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來源 | 阿呀媽呀 | 作者 | 栩栩如生的風箏

1

勞動換取零用錢

前幾天閨蜜打電話給我,一開口就說她兒子真是沒救了,我就問怎麼了。

閨蜜說:“天天打遊戲啊,十幾歲了從來都不做家務,碗都不會洗”

我:“你不是實行了獎勵教育嘛,沒用嗎?”

閨蜜說:“別提獎勵了,試過了,這孩子向來軟硬不吃”。

閨蜜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逼兒就範”的全過程:

閨蜜老公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常年在職場上揮斥方遒,心疼媳婦的方式就是買買買,像洗衣做飯這種事情是從來不做的。

是以,閨蜜的兒子有樣學樣,也從來不做家務。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但閨蜜覺悟高,意識到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很想培養兒子,讓兒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於是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閨蜜就定下了“家庭零花工資制”,讓兒子用做家務換零用錢:一個碗一塊,洗一件衣服三塊,拖一次地五塊錢。

結果閨蜜兒子說:“我不做家務,也不要錢,我不需要錢。”閨蜜立時懵了一臉。

仔細一想,閨蜜兒子房間裡變形金剛、各種玩具、再看看兒子身上穿的衣服,真的什麼都不缺。

孩子沒開口,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把東西買好送來了,確實不需要錢啊。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和閨蜜相反,同事的兒子很開心接受了“物質換取零花錢”的方式,但也出了問題:

“一個碗一塊錢”

“兩塊錢”

“不行”

“那我不洗了”

同事吐槽:嘿,你說這小子,還跟我討價還價起來了。

2

先讓孩子知道錢的用途是什麼

古今中外,用勞動換取零花錢的教育方式屢見不鮮,為什麼這種教育方法現在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是“勞動換取零用錢”錯了嗎?

猶太民族的勤勞程度一向出名,在猶太人的家庭,父母經常通過讓孩子幹家務來獲取零用錢的方式。

偉大的猶太學者邁蒙尼德曾說

  • “寧可像伐木工人、扛木工人、花園水路製圖員、鐵匠那樣工作也別像他人伸手要東西”

為什麼同樣的方式,中國家長就實行不了,難道熊孩子只長在中國?

其實仔細分析會發現並不是孩子的問題,同樣是勞動換取零花錢,猶太家長有些細節是值得注意的: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猶太人並不是一上來就要求孩子做家務,而是在平常花錢時告訴孩子這些錢是如何來的,會告訴孩子家裡的各項開支。

先讓孩子知道錢的具體用途是什麼。

接著告訴孩子怎樣獲取錢——做家務,每項家務的報酬是多少明碼標價定好,而且為了保證這項制度發揮出作用,如果孩子不做家務是沒有零花錢的。

誠如邁蒙尼德的話,要讓孩子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最後,孩子需要把自己完成的工作列成清單交給家長才能拿到零花錢,如果沒有單子,就別想拿到錢,這就是社會規則教育。

3

家務不是苦刑和訓練

所以不是熊孩子只長在中國,而是中國家長培養孩子的眼光不夠長遠,總是習慣糾纏問題的表象,甚至跟風。

希望孩子學會勤勞,掌握技能,就想用金錢鼓勵孩子做家務,可孩子根本不瞭解做家務的目的是什麼,金錢的意義是什麼,那孩子當然選擇混沌的快樂了。

仔細想想,做飯難麼?如果做飯不難,為什麼要在小時候就學呢?

做家務是為了掙錢嗎?可明明有其他的賺錢方式啊。

在最新一季的中餐廳中,剛上大二的王俊凱做的水煮肉片贏的一片稱讚。

年紀輕輕做得一手好菜,網友們羨慕有之,懷疑有之。其實王俊凱很早就在學做飯了:

2014年婦女節時王俊凱發的微博,那時候他只有15歲,為媽媽做了一頓早餐。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2016年母親節時幫媽媽洗菜。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2018年可以做出水煮肉片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讓孩子願意做家務的最好方式,不是金錢的鼓勵,當然也不是為了未來的老公老婆,而是教會孩子感恩,讓他意識到這是一項快樂的技能。

這需要家長們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循循善誘;

需要家庭成員之間尊重和互相道謝感恩;

需要媽媽爸爸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次飯,而不僅僅是“給你一塊錢,去洗碗”。

4

取酬不是勞動的根本目的

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教育子女方面十分嚴格,他曾給14歲的小兒子約翰寫下一封信,同時與兒子簽訂了一份零用錢使用的備忘錄,一共14條:

1.從5月1日起,零用錢起始標準每週1美元50美分。

2.每週末核對賬目,如果當週約翰的財政記錄讓父親滿意,下週的零用錢上浮10美分。

3.每週末核對賬目,如果當週約翰的財政記錄不符合規定或讓父親滿意,下週的零用錢下調10美分。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4.在任何一週,如果沒有可記錄的收入或支出,下週的零用錢持本週水平。

5.每週末核對賬目,如果當週約翰的財政記錄合乎規定,但書寫或計算不能令爸爸滿意,下週的零用錢保持本週水平。

6.爸爸是零用錢水準調節的唯一評判人。

7.雙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錢將用於公益事業。

8.雙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錢將用於儲蓄。

9.雙方同意每項支出都必須清楚、確切地被記錄。

10.雙方同意在未經爸爸、媽媽或家庭教師的同意下,約翰不可以購買商品,並向爸爸、媽媽要錢。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11.雙方同意如果約翰需要購買零用錢使用範圍以外的商品時,必須徵得爸爸、媽媽或家庭教師的同意。後者將給予約翰足夠的資金。

找回的零錢和標明的商品價格、找零的收據必須在商品購買的當天晚上交給資金的給予方。

12.雙方同意約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師、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墊付資金(車費除外)。

13.對於約翰存進銀行賬戶的零用錢,其超過20%的部分(見細則第八款),爸爸將向約翰的賬戶補加同等數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錢公約細則將長期有效,直到簽字雙方同時決定修改其內容。

王俊凱都上節目做水煮肉片了,你的孩子卻連碗都不願意洗

這份零用錢使用備忘錄乍一看讓人大跌眼鏡,似乎小題大做了些,但其實是一套完整的金錢觀,洛克菲勒是在教孩子怎樣使用錢。

很多家長雖然讓孩子學會了用勞動換取金錢,但並沒有培養起孩子管理金錢和使用金錢的能力。

孩子可能一時興起幹了家務掙到了錢,但他只體會到了家務和零用錢之間的交易關係,而沒有感受到勞動和報酬更深一層次的關係:

金錢的用途很多樣,善用金錢不僅保值,還能使你的勞動更有意義。

孩子沒有社會規則意識,沒有一個合理的金錢觀,自然會和父母討價還價。

撒撒嬌如果可以多拿一點報酬,那再撒撒嬌或許就可以不勞而獲了。

做家務換取零用錢本身是教會孩子勞動和用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如果使用不當,往往折了本又教不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