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有没有和另一半去看《地球最后的夜晚》?

这可能会是2018年最后一个夜晚在网上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

有没有在跨年一吻之前睡过去?

可能是紧接着上一个问题而来的,被更加频繁问及的第二个问题。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今天晚上到底有多少人选择了去看《地球》跨年,具体的数字不得而知。

我们能够知道的是,预售在公映前一天达到了1.5亿,对于一部国产文艺片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纪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文数字

在此之前,国产文艺片的票房能卖到5000万以上,绝对算是热卖。一千万以上就是个相当体面的成绩。《地球》导演毕赣的前作《路边野餐》的票房是650万,老实说,这个数字也不丢人。

《地球》的预售这么高,首日票房迅速突破两亿,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宣传方的一个营销手段——鼓励人们在31号晚上9点50分观看《地球》,届时观众将可以和片中的主角同时用一个浪漫的吻,来完成跨年。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这个堪称行为艺术的营销噱头,迅速点燃了这部本该小众的文艺片。无数根本不知道毕赣和《路边野餐》的观众买票进场,跨年场更是早早一票难求。

接踵而至的是,大量观众在看完影片后表示一头雾水。影片晦涩的情节和对白让人昏昏欲睡,许多人甚至都还没等到那个浪漫的吻出现,便早早退场。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而在网上的几大评分网站上,也根本没等到最后这个夜晚,从今天上午开始,关于《地球》的种种恶评便纷纷涌现。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一时间,给《地球》打一星几乎成了一场见者有份的狂欢

对于这个结果,也有不少人早有预料。认为宣传方对《地球》的营销远远越过了一部文艺片的边界,强行把这样一部文艺片“塞”给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只会适得其反。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而关于《地球》的种种争议,我相信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么两个问题——

1.到底应不应该给《地球》打一星?这部电影是浪漫诗意的好看,还是故作深沉的装逼?

2.这样一部电影,到底是否适合安利给三四线城市的观众观看?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先说第一个问题。

这里可以相当直接地回答,无论如何,不该给这部电影打一星。

《地球》的艺术水准具体如何,可能存在巨大的争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可能有相当大的探讨空间。但从各方面而言,这是一部相当有创意,有想法,在形式上和技术上都可圈可点的作者电影。

这部电影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是整体而言,我认为更值得被鼓励。当然,鼓励不意味着不能批评。

要理解《地球》,最好要先对毕赣和《路边野餐》有所了解。片中有一个和《路边野餐》一样突出的超级长镜头,很多严肃的评论也是围绕着这个长镜头而展开。

在我看来,这个超长的长镜头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可以被认为是毕赣电影美学的核心。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毕赣显然是在用这个长镜头拍一场梦。正是在一场梦里,主人公罗纮武的情绪与心境,以及他所牵挂的人和事,才以一种可感知却难以言说的方式被表达出来。在梦里登场的人物,都显然与罗纮武的记忆有种种或明或暗的勾连。梦境与记忆,就这样难分彼此地交织在一起。

在梦里,他遇见了自己年少时的好友,见到了自己挂念的曾经抛弃他的母亲,也见到了他始终在寻找的神秘的情人(汤唯饰)。

在梦里,他可以神奇地从一个地方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甚至可以飞翔。里面的人貌似都与他素昧平生,但同时又仿佛和他有说不完的故事。

人物的语言和行动难以用日常的逻辑解释(但又不是全无逻辑),所在的场景也是亦真亦假让人难分虚实,如果你曾经认真地回忆过自己的梦,你会立刻明白,这就是梦的样子。

敢于用这样一种难度超高的形式去还原梦的质感,别说在华语电影圈,在世界电影界也是值得瞩目的。

哪怕仅凭这一点,《地球》也绝非一无是处,不应该拥有一星的待遇。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但是,《地球》同样有它的问题。

问题里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和《路边野餐》太过相似。无论是人物、叙事结构和影像风格,乃至整部电影传递出来的那种情绪,都很像《路边野餐》的一次精致升级。对于许多喜欢《路边野餐》的观众而言,这样的相似,多少会让人觉得重复,惊喜不再。

另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影片的前半段对于人物和情节的背景交代,过于支离破碎。大量观众完全无法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行为逻辑,然后带着“看不懂”的情绪气急败坏地骂娘。

这个问题,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不是问题。因为这部电影的核心和要旨,显然不是去叙述一个逻辑清晰、条理翔实的故事,而是去传递一种情绪,去表现那种梦境的质感。

但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而言,目前依然无法理解这样一种文艺片的存在。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电影需要被看懂,而无非被感知。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这也就牵连出之前所说的第二个问题——三四线城市的观众,适合看文艺片吗?

在《地球》公映前,面对类似的质疑,影片宣传方的观点是,如果不尝试培养他们看《地球》这样的文艺片,难道他们就活该一直看无脑的动作片和低俗喜剧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待。

第一个角度,是要看清为什么那么多人质疑《地球》的跨年宣传。

因为这样的宣传并未强调《地球》作为艺术电影的属性,而是把它当成了一场无关电影的狂欢式的行为艺术

如果宣传方一直在围绕着影片本身的创作手法、艺术追求和国内外口碑反响这些话题来进行营销,即便后来依然有大量观众看不懂,但想必也不至于遭致一片骂名。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说白了,很多人给《地球》打一星,是冲着与营销带来的期望不符的观影感受,因愤怒而打。这个愤怒是针对营销的,而不一定是电影本身。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应该明白,即便对《地球》此次营销行为的欠妥有意见,这股怒火也不该发泄在影片和导演身上。毕赣和这部电影,并没有做错什么。

第二个角度则是,无论如何多么不情愿,我们也必须承认,当下的中国市场,对于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观众而言,《地球》这样的电影的确还是遥远了一点。

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日韩,绝大部分普通观众日常观看和消费的电影,都是商业类型片。人们对于看电影这件事的需要,往往是娱乐放松,只有少数人才把它当作文化和精神消费。


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



这就好比,绝大多数老百姓平日里喜欢吃的都是火锅烤串这一口,你却非得给他塞松露和鱼子酱,后者固然金贵,但人们并不觉得好吃。

更高雅的口味当然也需要培养,但观众口味的培养只能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从来都不能被动地拔苗助长

说到底,即便人们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有可能有的人的确开始喜欢松露和鱼子酱,但那也应该是让他们自己有意识有选择地去购买和消费。

《地球》的这场狂欢,始料未及,令人唏嘘。争论的双方,都没有给这样一部电影以更多的耐心。

这批观众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在今时今日,也足够撑起一方天地。《地球》本该有一个更理性温柔的讨论空间,和更好的口碑。

普通观众们也没能给这样电影更多一点耐心。他们在看到影片那些略显晦涩的对白和镜头后便选择了简单的泄愤,而不曾试着用一种更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如果能参与到这种全新的观看体验当中,其实会是一次非常惊艳的观影感受。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错过一部艺术电影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我想说的是,我们本就贫瘠的文化空间,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荒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