發陶瓷纖維爐襯結構,推廣單迴路、多回路微機程序溫控裝置,減少工業爐體積和降低電耗。發展各種可控氣氛爐,提高可控氣氛爐的比重。

②電弧爐 淘汰3噸以下小電弧爐,發展3噸~30噸電弧爐,使短網阻抗不平衡係數由15%~20%降至10%以下,噸鋼電耗可下降30千瓦時;完善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的大噸位電弧爐,噸鋼電耗降至500千瓦時以下。

③感應爐 提高感應爐匹配功率和二次電壓,發展新系列工頻無心感應熔煉爐,4噸以上的工頻爐配上三相功率自動平衡和功率因數自動補償裝置,每噸鑄鐵耗電量可減少20千瓦~60千瓦時;對有心爐要開發熔鐵、熔鉛、熔鋅爐系列;開發交交變頻電源使其效率較交直交變頻提高5%以上。

評論可索取,熱處理客戶資源免費信息,“道客集市”App即將推出,

讓天下沒有做不成的生意!讓您的項目像今日頭條一樣高變現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