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天府新區考察,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7月,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 


  • 大地為底,植物為筆
  • 成都在公園城市建設中
  • 不斷展現生態宜居之美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金秋時節,經濟日報、四川畫報、湖南紅網、廣東發佈、浙江發佈、重慶發佈、武漢發佈、西安發佈等10餘家全國網絡新媒體總編和多名資深媒體人齊聚蓉城。

眾多“網絡大咖”究竟為何而來?

當然是來自美麗宜居成都的吸引力!10月31日,由成都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主辦,四川發佈承辦的“知名網絡媒體總編探訪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活動正式啟動。在為期3天的行程中,這群“網絡大咖”充分體驗著成都這座正在加快建設中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這些天,“網絡大咖”們都去了哪些地方?

跟著他們探尋的腳步,

一起來感受“最成都”“最安逸”的公園城市之旅~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綠滿蓉城 花重錦官 水潤天府

“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 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被國務院正式批覆為國家級戰略新區。新區4年的規劃建設工作取得的成效,得到習總書記充分肯定。 

2018年3月31日,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出臺了《關於加快建設公園城市的實施意見(第一版)》,確定了公園城市建設“三步走”發展目標。依據該實施意見,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公園城市建設五年(2018—2022年)行動綱要(第一版)》,提出了“全域規劃會戰、綠水青山保護、城市功能做優、綠色建築發展、大美鄉村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建設和諧宜居社區”七大行動計劃。

天府新區,魅力無限。

在興隆湖畔的天府新區科學城內,

這幅“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

的美好畫卷已在眼前拉開。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而美麗的興隆湖和鹿溪智谷

來成都,秋冬照樣花香鳥語、滿目皆綠!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天府綠道,串聯詩意生活

天府綠道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主體骨架在成都全市鋪開綠網,錦江為軸,龍門山和龍泉山為支架,熊貓綠道、錦城綠道、田園綠道為環,通過市內7條主要河道向外輻射,形成區域級綠道、城區級綠道、社區級綠道三級綠道體系系統。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2020年初步建成“一軸兩環”750公里綠道,已初見雛形,打造中“以生態為本底、以田園為基調、以文化為特色”。錦江綠道西郊河綜合改造示範工程,不僅河底清淤、打通岸線,串聯琴臺路、寬窄巷子等十多個成都文化景點,同時也在綠道中的小品、景緻中融入了少城文化、琴臺文化等文化元素。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而“兩環”中的其中一環、全長102公里的熊貓綠道,結合成都文化、民俗文化、運動、音樂等主題,實現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慢行交通等六大功能。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尤其是在綠道上,隨處可見熊貓元素。漫步在色彩斑斕的熊貓綠道,看著一隻只俏皮的“熊貓”憨態可掬邀您同樂,感受著遍佈沿途景觀節點和服務站的古蜀文化、成都民俗文化。一幅生態、宜居、美麗的成都畫卷緩緩展現在大家眼前。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沿繞城高速而建的錦城綠道的“月牙橋”給人很深的印象。這是錦城綠道橋樑項目中的首座完工大橋——天府大道橋,橋身為微弧形,猶如一牙彎月高掛天府大道之上,故名。坐著觀光車,沿綠道前行,橫跨天府大道,可由遠及近地欣賞大體量單體建築環球中心,充分體現了天府綠道的“可進入、可參與、景觀化、景區化”。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美麗鄉村,活力無限

此次網絡媒體總編們走訪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郫都區的青槓樹村,戰旗村以及崇州市道里竹藝村,新都區的花香果居,讓人感嘆的是,這些鄉村不僅建得像一個個公園,更是注重產業的發展。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習總書記今年春節到戰旗村視察,對其提出要“走在前列,起好示範”的發展要求。

1986年,得風氣之先的戰旗村就有了農家樂,隨後村“兩委”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一三互動、以旅助農”的思路,重點打造以有機蔬菜、農副產品加工、郫縣豆瓣及調味品、食用菌等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和以花田景區為核心的旅遊產業,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發展格局。2015年,郫都區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戰旗村抓住機遇,敲響了四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第一槌”。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崇州市道明鎮,一個因國家級非遺“道明竹編”而聞名的小鎮,是遠近聞名的“竹編之鄉”,道明竹藝村便坐落於此。這座昔日的竹鄉,如今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古老的村莊變得更美了,村民的生活也變得更好了。改變,源自於竹藝村裡一座叫做“竹裡”的建築。竹裡之外,還有三徑書院、來去酒館、遵生小院、青旅無間、第五空間、竹編博物館、丁知竹非物質文化演習所等建築。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青槓樹村,則打造“中國蜀繡第一村”。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位於新都區斑竹園鎮的花香果居,已形成了“三月踏青來、五月賞柚花、七月避暑熱、八月醉桂香、十月品柚果”生態旅遊格局。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魅力天府 ,宜居宜業

在成都國際鐵路港,

去感受成都西部開放高地的風采。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成都國際鐵路港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交匯點,是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和成都構建“國際陸海聯運”走廊的重要載體。港區正按習近平總書記今年2月來川視察時提出的“要強化網絡和拓展網絡,利用蓉歐快鐵這張名片,打造蓉歐樞紐”,建設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聯通世界的“國際內陸第一港”。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探源天府之國,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當然是必去之地。

這裡有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宏大水利工程,

凝聚著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而成都不僅有厚重歷史、絕色風光,

更有悠久卻又始終煥發活力的古鎮,

讓人感受天府之國的閒適,比如黃龍溪。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更是

全球熊貓粉絲的嚮往之地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而火鍋,更是成都的一張名片。

“網絡大咖”來到天府沸騰小鎮裡的瑪歌莊園

品嚐“網紅”火鍋,

綠道從莊園穿插而過,

各式火鍋散佈水陸之間,

在亭臺間、水面上,

甚至是樹梢上,星羅密佈,

詮釋成都火鍋文化、

休閒文化的浪漫與創意。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他們這樣評價成都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匯聚成都,成都給他們的印象是……

11月2日下午,“知名網絡媒體總編探訪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座談會在成都市新都區天府沸騰小鎮舉行,至此活動完美收官。

三天的探訪後,各位網絡媒體大咖有何感受?在他們看來,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得如何?又有哪些好的建議?

武漢發佈負責人宋濤在結束三天的探訪之後總結到,成都於全國率先建設“公園城市”,它比之前提到的“園林城市”更加生活化,有參與感,“公園城市”也是比“園林城市”更提升的一種表達。經過三天的體驗,他表示,自己深切感受到公園的概念已經徹底融入到成都的城市建設中。比如綠道的建設成網成體系,串聯起城市的生活場景和氣氛;鄉村的現代化建設覆蓋了從高端到基礎所有的可能性,並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特徵;天府新區規劃中也融入了公園的概念,建築還沒修建起來,綠地就已經覆蓋了。他說,每個地點都有自己的“網紅”產品,這能使城市發展快速擴大影響力,值得學習。他建議:下一步,成都可以在結合歷史文化方面更加細緻,在某一個地方突出某一個文化點,使各地有更大的拓展可能性。

廣東發佈負責人黃少江感嘆到,成都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已然是一座國際化的都市。在座談會上,他舉了一組數據: 2017年城市書店量排行中,北京排第一,成都以3463家排第二;2016年,全國只有三個城市的酒吧在2000家以上,其中成都排第三;在薪酬與流動發展相關報告中,成都位居第三位;在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成都連續六年位居榜首;成都的茶館數量有接近1萬家。這些給他的總體印象就是,成都是一個非常宜居而且有幸福感的城市,經過實地走訪,他也深刻地體驗到,成都真正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揮到極致。他說,我相信成都會越來越好。

重慶發佈負責人歐泓村表示,為推進城市生態建設,重慶也在打造山城步道、濱江沿線綠道,但是同成都相比,成都平原顯然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他說,成都關於綠道的規劃非常的完整,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閉環,既具有觀賞性又具有實用性。此外他表示,在看到了天府新區興隆湖及其周邊產業的規劃發展後,印象非常深刻,他認為天府新區的規劃、發展必將能夠給當地的群眾帶來實惠,帶動城市發展。

在多個鄉村親眼見證了成都的鄉村振興發展後,浙江發佈負責人沈華軍用“震撼”來總結觀後的感受,他認為,成都鄉村振興成效明顯,走在全國前列。他說,通過這次活動,他了解到許多先進的關於鄉村振興的規劃和概念,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品牌打造以及村民致富情況讓人讚歎。特別難得的是,在很多傳統手工藝逐漸失傳的今天,成都對於傳承及發揚傳統技藝卻仍舊有著自己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經驗。

西安發佈負責人劉小榮對成都的城市文化建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表示,成都文化具有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特質。他以西安、南京、杭州、成都四個城市作比,從城市營銷、城市氣韻等多種角度分析了成都擁有的良好城市建設文化環境。在圍繞天府綠道進行學習之後,他總結出16個字:“造福天府、惠澤四川、對標世界、領跑中國。”他說,天府綠道工程和都江堰工程一樣,是一個千古工程,將讓成都乃至四川受益,也將有力助推成都成為中國大陸經濟社會板塊發展多極引擎中最重要的一極。

西南財大教授劉璐表示,建設公園城市,成都有著非常好的先天條件,但同時也要加強後天的努力。他建議,一方面我們可以把“邊角餘料”利用起來,將零散的城市用地打造成公園,這對城市價值將有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鑑國外的一些先進理念,在垂直領域打造綠化景觀,建設核心區域城市公園。

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四川發佈總編輯簡文敏總結表示,如今我們見證到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豐碩成果,這正是得益於多年以前成都高標準的統籌規劃,得益於成都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際行動,同時,也得益於四川人堅韌樂觀,敢為天下先的骨氣和創新精神。她表示,未來的成都將更好。

四川畫報社記者陳佳楣、陳俊汐報道

文章轉自《四川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