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引发的思考:知子莫若父,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这件案子已经尘埃落定,虽然张扣扣当庭表示上诉,不过也是垂死挣扎,最终也改变不了死刑的结局。杀死三人的大罪怎么可能轻判呢?

其实,这件案子有很多可以阻止的地方,他的父亲曾经看见他准备了一些作案用的工具,也曾经口头上制止过他,不过也是责骂一顿了事,没有更进一步的去观察儿子的动静。这件事情的引子是二十二年前张母意外死亡一案,在法庭审判时,张扣扣曾说他母亲的死改变了他的一生。

司法部门调出二十二年前的卷宗,证明他的母亲这件案子的宣判还是比较公正的,再说有什么异议,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为什么一定要走上极端呢?结果呢?害了自己不说,留下年迈的父亲将如何度过这凄徨的晚年啊!

从这件事情上,让我们来看一看家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张扣扣案引发的思考:知子莫若父,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01 家庭教育的缺失


张扣扣十三岁丧母,母亲的事情是他心中的一个刺,当然他的母亲也不是个什么贤妻良母型,不然就不会有这些事发生。

那他的父亲呢?在张母去世的这二十二年里他们父子两个相依为命,按理说应该是感情很深厚的,但事实上他们是缺乏交流的。当然我没有谴责谁的意思,我只是在想在很多家庭里面,父子之间零交流,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父亲一天天的老去,这种交流越来越淡漠。

如果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而父亲也比较了解儿子的话,那么这件事情是可以阻止的。不一定非要通过这样极端的手段,去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张扣扣案引发的思考:知子莫若父,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02 知子莫若父


三字经里面就曾经说:养不教,父之过。中国也有句俗话叫:知子莫若父。这两句话都在强调的是家庭教育中父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很多的家庭里面,父亲这个角色形式上是存在的,但是在教育的话语权上就是缺失的。正因为这种教育话语权的缺失,让孩子本应该接受的教育也跟着缺失。

其实,在农村生活困难的日子我们都过过,生活的艰难压弯了父亲的脊梁,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心有力而气不足。很多时候,都是打一顿或者骂几句就了事了。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有什么,如果像此案中的情形,就可能造成大祸。

张扣扣案引发的思考:知子莫若父,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写这篇文章的本意不是要谴责谁,当事者本人也非常的痛苦了,我只是因此想到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想到了很多农村的孩子,从小跟父亲之间零交流的现状,想到了这个案件可以接很多个地方阻止,才写下此话题。

前一阵子发生的湖南少年弑母案中,父亲的角色也是缺失的,父亲这个角色能让孩子的心理更阳光,能给孩子更多的阳刚之气,所以说,我们每一个做父亲的人,都是任重而道远的。一定要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自己的儿子,真正做到:知子莫若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