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春風化雨四十年 看興化變遷二三事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這四十年間,改革開放為莆田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鄉村振興景更美、不同時代的家鄉滋味、打造檔案文化“風景線”......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變化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從平凡普通的“日常美”中去感受,看看興化變遷二三事,感受春風化雨四十年。

平海鎮高蒼村的美麗之路:崇文重教鄉村美

從高蒼村南山上極目眺望,整個平海鎮盡收眼底。在普遍信奉媽祖的沿海地區,這裡卻坐落著周邊唯一一座孔廟,彰顯著村民對教育的崇尚。

近日,記者在高蒼村村部看到,圍牆上畫著“忠孝禮義廉恥”的主題壁畫。這裡是平海鎮最早開展文化上牆的村莊。改革開放40年來,崇教重學,文化引領,讓這個村莊越來越美麗。

“高蒼村雖然地處沿海,但被群山環抱,地無三尺平,貧瘠的土地很難種植高產作物,過去是出名的貧困村。”村民許國勇回憶道。改革開放前,村裡的民房都是低矮的石頭厝,村民守著一畝三分地,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耕耘。

在許國勇的帶路下,記者來到南山上的孔廟。孔廟佔地面積不大,是典型的沿海燕山頂石頭厝建築。據村裡老人回憶,這座孔廟始建於明朝,現存建築是上世紀90年代重建的。

“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這是我們村裡人人會背的一句詩。”現場多位村民表示,以前雖然貧苦,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正因為村民十分重視教育,也就有了對孔子的信奉。

改革開放後,高蒼村村民努力學知識,學技能,許多人外出謀生,依靠勤勞和誠信經營致富,村裡的民居也越建越好。前些年,高蒼村入選共建美麗鄉村試點,村裡第一件事就想到利用孔子文化的影響,把教育優先的傳統傳承下去。“如何發揮好孔子文化的影響,是我們村建設美麗鄉村的著力點。”村黨支部書記林金漢告訴記者,“每年孔子誕辰日,村裡都要和周邊村莊一同舉行隆重的祭孔典禮,村裡的學生、兒童也都在這一天接受孔子文化的薰陶,引導每一個孩子在學習上不斷進步。”

如今,響徹朗朗書聲的高蒼村,憑藉共建美麗鄉村試點工作的優勢,借勢發力,在強化基礎設施,優化村居環境上下足功夫。“我們對四清橋進行了危橋改造,投入17萬元建設LED路燈,亮化村道,開展村居綠化,對厝後溪等河道進行清淤清障,已取得顯著成效。但民宅前後的衛生問題一直是老大難。”林金漢說,“光靠村裡幾名清潔工還不夠,治理環境,關鍵還是要落實到每一個家庭中去。”

為了改善環境,去年高蒼村從每個自然村評選出一戶環境乾淨整潔的住戶,授予“愛衛之家”榮譽稱號,並給予200元獎勵。“愛衛之家”獲得者許開天告訴記者,開展“愛衛之家”評選後,鄰里之間更加註意環境衛生,這種“攀比”讓村裡的整體環境變得更好了。許國勇說:“因為村民崇尚孔子,不論是在子女教育還是在其他方面,大家都不願落後,通過表彰先進,更激起了其他村民的積極性。”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高蒼村“美麗之路”越走越寬。記者瞭解到,高蒼村正在積極籌建孔子文化公園,在孔廟附近建設了村民活動中心,主體建築已經竣工,有圖書室、十音八樂室、健身房等多個功能室。公園內,一條登山道路已經修好,綠化正在進一步跟進。

林金漢說,孔子文化公園落成後,將作為集體文化活動空間,豐富村民們的文化生活。相信通過挖掘文化資源,進一步發揚村民崇教重學的傳統,必將提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美麗鄉村文化建設的內涵,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仙遊縣打造檔案文化風景線:留住厚重歷史記憶

近日,筆者獲悉,為實現檔案服務向公共服務轉型、檔案資源向社會記憶轉型,仙遊縣檔案局推行“檔案+”模式,將檔案工作與幸福家園、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紀念抗戰等有機融合,推進檔案工作提質增效。

據悉,該局重視檔案資源開發,認真實施仙遊歷代文獻叢書編纂出版計劃,編研再版珍貴館藏資料的清朝年間《仙遊縣志》,助力鄉村振興、文化復興,已完成前期點校、錄入。並開展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莆仙喜慶大鼓吹傳承人的口述檔案採訪,且為推進歷史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結合館藏檔案資料特點,編輯出版《遇見最美仙遊》,收錄仙遊二十四個景點美景解說詞,生動描繪仙遊的歷史文化旅遊景觀。

據介紹,該局(館)現有館藏各門類檔案200多個全宗20萬多卷,檔案形成的最早時間是1795年(清乾隆60年);館藏資料1.3萬冊,形成的最早時間是1706年(清康熙44年)。其中館藏的4000多卷民國檔案真實記錄了民國時期仙遊縣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宗教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情況,是我縣的國家重點檔案。為讓檔案在服務大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該局對館藏的民國檔案全文數字化,將為民國檔案的快捷有效利用提供便利;同時抓好抗戰歷史檔案彙編,現已基本完成抗戰歷史檔案彙編(二冊)的初稿,從珍貴的抗戰檔案中選取珍貴史料製作成抗戰檔案紅色文化長廊,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放式接待中、小學生、群眾參觀,廣受好評。

在助推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中,該局規範檔案建設服務幸福家園項目村建設,要求鎮、村做到檔案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同佈置、同開展、同落實“三同步”,充分發揮檔案在傳承傳統文化、保護農村歷史的重要作用,努力讓檔案工作成果更多地惠及群眾。如溪尾村被評為省級“鄉村記憶檔案”示範村,該局抓好全書20萬餘字的《溪尾村志》的編纂並於今年5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很好地詮釋了檔案文化在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呈現立體鄉村記憶之美中的重要作用。

家宴變遷見證時代發展:美味意境各不同

一頓家宴、一場團聚,每逢過年過節,不少人就會在家裡辦場家宴,宴請親戚朋友。所謂家宴,顧名思義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個飯。

從家常便飯到山珍海味,從自己做菜到請廚子做菜再到下餐廳吃飯,家宴的變遷體現著人生百態、社會發展。

家住城廂區霞林街道60多歲的市民林麗英告訴記者,與家裡人共同吃一頓豐盛的家宴是最溫馨的事情,自從家裡兩個孩子成家立業後,每年他們都會帶著各自兒女相聚在家裡,品佳餚、拉家常,親情也在這裡面更加深厚。

憶苦思甜似乎是每一位長輩的習慣,說起家宴,林麗英感慨萬千,如今蝦、螃蟹、魚肉、雞肉都是家宴必備的,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相對供應匱乏,基本都是憑票供應相關食品,那時候為給孩子準備一頓豐盛的家常菜,需要一到早排隊買食材。那時候的餐桌上,基本以蔬菜為主,少見大魚大肉,青菜、豆腐乳、酸菜等是家宴時常可以看見的。

隨著時間的推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蔬菜、雞魚鴨肉隨時都能買到了。林麗英說,隨著改革開放的一步步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一天天豐富,這時候家宴的菜單豐富起來,家宴上除了雞肉、魚肉以外,傳統的莆仙美食荔枝肉、滷豬腳等也被擺上餐桌。

時代在前進、觀念在更新,如今,家宴的選擇也是日益多樣,在家宴上雞鴨魚肉是標配,鮑魚、螃蟹、蝦等也是經常可見,從家裡轉到餐廳,花費也從幾百元逐漸“升級”到了上千元,各種新奇的美食屢見不鮮,大街小巷也遍佈著川菜、杭幫菜、粵菜以及西式餐廳等,各種各樣的飲食讓家宴更加豐富。

但在很多莆田人的眼裡,一桌完整的傳統家宴必然要包含興化米粉或滷麵。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鄉、念舊、勤儉等莆田人的文化傳統混合在一起,別具特色的家鄉風味已經深深烙印在市民心裡。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吃什麼,到如今的享受品質生活,家宴的變遷見證著生活的變化,更是代表了家的溫暖。市民陳昇告訴記者,儘管時間在流逝、環境在改變,但對每一個莆田人而言,家宴的味道永遠都是對家庭的體現,一家人其樂融融便就是最好的“美食”。(莆田文明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