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白掌村 “面子”美了“裡子”新了

印象慶陽網訊:日前,記者行走在合水縣太莪鄉白掌村,除了村裡乾淨整潔的環境外,引人注目的是村裡的“微景觀”,紅色的小橋、灰色的瓦片、各式各樣的小建築美不勝收。村黨支部書記王治奇站在“微景觀”中,和太莪鄉黨建辦主任張童商量著市級美麗示範村後續的建設工作。

近年來,白掌村村民告別了土窯洞,住進了新農村,家家門前種花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2008年,村民王治會告別了山裡的窯洞,住進了塬上的新農村,他還在房子裡養了花。而1980年,他們一家7口人住在土窯洞裡,除去餵養牲口和做飯佔用的窯洞,能住人的所剩無幾。“居住環境很糟糕,哪還有心情養花草。”王治會說。

在王治奇看來,從塬邊咀梢搬到新農村,不僅村民住進了新房子,大家的衛生觀念也隨之改變了。“以前,大家覺得自己扔一點垃圾不會影響環境,很多人都這麼想,到最後村裡的環境變得亂糟糟。”王治奇說。

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讓白掌村發生了“蛻變”。2015年開始,白掌村在每個村民小組配備1名保潔員,負責全天候清掃村裡的衛生,並監督村民亂丟垃圾行為。同時,給每家配備1個垃圾桶,村民小組也有了垃圾收集倉。村民養成了定時清理垃圾和不亂扔垃圾的習慣,村裡的生活垃圾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微景觀”為村裡增添了一些別緻景物,讓農村看起來更有趣、更宜居,生活環境的改善和村民觀念的變化是相輔相成的。張童認為,農村“微景觀”的建設是建立在村民居住環境改變和村裡衛生環境改觀的基礎上,而村民的觀念也是隨著時代發展而發生轉變的。“現在的白掌村,正可謂是‘面子’美了,‘裡子’也新了。”張童說。

王治奇告訴記者,接下來,白掌村還將繼續建設村史館,利用村裡的邊角地和撂荒地種花種草,讓村裡更美更宜居,讓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