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養犬理念,值得細細品味


德國人的養犬理念,值得細細品味

​德國人的理念是:既然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是家庭中的一員,那我們就有責任把它們培養成好的“公民”。

德國的街頭隨處可見遛狗的人們,卻幾乎聽不到狗的狂吠聲。德國人養狗有一種偏好,大多喜養大個頭狼犬、獵犬。但路人在街上無論見到大狗小狗,都不必驚慌躲閃。狗兒除了自己的主人外,對陌生的路人,除非你主動與之嬉戲,否則它們既不會蹭你的褲管表示親暱,也不會用戒備和敵意的眼神對著你狂叫。這些狗們的“氣質”和“教養”的形成,歸功於它們的主人和狗學校的教育。

養狗的人多,狗學校也多。報紙、電視上也不難見到狗學校的“招生”廣告。廣告上按“學制”的課時多少明碼標價,包括“日常班”、“集訓班”和“強化班”。授課的內容通常為:服從訓練(即對主人的服從)、伴侶訓練(即讓狗懂得與人為伴並和諧相處)、訓練狗對外界噪聲不產生敏感。

德國人養狗,既不視之為畜生,也不將其當寵物。在街上很難看到牽狗的主人被狗拉著直跑的情景,因為狗們接受過專門的訓導,它們懂得服從於主人,與主人和諧相處。在德國,狗可以坐巴士、地鐵和火車……也可以逛百貨公司、住旅館,可出沒於任何公共場所,甚至被帶到主人上班的地方。反之,若有人養狗於籠中(接受醫療時除外),或將狗單獨留置於家中達8小時以上,就有可能被動物保護團體和關懷生命協會以涉嫌虐狗而告上法院,一經查實,輕則被取消豢養此狗的資格並處以罰款,重則被判拘役。若外出遛狗沒有牽繩或狗兒掙脫,造成他人人身傷害或財物毀損,則由狗的主人負全責予以賠償,所以有不少養狗者為狗買了第三者責任保險,以應付意外情況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